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望遠鏡

  • 曹竹青大明行記
  • 風言11
  • 5007字
  • 2019-06-29 07:00:00

我用手勢讓張勇先不要說話,打發(fā)阿大他們出去,關上了房門,這才對他說:“這望遠鏡一定會成為軍中利器的,所以能保密還要保密的。我都想好了,我準備用無色的白水晶先制作一些,送給軍中試用,一旦軍中使用效果好,就交給朝廷,讓朝廷來生產(chǎn),防止擴散。”

“你的想法是對的,想想如果韃子們有了這個物件,大軍就更難發(fā)現(xiàn)他們了。”

“所以下面的事兒,就要借助張先生的力量啦。”

“白水晶?”

“對,不單單是白水晶,還要制作玉石的工匠,要能保守秘密的。”

張勇沉吟了一下,回道:“英國公府在北平有首飾店鋪,里面許是會有白水晶;工匠也可以從店里調(diào),不過這樣望遠鏡造出來,就要先緊著英國公府用啦,曹少爺沒問題吧?”

“英國公府與我家是世交,當然沒問題;單單從英國公正在安南作戰(zhàn)來講,也應該優(yōu)先送給他用。”我當然不會有意見,這樣我連材料和人工都省了,自然樂得同意。“不過為了保密,只能在曹家制作。”

“好,這樣啊,我明天去城里,調(diào)人、調(diào)材料。”

“如此最好,麻煩張先生了。”

第二天一早,張勇就讓阿四送他進城,傍晚時分才回來。一回來就到我的書房來見我。

“曹少爺,材料和人都帶回來了,白水晶比較少,找了良久才找到六塊。我已經(jīng)安排商隊,去南京等地收集了,估計年后就能收集回來。”

“六塊也夠了,先讓工匠試試手,等白水晶多了,我們再多做一些。”

后面的事我基本上也就不太過問了,阿二先教工匠用冰制作透鏡,等工匠熟悉了,才在水晶上試手。

不過我每天還是比較關心進度的,比如說現(xiàn)在玉石工匠對付水晶也沒什么好辦法,只能一點點的磨,一面透鏡工匠就用了一旬的時間,這才打磨圓潤,焦點聚焦正常;另一面凹透鏡就更難了,只能是靠工匠的手感,慢慢來吧。

我天天問進度,雖然不急迫,但張勇也還是很煩的,現(xiàn)在這件事是他負責了,他連給我上課都顧不上了。

終于十二月頭上的一天,他拿一個成品的望遠鏡來到我的書房。一見我,就大聲抱怨道:“成了,曹少爺,我真被你害死了,這個物件太麻煩了。做玉石的老丁都累病了,不過確實有用,你先看看。”

接過一看,銅制筒子,入手光滑。再拉開對著遠處調(diào)焦,清晰、明亮。對比一下,八九倍,可以,足夠用了。

“我很滿意,這就是我想像中的望遠鐿。”我還在裝逼。

“好,是這樣就行,老丁也熟悉了,后面制作就不難了。我估算一下,剩下的水晶大約還能再做四個,再有兩個月就能做成。”

“這事兒,還是你負責,我只管結(jié)果。”裝逼就要裝到底,有又老實、又能干的人,不用白不用。

“好,那你看這個要不要先送安南,讓英國公試用?”

“好啊,你安排吧,另外也代我問候英國公。”

“這是一定的,其實曹少爺不說,我也一直都定期寫信給英國公的,英國公非常關心青儲窖的事,還說等他出征回來,想見見你。”

“再說吧!”

