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發音

05 人人學發音,真的沒必要

規范的存在是為了整齊劃一,便于溝通;

個性的發展讓我們成了獨一無二的人。在生活中,“規范”與“個性”相生相克,此消彼長。

說話的口音,就包含了這組矛盾。只是當我們學習外語的時候,我們少了一份自信,但,只要交流無阻,說話南腔北調又有何妨?

中國英語學習者幾乎一致認為:發音是語言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和科目。經常有英語教師或者英語學習者為了自己的發音暗自竊喜或者黯然神傷。此外,發音也是國人啞巴英語的原因之一:說得太難聽了,自己都聽不下去,干脆不說了!盡管幾家歡喜幾家愁,但大家幾乎一致認為:“發音幾乎重要到‘可以代表學習者英語水平’的程度了,因此我的發音學習必須努力再努力!”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為了負責地回答這個問題,本節將對發音的定義、學習選擇、目標細化、如何學習、學習結果這五個邏輯排列的步驟逐一進行討論。大家會問,學發音不就是念音標嗎?怎么會這么麻煩?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只有細致地說,才能說清楚。

發音的定義

如果聊學習,那“學什么”就是非常關鍵的思考了。在和“發音學習者”接觸的過程中,我經常發現很多人分不清:發音、語音、口語、語言這四個概念。我們先談口語和語言這兩個區分度比較大的概念。“口語”是“完成表情達意的目的口頭表達”,也就是為了“表達感情、傳遞信息”。簡單來說,就是“費力出聲總得有個原因”。而“語言”是個非常大的概念。如果要帶上“口語”進行對比,那就是:語言包括聽、說、讀、寫;所謂“說”就是讓大家頭疼不已的英語口頭表達了。

相比之下,發音和語音這兩個概念的差別大家可能比較陌生。“發音”就是南腔北調,即“一個音在不同人群和地域中不同的念法”;而“研究南腔北調及南腔北調之間的差別”就是“語音(研究)”“語音學”了。也就是說,語音是一種研究、一種學問。一般來講,大家學習的是發音,專業人士研究的是語音。

978-7-111-58832-0-Part02-1.jpg

我相信,這個時候大家應該知道自己想學的是什么了。如果你們想學的確實是“發音”,也就是說,你們希望開始學習并掌握一種特定的英語發音,那就請繼續本節的閱讀。

學習選擇

在弄清楚發音的定義之后,學習者們就要做一個選擇了:到底“學還是不學”?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大家事實上并不了解這個問題背后的眾多說法。

發音的重要性

發音從很多方面講確實是英語學習者需要關注的科目,因為:

其一:在語言發展的過程中,聲音形式早于文字形式數千年,由此可見發音的強大功用和歷史意義。

其二,發音是語言的一個明顯的外部特征。雖然“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可能不是一個十分恰當的例子,但是這個說法足以體現語言的聲音形式的便利性。“一眼看見”好像已經很直接了,但是“一耳朵聽到”體現了話語對傳播空間的要求更低。

第三,更加現實的學習發音的理由就是,優秀的發音可以提升口語質量和增強聽的能力。發音和口語、聽力的關系,好似局部和整體的關系——如果某人口語和聽力的整體水平很高、表現出眾,其發音也應該不錯。

發音可以不學

大家可能會問:標題不是說不學發音嗎?那課程怎么聊了這么多發音的重要性?章節的標題是不是寫錯了?好,我們下面說說為什么可以“不學”發音。首先,如果用人的整體形象來類比口語的話,內容是氣質,語法、詞匯是身材和面容,而發音只是衣服。雖然說“人靠衣裝”,但是我相信沒有人會覺得衣服比氣質、容貌和身材更加重要——好衣服、合身的衣服確實可以讓你更好看,但是你好不好看不是衣服決定的。

大家都知道說話的根本目的是傳遞信息和情感,而發音、說話只是語言的傳遞形式。所以,大家的發音不會阻礙相互之間的交流就可以,也就是要求:雖然你的發音不是很標準,但是別人應該不會誤解或者根本聽不懂你所說的話。就像大家都是中國人,但是有幾個人的普通話能達到一級甲等的水平?有幾個人能去播報《新聞聯播》?但即便如此我們不還是天天在說話,而且說得饒有興致?

