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南明使團

  • 世界魔改師
  • 扎起
  • 3381字
  • 2019-07-03 12:30:00

秦元一八六五年(西元1644),農歷七月二十一日,由南京派往滿清的使團出城北上,一月后,農歷八月二十一日,鄭瀧占領成I都,擁精兵五萬,逐走張獻忠六十萬大軍的消息被放舟而下的百姓傳到了南京。

蛤蟆天子朱由崧召開朝會,商議往四川派遣使團的事情。

在南京小朝廷眼里,擁兵雖然才五萬,可就憑能逐走張獻忠可見軍事實力不亞于張獻忠的鄭瀧,可以做為內藩加入南京小朝廷。

只是,沿大江而上,需要經過張獻忠的地盤,殊為不便,因此,直接由朱由崧下旨給此時在綦江擁義兵逾萬的前內閣大學士王應熊,令其自備禮品,派遣使團出使天府。

此時要傳旨,走陸路必須過江西,湖廣,進四川播州(今遵義),繞過張獻忠的地盤方能抵達綦江,然后才能派遣使團。

耗時不僅需要半年,而且中途還容易生出事故,于是,采用了大學士馬士英的辦法,一切從簡,令飛鴿傳書兩次為準。令王應熊辦理。

王應熊在九月初接到消息,于是開始準備,當王應熊很快得知鄭瀧軍與張獻忠軍再次交戰,并且擊潰了張獻忠最精銳的四大營之鷹揚軍之后,王應熊立刻按捺不住喜悅的心情,令人備下禮品,派遣使團出發。

此時,瀘州基本上是空城,張獻忠軍說是不畏懼蜀兵,其實已經暗懼與天府軍交戰,于是,撤出了瀘州,只在江津駐扎大軍防備天府軍順江而下。

王應熊的使團,也不怕死,過了江津,直接顧了幾個亡命的艄公,一邊搖船,一邊令纖夫拉纖,過了瀘州。過了敘州府,嫌水陸逆行太慢,走陸路,一路北上。

在九月二十五日,當出使滿清的陳洪范使團遇見清兵迎接的副將唐起龍的時候,王應熊派遣的馬乾使團,在南天門的烈日驍騎軍護送下,抵達成I都。

在地平線上,遠遠看見雄偉如山的天府堡的馬乾,心中就是一涼。

馬乾,史書記載:馬乾,字樂水,昆明人。崇禎六年(1633)舉人,為四川廣安知州;廉潔公正政績卓越,巡撫邵捷春令馬乾管理夔州府的事物。張獻忠帶兵入蜀,攻圍三十余日,在馬乾固守之下沒有陷落。督師楊嗣昌遣兵援之,才解圍。升東兵備僉事駐達州。馬乾有謀略,知兵事,敢任事。當時陳士奇任四川巡撫被罷免了,四川人在BJ為官的請任用馬乾;而廷議用龍文光。1644年(崇禎十七年)八月,成I都失陷,龍文光戰死;士民乃共推馬乾行巡撫事。遣兵收復重慶府,擊走賊將劉廷舉;弘光朝廷因此升馬乾右僉都御史,巡撫四I川。大學士王應熊住在家里;等到受命督師,就彈劾馬乾淫掠不法。朝廷下令奪職逮訊,而道路梗塞,政令不能到達,馬乾行事如故。

由這個消息,提前得知使者是馬乾的鄭瀧對于接下來的談判有了清晰的認識。

很顯然,因為他這個蝴蝶煽動翅膀,王應熊提前回歸高位,因此才能指使馬乾出使他鄭瀧的天府國。在王應熊看來,顯然這次出使多半不會成功,不然,肯定派他的心腹出來攬功了。

馬乾既然是驕橫不法的人,又慷概死于明殤,顯然是一個豪邁之士,不是死腦筋。

果然,馬乾看了這雄偉如山的天府堡,再結合護送他的冠軍騎士和蓉京城內的士兵,馬乾就知道,有這樣的雄兵的天府之主,不大可能以區區內藩的規格,加入南京小朝廷,顯然,對方起碼要平起平坐的待遇。

不然,以對方能硬撼張獻忠大軍,一次逐走,一次擊潰的自豪,又怎么可能伏低做小?

那不是笑話了么?

再一看天府堡的百姓一張張營養充足的紅潤臉龐,馬乾心中第一次對于他效命的明王朝產生了一絲“吾不如彼”的感慨。

當然,要令馬乾這等死硬份子低頭,鄭瀧也知道不可能。

但鄭瀧并不需要馬乾對他低頭,他只需要拿到南京任命的蜀中之主的詔書即可。

有了這個名義,他招募南明將領官員就是大義,他們違抗就是叛逆。

當然,御民內根本不需要理會什么勞什子的南明小朝廷,可整個大西南,此時已經內亂的云南和貴州還基本在南明政權統治下,有了這個名義,這些地方的明官投靠他鄭瀧,就是合法合情合理。那只需要派一隊偏師到貴州,一軍偏師到云南,就可以收復大片的地區,而無需用兵血戰。

與張獻忠鷹揚軍的交鋒,雖然一舉殲滅鷹揚軍,可自身開銷折算約近千萬兩白銀的駭人事實也嚇住了鄭瀧。能不折損生化人,就絕對不愿折損生化人士兵。

要想與清兵爭鋒,這三萬多戰斗生化人和每日生產的100戰斗生化人,是鄭瀧的王牌,也是唯一可靠的牌。

不然,難道去靠才招募的五千四百新兵和一萬零八百新編師么?