說完,張勇就出去了。望遠鏡的事告一段落后,我就不在追問進度了。現(xiàn)在大棚菜已經(jīng)可以少量產(chǎn)出了,我送給先生試吃。

先生和嬸娘大為震驚,先生還特意寫信來夸贊了我一番。

近日,黃瓜、豆角等菜已經(jīng)可以大量采收。張勇把莊子上的青壯都組織了起來,給他們編好組,每日進城去各個酒肆推銷。

效果不錯,酒肆紛紛預訂,定價張勇想定到夏日的二十倍,我把大棚的建設成本給他一說,再看看酒肆里現(xiàn)在賣的都些什么菜,張勇二話沒說,直接按百倍的定價。

其實,我覺得百倍也不多,現(xiàn)在一根黃瓜也不過百文。但張勇說再多就不值當了,酒肆也消費不起了;現(xiàn)在的價格,一個菜成本價都已經(jīng)一百五十文了,再多酒肆就寧可不賣這青菜了。

不同這個古代人爭論,先賣著再說。

莊戶們都樂瘋了,我同他們約定因為大棚是曹家投資的,地也是曹家的,所以收入的一成給他們算工錢,每家的棚子出產(chǎn)不一樣,出菜了統(tǒng)一稱重統(tǒng)一分錢。

才短短的十幾日,每戶都得半兩銀子的工錢,熱情瞬時被激發(fā)出來,每天收入曹家的銀子就有百兩之多。

這一日,張勇和錢管家一起來書房找我。

“曹少爺,現(xiàn)在酒肆的訂購已經(jīng)穩(wěn)定了,每天銷售超過百兩;但大棚里的菜,僅僅靠酒肆的訂單是銷售不完的,我打算再開兩條銷路。”張勇說道。

“你說。”

“一條,是北平城里的高門大戶,雖說大多遷去南京了,但家家都有主人留下守業(yè)的,他們可以作為一個銷路;二一條,北平城里城外的富戶非常多,可以組織莊戶進城賣菜。”

“這兩條我覺得都是可行的,你準備怎么干。”

“頭一條,針對高門大戶,這個要一個見過世面的人出面,我覺得老錢行,所以把他也帶過來。老錢打理曹府這么多年,見識、能力都能勝任。”

我轉(zhuǎn)頭問老錢:“你自己怎么看?”

“少爺,北平的高門大戶,在早,老爺在的時候,我也是走動過的;現(xiàn)在去賣菜,我主要是擔心丟了府里的臉面。不然張先生同我一講,我就同意了的。”

“臉面,這玩意有什么用,再說了,我現(xiàn)在是農(nóng)民,賣自家的菜,有什么丟人的。”

我掃過張勇,發(fā)現(xiàn)他的臉上是嘉許的神色。

“既然少爺這么說,那我就去賣菜。”

“組織莊戶進城賣菜呢?”我問張勇。

“你先生,范縣令管著大興,本身就是附廓縣,他的地界在北城、東城,這里人員,北城窮苦人多,東城商賈多,吃得起大棚菜的不多,但不是沒有,這個可以先搞起來。順天府那里也可請范縣令協(xié)調(diào)。”

“好,就這么定,還有我?guī)熜址队略诠げ慨斝±簦祟^熟,老錢帶著我的信去找他,上層找先生,下層找勇哥。先這么定。”

二人答應一聲,就出去了。

過了幾日,范勇來報:“曹少爺,現(xiàn)在北平城里各豪門大戶,多多少少都定了我們的菜,近日出產(chǎn)將將能滿足豪門的需要,我的想法是將酒肆的量再減少一些,全力滿足豪門的需要,你看?”

“張先生的意見是對的,豪門才吃的起這么貴的菜,先僅著豪門來。另外的四架望遠鏡的事兒怎么樣了?”

“鏡片已經(jīng)磨制的差不多了,應該再有小半個月就完工了。”

“好,這四架望遠鏡我打算敬獻給萬歲,要做的精致一些。如果能找到合適的象牙,用象牙做,如何?”

“先不說這個,曹少爺,打算如何晉過獻給萬歲?”

“英國公還在安南,其他的英國公府上的人,我也不熟悉,而且英國公不在,府上的人也不好直接面前萬歲。”我準備讓我老師范維代我獻上,但張勇這兒要先打好預防針,畢竟用的英國公府的資源做的。

“哪你的意思?”張勇見我不打算讓英國公府獻望遠鏡,問道。

“我先生,范維,他是潛坻舊人,到時請他獻上。”

“這也是一個好辦法,這幾日,制得了,我就送過來。不過象牙可能一時找不到,就用金子打造一只,其它三只用銀子,裝飾的漂亮一些也就罷了。”