實際上,絕大多數國人的英語發音,雖然聽著不那么美、不那么地道,但還是可以被別人聽懂的。相比“發音這身衣服”,我們的氣質、身材和容貌,即說話的內容和遣詞造句,可能有更大的提升空間。學習固然有啟迪智慧、陶冶情操等高級需求,但很多人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自如交流,這種目的既現實也合理。如此說來,學習發音是必要的嗎?

要學發音就好好學

最后這種說法大家一定要聽好,并且謹記在心:如果大家以“卷福”“抖森”(Benedict Cumberbatch 和Tom Hiddleston,均為英國戲劇、電影演員)的發音為學習目標,那么,絕大部分學習者還有一條長到沒盡頭的路要走,因為大家的偶像不僅是母語使用者,而且二人的臺詞功底為專業水平。如果借用普通話等級考試的標準,二人的英語發音應該是“一級甲等”。

這樣說來,大家明顯沒有走完提升發音的過程,所以大家應該不知道整個學習過程的艱辛和漫長。很多學習者天真地認為:學習發音不就是多聽多念,有什么難的?根據我近20年的教學經驗,發音學習成功(即經過練習的文段朗讀清晰無誤,達到近乎母語的水平)的比率很低,大致為5%,也就是說,在二十個指天發誓要學好發音的學習者中,可能只有一人達到了自己滿意、而且禁得起專業考評的理想結果。大家真的有信心打敗十九個“同學”、堅持到勝利嗎?

目標細化

既然大家已經閱讀到了這里,我就認定大家鐵了心要學英語發音,那我來幫大家細化一下學習的內容。說到英語發音,稍微懂點的學習者一定會知道“英式發音”和“美式發音”兩個大類,然后大家就會非常“專業”地開始對比:英音高尚優美感覺冷、美音自然流暢受歡迎。但大家不知道的是:絕大多數對發音感興趣的學習者,甚至很大一部分發音學習者的發音是——“英美混合帶有強烈中國方言特點且任由個人肆意胡為的發音”。直白地講:大家的發音就是“亂念”;大家在學習發音的過程中,想得很多,但實際操作卻是“臣妾做不到啊”!

大家可能會覺得下面的說法有些“反常”,但一定要聽清、記好:

A.英美音混合不等于英美音兼顧(也就是同時學習英美發音)。

B.英美音差別是不小,但是英美音的差異遠遠小于英語和中文發音的差異。

C.英美發音學習過程的整體難度是相同的,但確實有些學習者適合英式發音,另外一些人則適合美式發音,這是個體差異,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D.雅思、托福等考試雖然出題的時候有英式或美式發音的傾向,但是考生參加口語部分考試的時候,不會因為使用英式或者美式發音而丟分,而且,如果大家某種發音確實純正、地道,還會獲得加分。

所以,不管是英音還是美式發音,大家學好了任意一種,聽懂另外一種英語發音也不是難事、應對以英式或者美式發音為主的各種考試也是手到擒來。

如何學習

在大家確定學習內容、明確學習意義、細化學習目標之后,學習就要真刀真槍地開始了。在本節中,我不會給大家過多介紹具體的學習方法,因為后續我將用一個完整章節來講解學習方法的細化,相信大家一定會聽到過癮。在這里我要說的是:本節標題中“學”這個字的意思是“以相對認真的態度對待發音”,認真程度應該要達到大家對待學校作業、考試的狀態。對于已經參加工作的學習者來說,大家可能需要付出不少的時間和金錢。明確了“學”的概念,大家應該能對標題產生更加清晰的理解。我,不是聳人聽聞的標題黨,而是抽絲剝繭的實戰派。

學習結果

一切的計劃、安排和實施,都是以最終的成功為目標的,發音學習自然也不例外。但,什么是發音學習的成功,確實有太多的視角和詮釋,你是下面的哪種類型呢?

A.比之前念得好算成功,但是大家為了這一點點很可能不會帶來質變的提高付出了多少時間和心血?

B.發音從別人聽不懂的水平提高到別人能夠基本理解,當然也算成功;但你是不是還想讓別人沒有障礙地理解你?

