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表達就是說話讓人舒服
- 牛津
- 1275字
- 2019-06-25 18:27:04
前言
好好說話,自己舒服,他人也舒坦
坐在窗明幾凈的辦公室里,我在思考這樣兩個問題:好好說話這件事真的有必要嗎?究竟什么是好好說話呢?很快,我便找到了答案:好好說話真的很重要,重要到直接和情商掛鉤;其次,好好說話是一項愉快的交流互動,自己舒服,他人也舒坦。
想必很多人應該都有這樣的感受,在身邊總有那么幾個人,跟他在一起說話感覺特別舒服,但是也有那么幾個人,即使是在說一些好聽的話,也覺得十分別扭。仔細想想,他們在講話內容上并無太大區(qū)別,只是因為講話方式不一樣,所以給人的感覺也不一樣。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A和B兩個好朋友在客廳一起看電視,場景設定為A感覺有點口渴,想要找水喝。
情形一:
A:有點口渴了,我要去倒杯水喝,要不要給你也帶一杯?
B:好的,謝了。
B覺得A真好,時時刻刻都能替他人著想,真是一直想和A這樣的人相處呢!
情形二:
A:有點口渴了,能幫我倒點水嗎?我的腿麻了……
B:哈哈,給你倒水去。
B覺得A看電視能把腿看麻實在是有趣,于是高高興興地去倒水了。
情形三:
A:渴死了,快給我去倒杯水。
B:渴了不會自己倒!
B翻了一個大大的白眼去倒水了,其實心里還是有點不爽的。
情形四:
A:我都快渴死了,你都不知道給我倒杯水嗎?!
B:你自己去倒啊!
聽到A這么說,B心里很不爽,口渴了自己不會倒?還埋怨起自己來了,索性直接懟了回去。
上面四組對話,內容其實是一樣的,都是A渴了想喝水,但在與B溝通的過程中,不同的說話方式直接讓B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和回應,由此可見,溝通中的語言是需要我們去細細琢磨的,同樣一句話,用不同的方式說出來,所表達的意思可以相差十萬八千里。
那么,好好說話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如果把說話比作一場游戲,那么好好說話就是一場非常放松的沙灘排球,在這場游戲中,每個人都有發(fā)球和接球的機會,相當于說話和接話的機會,而好的球手,即好的談話人,總是知道怎么擊球讓別人更容易接住。而如果是一場糟糕的排球游戲,球手不是漏接就是把球打到奇怪的方向,甚至還會把球打到界外,導致其他人不得不費勁去救球。
我們常常說要學會取悅自己,卻很少說取悅別人,好好說話就是適當?shù)赝斗乓恍┠抗庠趧e人的身上,讓自己舒服,讓他人也舒坦。
為此,本書談了不少說話之術,分別從職場、友情、親情、愛情等角度提煉素材,對如何做到說話讓人舒服進行了詳細闡述,其間你會發(fā)現(xiàn)一些很有意思的話題。比如:“老虎和獅子打架,誰更厲害?”對于這個話題,我會告訴你這樣一個道理:避開那些浪費口舌且無意義的爭論。比如,我會聊“損友”這個話題,其實是想告訴你朋友之間如何相處。再比如,我還用一些常見的梗來提醒你避免那些令人討厭的說話方式,如“多喝熱水”等。
當然,這個過程有些枯燥和缺乏趣味,所以我會派蘑菇頭(簡稱蘑菇)——我的一個很好的下屬兼小伙伴——去幫忙整理一些特殊的板塊,傳授一些說話的小技巧,比如說話抓人耳朵的幾個小方法。除此之外,我還真誠地邀請蘑菇頭講述一系列案例場景,譬如,他會現(xiàn)身說法傳授一些戀愛經(jīng)驗,如怎么和女孩聊天等。
總之,如果你堅持閱讀,相信很快就能掌握書中的技巧和精髓,成為一個很會說話且溫暖有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