“如此甚好!”我拍手到,張勇見沒其它的事兒了,也就出去了。

又過了小半月,張勇將四架望遠鏡送來,我又一一測試,工匠的手藝不錯,個個都是精品,這要是獻給朱棣,怎么也的賞我個黃金若干兩吧,我不覺嘿嘿的暗笑。嚇得小紅不覺得撇了撇嘴:少爺又發(fā)噫癥了。

我回神,一見小紅的表情,就知道,這小丫頭,又在心里鄙視我,不與這個小丫頭一般見識。

“小紅,你去把管家叫來。”

“是的,少爺。”小紅知道,她的臉色被我看見了,我故意支使她呢。

一會兒,錢管家進來了。

“少爺,您找我?”

“派人去縣上我先生府上,問下先生何時有閑,我有事要面見先生。”

“好的,少爺。”

“還有,把這四架望遠鏡拿給阿二,讓他做四個精致的盒子過來,金子的用花梨木做,另外三個用雞翅木做。家里材料應該都有,沒有的你幫著找些,要快,三二日我就要用的。”

明代皇家喜歡黃花梨,我也算投其所好。

“好的,少爺,還有旁的事兒嗎?”

“沒了,你下去吧。”

這幾日,安排好一切,我再次坐上馬車前往縣上拜會老師——范先生。

一樣,門房直接把我引進書房,見了先生,見禮過后,先生吩咐人上茶,這才打量我。

“上次相見,已有半年,身子越發(fā)精壯了,好,你拿的是什么,這么多盒子?”

我取過一個雞翅木的盒子打開,取出望遠鏡,回復先生道:“先生,這是我這幾個研究出來的望遠利器,我取名做‘望遠鏡’。有這一物,可以做大明兵馬發(fā)現(xiàn)二三里外的敵人,做到料亂于先,與戰(zhàn)場上會有大用。今日拿來請先生代呈萬歲。”

“噢?拿來與我看看。”

我連忙遞了過去,并都先生如何使用。

先生初覺,還不是很在意,將學會后,不斷用望遠鏡望向院門處。

“門房老周過來了,這老狗原來臉上都有斑了,平日不曾注意到,有了這個東西,看得如此清晰,果然大有益處。不錯,不錯,子瞻果然是巧心思。”

先生玩弄半晌才再與我說話。

“聽說張勇那個家伙還在你哪?這個是他幫你搞出來的?”

果然,張勇去曹家的目的是同先生溝通過的,這兩個人還有溝通往來,這是我沒想到的。。

“先生,是的。如果不是張先生調(diào)動英國公府的力量,這望遠鏡還不能制作的這么快。”

“好好,你想讓我?guī)湍愠噬先ィ@事兒,我應了,我會安排的。”

說著先生用手撫了一下胡須,接著道:“張勇把你近期做的事,都同我講了,言語見對你還是非常滿意的。這老東西是張家族人,也是他自己對官場失意了,不然,憑他的才學,至少也是一府大員。”

“先生說的是,張先生是無意官場;先生,您如果不是一直不肯升遷,您現(xiàn)在也應該是三品以上大員啦。”

“老夫也無意官場,所以才多次婉拒萬歲美意。破家縣令,滅門令尹;只有坐在這個位置上,才知道責任的重大,老夫為官多年,一直覺得,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三里小城足夠老夫一展平生所學,這才能不負鄉(xiāng)里。”說著又感嘆的撫了撫胡須,接著說:“這幾個月,子瞻你的事兒就不少,又是青儲窖,又是養(yǎng)殖牛羊,又是蔬菜大棚,現(xiàn)在又搞出這個望遠鏡,以前也沒發(fā)現(xiàn)你有這么多的雜學,你從哪知道的?”

“先生不知,家父在南京為官時,曾收留一色目學者,名阿卜杜拉。他所學甚廣,我也正是年少,就經(jīng)常點播傳授一些色目學問給我,這些都是當日他所傳授的。”

“這我還有所不知,他人在哪?”