C.你的發音練到比室友、同事都好算成功,但你是不是還想成為學校第一、稱霸整個集團?

D.你的發音獲得了專業老師的好評算成功,但你是不是還想有朝一日成為專業老師去點評別人?

有句廣告語非常應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但是,如果大家并不希望在英語專業領域有所建樹,這樣的付出是否值得呢?人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大家止步的原因,不是不想登上下一級臺階,而是因為腳下的這級臺階都只是勉強登上且并未站穩。

總結

發音是英語學習入門的科目,我們確實要重視;學習目的、學習內容及細化、學習的方法和結果,這些可能都值得我們認真思考。但是,發音只是英語學習的一個部分;同時,發音也很可能不是我們英語學習長久的關注點。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們有多少時間研究發音這種語言的形式和載體?我們又有多少時間關注無時無刻不在自我發展、微妙變化的發音呢?我的目的不是讓大家不學發音,而是希望大家明確所有發音學習相關的信息,再開始動手;想好了再行動是不是更加穩妥的策略呢?

思考與確認

(1)有人因為你(不佳)的英語發音而誤解你或者不理解你的表達嗎?我建議大家和(不懂中文的)母語外教老師、朋友進行交流之后再給出答案。

(2)你是否有以下除了“提高口頭交流效率”之外的提高發音的需求?

A.工作需要:發音準確且具有某個區域發音特色(“像當地人一樣說話好辦事”)

B.個人執念:“不練好發音就像不讓我呼吸一樣”

C.專業需要:“我是英語專業學生,考試需要,而且……”“我是英語老師,發音是門面”

D.其他原因:(請列舉說明)

06 自學發音,你真沒有把握

我相信,大家已經開始習慣我的毒舌了,但大家可能沒想到,我連自學發音都不讓??專業意見不好接受,哪怕是真的是為了你好:就好像為了治病療傷的醫囑,你都不一定遵守。

其實,學習也是個專業的事情,

而專業的事情還是要由專業人處理。至少,想練好發音,是一個專業的過程,

任何人,都不能胡來!

在上一節中,我提醒大家不要輕易開始嚴肅的發音學習,因為困難主要出現在觀念和認識層面,而修正觀念和認知談何容易。在本節,我將會詳解發音學習的具體操作。當然,大家可以去參加各種專業培訓機構提供的發音課程,華麗學院的《華麗英語發音》課程就是很好的選擇。雖然這個課程不是我本章節講解的重點,雖然我勸大家不要輕易開始發音學習,但如果大家對發音確實感興趣、有實際需求的人士還是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查看一下發音課程的介紹和大綱,以便對我的培訓課程有所了解。

978-7-111-58832-0-Part02-2.jpg

言歸正傳,本節的中心是:大家自己學習、練習過程中可能出現這樣那樣、想得到想不到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大不小,對專業人士來講就是一句話的事兒,但是對英語學習者們來講可能就是過不去的坎兒。本節將從常見方法、學習障礙、目標修正、科學自學四個方面,為大家講解發音到底應該怎么學、大家自己又能做些什么。再次提醒讀者:請打算自學發音或者已經開始自學發音的學習者,仔細閱讀本節全部內容,并反思所謂人盡皆知、毋庸置疑的理念。“理清思路、顛覆認知”難,但沒有難到大家做不到的地步,關鍵還是大家想不想弄明白、弄明白之后是否愿意照方抓藥。下面我們就從頭說起。

常見方法

眾說紛紜的發音學習方法,歸納起來大致有四種。

浸泡

最常見的方法就是:發音學習者希望通過影視作品浸泡的方法,來達到發音自然提升的目的。先不說“提升”,就是“自然”實際上也是一廂情愿。大家在國內工作、學習、生活都使用中文,只能利用業余時間去完成浸泡的過程。但是,這些時間可以用在聽歌看劇上的有多少?這些聽歌看劇的時間又能產生多高的效率?大家是不是在忙著欣賞帥哥美女和曲折的情節?我承認,大家有興趣這樣學習,但是大家學到了多少、發音提高了多少呢?大家的學習效率是不是已經低到可以忽略的程度了呢?