馬乾一路走,一路感慨,有如此雄城,別說流寇了,就是傳說中滿萬不可敵的滿清韃子,也只能干瞪眼啊。

這老天爺,待他的兒子,還真是厚道啊。

馬乾已經在心里認可鄭瀧的藩王的身份了。

這還是死忠于明王朝的死忠份子的感慨,其他的百姓,難怪一到成I都,一看見上天降下的天府堡,就心神失守,激動不已,甚至趴伏在地,長跪不起。

這畢竟是三十七世紀墾荒星艦的手尾,根本不似肉體凡胎的人能造出的城堡。

馬乾的使團成員們紛紛低聲議論,在穿過了城堡大門,走進了議事殿之后,馬乾見到了傳說中英明神武的鄭瀧。

鄭瀧一身輕便裝束,不似明人,一身簡潔的緊身上衣,衣料看不出是什么,但看質地類似絲綢,但比絲綢硬展多了,他就端坐王座,旁邊,是所謂的天府之國的太王,首相鄭國德。

馬乾躬身,雙手齊膝,深深一禮,方說:“吾乃當今大明天子使者,馬乾。感謝蜀王殿下的接見。”

鄭瀧虛虛一抬,說:“請起,馬使者所來為何,可悉數說與本王知曉。”

馬乾說:“昔日,太祖驅逐韃虜,復我中原,我漢家兒女,方能重見天日。大明掩有天下,天下無人不服。今日,流寇兇殘,肆虐天下,害我百姓,殘我手足,連先帝爺,亦殉國難。而今大王如太祖般起于毫末,以白身獨得川西之地,東逐張寇,北拒李賊,實為我大明擎天柱也,大明天子喜之,欲將四I川之地封于大王,大王有何報當今天子洪恩?”

鄭瀧說:“吾之王位,來自天帝,而非明天子。明天子如欲封吾為蜀王,總領云貴川三地,則將來清兵至,吾也必起兵救明于刀兵之下。此乃吾誓,你報與你家天子聽聞,看他決議。這幾日未動兵戈,吾之子民也深樂太平,爾使團可于城中選購一些珍奇物件,帶回去。”

鄭瀧不再多說了。

他已經開出價碼,此時,南京朱由崧小朝廷還對滿清抱有幻想,還想借清兵平李闖,再與清兵沿江淮為界,平分天下哩。

打發了馬乾去使館住下,鄭瀧召見了他的御前內閣尚書們,開始商議怎么從中牟利。

御前內閣的普遍意見是,能借南京小朝廷的力就大膽借用,反正看模樣不用還了。

于是,鄭瀧寫了一封簡短的稱臣信,但需要南京承認其藩國為全云貴川渝四地的條件。

現在,這個稱臣信可能并不能引起南京政府的重視,可等清兵大兵壓境,南京慌了手腳之后,肯定會同意這個價碼的。那時候,對舊明官員掌控的地界,就可以兵不血刃拿下了。

接待南明小朝廷的所謂使團,僅僅是一件不大不小的事,鄭瀧最近,主要忙開辦國營農場的事。

舊成I都平原,密布著大大小小的地主莊園,大大小小的地主們占據的田地,少則百余畝,多則萬余畝,就是民國也是如此,何況封建王朝時代的現在。

鄭瀧一股腦的把成I都平原的田地全部收歸他自己所有,大大小小的地主在內心里面也是覺得奇也怪哉,不滿的感覺時不時泛起在他們心中,只是,把這個恨歸為“英明天子受了奸臣蒙蔽”“龍文光、劉士斗、劉之勃乃當今三巨奸。”“吾等欲剖其腹,取其心生食之。”

聽了民間傳來的地主們之間的議論,鄭瀧這個偷樂啊,看來,這三個MT,還必須再干十幾,二十年,至少這一代的地主怨氣散發得差不多,或者老死得差不多,他們這“三大奸臣”才可以告老還鄉。

這三個舊明大臣聽了這些風評,也只能搖頭嘆息,然后裝作沒聽見了。他們才當上閣部,官癮正熾,怎么可能為民間一些對他們不友好的評價就辭職不干?那太天真了。

現在,新辦了國營農場,象那些原本有田數千畝,跨鄉并村的大地主,自然搖身一變,成為了國營農場的不吃公款的助理,他們管理原本的佃戶也比較專業,也就得到了公社社長、秘書、會計的認可。甚至,就有地主直接成為公社社長、會計和秘書的。

在一些最偏遠的地帶,甚至這三個職務,都在大地主勾結鄉長這些鄉紳的情況下,全部由一家子擔任,那社員是捏圓捏扁,是死是活,就跟以前一樣,全部由他們掌握了。

因此,鄭瀧他們為了讓這次國營農場的建立,惠及更多的人,或者最大限度的促進生產力的進步,而絞盡腦汁。

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由鄭瀧等人頒布的國營農場的政策,民間地主總找得到漏洞,進而來占便宜鉆空子。

輪番打補丁,也只讓地主的手腕更靈活更隱秘了。

鄭國德于是連聲長嘆,說他本以為到了明末,他就是政壇精英,沒想到,民間出高人,這大明的鄉紳,不容小覷啊。說到鉆國家空子,看來古代的人也未必弱于現代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啊。

鄭瀧他們,也只能盡量打完善的補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镇市| 广昌县| 榆社县| 柳江县| 治县。| 峨边| 合川市| 平利县| 潮安县| 磐安县| 乐亭县| 成都市| 文化| 阳东县| 阿巴嘎旗| 红桥区| 东莞市| 子洲县| 渭源县| 内乡县| 澄江县| 荔波县| 原阳县| 轮台县| 辽宁省| 郯城县| 丽江市| 宣武区| 靖宇县| 崇仁县| 阳信县| 会同县| 揭西县| 新乡县| 莱西市| 桐柏县| 依安县| 定南县| 永定县| 友谊县| 迁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