“前幾年已經(jīng)在南京病故了。”

“遺憾啊,未得見此大才,真是一大憾事。”

我就知道,這些東西是一定要找一個出處的,所以就把這都安排到家中原來的一個色目仆人身上。

“他還教你什么別的了?”先生接著問道。

“還有一些算學的學問。”

“噢,又是雜學。算了,我也不問了,你近期隨張勇學習制藝學的如何了?”

“這幾日張勇先生說我的制藝已經(jīng)學完,需要大量讀書,以豐富閱歷。”

接著先生就開始考較我的八股,由先生出題,我來破題。

時間過的很快,到了飯時,照舊吃了飯后,與先生、嬸娘話別,回到家中。

一轉(zhuǎn)眼就進了臘月,曹莊一改往年冷清的場面,今年各家各戶都發(fā)了大財,這么說吧,僅十一月一個月每家都有十幾兩銀子的進項,頂去年一年的。帶著小紅來到府外,看著莊子上牛車來來往往,我不覺有點自豪感。

一眼望去,房子雖然還是原來的草房,但是每家都有煙柱升起,這說明家家取暖的火炕都在工作。聽錢管家講,過去莊戶家一天,只有夜里才生火盆取暖。自從有了火炕,再加上今年大棚菜給全莊帶來的巨大收益,家家都燒起的火炕。

這時,遠遠的看見張勇走了過來。

“曹少爺,來曹府有月余了,我也需要回家中看看,今日想回去一趟。”

“好,先生助我良多,府里的產(chǎn)業(yè)也經(jīng)先生之手,大有改觀,大恩不言謝,一切盡在不言中。我讓老錢準備點薄禮,不成敬意,萬望收下;另外,我也準備送點菜給英國公府,請張先生代轉(zhuǎn)。”

回到府里,叫老錢準備好送張勇的禮品,有半片豬,一只羊,大棚菜少不了的。還另備了一份,主要是大棚菜,這是送北平英國公府老宅的。雖說,英國公大部分人都遷往南京了,但還是有幾個本家的老人留守北平的,禮不可廢。

一陣忙亂后,讓阿三帶著人趕著大車送張勇回去,我在門口送別張勇后,就遠遠看見一匹馬急馳而來。我就在門口略微等候,來的是先生家的小廝思棋。

思棋下馬同我見禮后,取出一封書信,遞與我。

“曹少爺,這是我家老爺給您的信。”

“有什么事嗎?可要我回信?”

“老爺說,曹少爺看信就明白了。無需回信。”

“好,思棋要不要休息一下,進府喝點水?”

“謝,曹少爺。如果沒旁的事兒,我這就要回去,還要向老爺復命!再見,曹少爺。”思棋年紀不大,性子有點急,交待清楚后,就上馬走了。

我拿著先生的信,回到書房。打開一看,先生說:東西已經(jīng)呈給了太子,隨行的太孫很是喜歡,太子也覺得在軍事上有大用處;太子已經(jīng)用八百里加急送往南京,呈給萬歲。讓我把望遠鏡的制作方法整理出來,以便萬歲或太子派人來查問,云云。

我想了一下,這件事知情的也就三四個人,制作鏡片的是英國公府的老丁,鏡架是阿大和阿二,協(xié)調(diào)的張勇,都沒有問題,我只需要把制作方法書寫出來就可以了。到時皇上或太子派來人問,把方法往上一交就可以了,如果要派人來學,自有老丁和阿大他們傳授。

考慮周全后,讓小紅準備好筆墨紙硯,我先把望遠鏡的制作方法寫了出來。寫好后,又將近日來搞的新項目一一審視一下,將原來用白話文記錄的青儲窖、火炕及養(yǎng)蛆之法也重新整理過,這才放下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阳县| 六盘水市| 右玉县| 太白县| 麻江县| 芜湖县| 胶州市| 乌恰县| 宾阳县| 富锦市| 固原市| 汶上县| 宁南县| 漯河市| 且末县| 海林市| 札达县| 太湖县| 凤山县| 青州市| 筠连县| 丰宁| 怀宁县| 龙江县| 武强县| 星座| 额敏县| 敦化市| 汤阴县| 犍为县| 湾仔区| 合江县| 宜阳县| 伊春市| 广宁县| 内黄县| 本溪| 通许县| 平定县| 那曲县| 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