朗讀

“個人興趣朗讀”也是一種常見的方法,這種方法值得肯定的地方是:學習者終于張嘴練習了。但是問題又來了:雖然大家覺得自己念得不錯,但是大家的成果經得起考核嗎?成就感的來源到底是“我花了時間練習”“我覺得自己念得不錯”,還是“我真的念得不錯,可以拿出手了”?請大家捫心自問:“我在意的是練習的過程,還是練習的結果?如果日復一日的練習不能讓我進步,我還會繼續練習嗎?”模仿

“好,既然聽不管用、自己念可能走偏,那我模仿經典還不行嗎?”這是個好問題,但答案依舊是否定的,因為大家模仿時總有傾向性,也就是說大家模仿的范圍很小——大家只喜歡模仿自己喜歡的類型,而自己喜歡的類型大多是自己(根本)達不到的朗讀水平。此外,跟讀練習的數量是非常有限的,能不能產生效果真的是兩說。最后,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大家念的可能都是一種類型的文段,而且這種類型可能并不適合大家日常使用——大家總不能用詩歌嗓問路、用戲劇腔聊天、用大片片頭交代背景的調子購物吧?

自然拼讀

這里我要著重說一下“自然拼讀”這種學習方法中的舶來品。我們有必要仔細了解一下自然拼讀的原理。自然拼讀是一種旨在提高母語學習者閱讀能力的方法,說白了就是:教外國小孩子認字的方法。以英語為母語的小孩子會說banana,聽到這個單詞也知道是“香蕉”,但是這個單詞寫在紙上,他們可能就不認識了。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們進行了一些總結:a字母重讀的時候,一般被念作/?/或者/α:/;不重讀的時候念成/?/,輔音字母一般就是字母念法的“弱化版”。這樣,孩子們在書上看到這個單詞就能讀出來,就能知道那一串字母是一根香蕉了。

但是,在我們了解自然拼讀的原理之后,我們真的應該對這種“舶來品”產生懷疑——不管條件還是實施,自然拼讀都是水土不服、無法發揮其應有作用的:

A.自然拼讀針對母語學習者,而不是中國人

B.自然拼讀訓練的是閱讀能力,而不是發音能力

C.自然拼讀的核心技術是(極易獲取的)字母發音規律

但是,這樣的原理、方法和中國孩子學發音有什么關系呢?“會念”不是國人學英語的全部目的,我們得知道某個單詞的意義和用法。如果我們利用有聲字典把發音、詞義、用法一下子都學會了,豈不是很好?這種方法用在國人身上的最大問題是,我們不會看到單詞就能發音的根本原因是我們沒有可以讓學習者耳濡目染的環境,因此,國人英語(發音)學習注定和母語人士的語言吸收方法“不同路”。

對于“本來就不會念、會念也不一定準、熟悉拼讀規則有很大困難”的中國孩子來說,自然拼讀就連雞肋都不算!最讓我無法接受的是:客觀存在的英語拼讀規則被培訓機構、培訓老師包裝成了“可以把發音、單詞、口語一勺燴”的學習方法,而這種“邪說”還有在公立學校蔓延的趨勢。在此,我懇請良知尚未完全泯滅的培訓機構和學校、組織不要再炒冷飯、害同胞了!

學習障礙

下面我要說說那些學習者可能無法自行逾越的學習障礙。很多學習者在學習發音的過程中,遇到了“我怎么念也不像外國人那個調調”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真的很復雜,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A.有的學習者可能真的只是“自己覺得念得準”,也就是說,他們的發音還存在很多硬傷、很多音根本沒有念到位;這種原因的比例遠比大家想象的要高。

B.另外一種造成“不像”的原因還真不在學習者身上:有些人的嗓音可能確實和他們理想的或者希望模仿的對象的嗓音相差甚遠,這個問題可以通過練聲來緩解,但大家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的。

C.最后一種“不像”的原因更加專業了。“那個調調”很多時候被老師和學習者解釋成一種抽象的“情感”,因此“加上感情”或者“朗讀得再情感豐富一點”就成了部分老師的口頭禪和抵擋學習者追問的擋箭牌。實際上,“情感”是一個乘法算式的結果,這個算式中有三個變量:速度、音高、輕重。情感也就變成了發音者語速快慢、聲音高低和說話力度在朗讀文本不同部分時的體現和疊加。這是幾乎無法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個人努力獲得的認知,也正是因為這種認知的缺失,導致學習者在面對“情感”這種看不到、摸不著的概念的時候,倍感困惑。

目標修正

自學發音的困難是“學習目標水漲船高”。我在前一節中提及過,這里再做進一步的細化。根據我的教學經驗,處于各個發音水平的學習者都有提高現有水平的意愿。但是,在提高發音水平的過程中,大家也有意無意地提升了學習的終極目標。

明眼的讀者可能已經看出了問題:既然是“終極”,為什么還能不斷提高呢?對!這就是大家的問題!雖然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但是考慮到“大家的發音學習周期是有限的、大家的需求是基本固定的、大家的英語學習范圍基本是無限的”這些條件,我們才不能不顧實際需求,去追求一些不切實際的目標。不是每個英國人、美國人都能去BBC或者CNN播報新聞;同樣地,也不是每個中國人都能把普通話說到“一級甲等”去應聘《新聞聯播》主持人。那我們為什么要求我們的英語發音日益精進、勇攀高峰呢?

科學自學

相信讀者看了這么多自學發音的障礙后,一定等不及想要知道克服困難的方法了。下面就為大家分步講解一下個人練習發音的過程。

A.材料選擇。學習材料的選擇有四個“不要”:

a.“不要太長”;一般200詞的段落或者篇章節選即可,因為絕大多數的音和發音技巧應該均已涵蓋。

b.“不要沒范讀”,也就是說材料需要配有可供模仿學習的音頻,而且必須是母語人士朗讀。

c.“不要有偏好”,特別是針對文本類型,大家要盡量選擇不同體裁的文本進行演練。

d.“不要太難”,也就是不要練習過快或過慢、文本內容無法理解的文段。

B.身心準備。放松發音器官和頸肩;調整情緒至平和自然狀態;精神專注。

C.熟悉文稿。一定要了解朗讀的文本內容,多多使用詞典,不僅要確認發音,同時要確保對內容有深刻的理解。

D.樣本對比。錄制個人朗讀的樣本,然后和原聲同時播放,進行對比、確定問題;必要的時候,可以通過(軟件等技術手段)調整播放速度,進行精細對比。

E.問題修正。鎖定問題,修正問題;解決問題之后,再次錄制。

F.再次對比。重復第四步,尋找個人版本和原版的差異。如有必要,練習者可向有能力者請教、尋求幫助。

G.開始新篇。完成當前練習任務;慎重選擇新材料,開始新的練習過程。

H.復習回顧。制訂適當的學習、回顧周期。回顧的目的有兩個:

a.確定自己的練習效果,如果大家在回顧較長時間之前的練習的時候,認識到了個人版本的不足,這就說明個人發音有所進步。

b.不斷進步的體驗可以轉化為學習動力,促進后續的學習。

總結

由于學習者不了解將要開始的學習過程,擺脫學習困境也就成了一個難題。針對發音這個科目來講,不靠譜的方法、無止境的需求、無學術支持都是學習者幾乎無法單槍匹馬克服的困難。

因此,本節最后的學習流程就顯得特別珍貴;同時大家也可能感受到了,學習中最樸素的方法往往就是最高效的方法。正如我在上一節結語中給出的中心思想,我無意讓大家放棄學習或者自學發音,我只是希望大家能夠知己知彼,這樣才能“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思考

(1)在你的英語學習過程中,相比語法和詞匯,你的發音能力如何?需要著重提高嗎?

(2)如果你依舊希望,或者認為有必要專注英語發音學習,你需要進行哪些準備工作?

?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孜县| 木里| 北海市| 洪湖市| 清苑县| 金坛市| 临朐县| 营山县| 广宁县| 韶关市| 漳州市| 永康市| 万源市| 东明县| 双鸭山市| 手机| 青川县| 金门县| 镇坪县| 望谟县| 咸宁市| 策勒县| 沂水县| 平潭县| 辛集市| 子长县| 华容县| 庆城县| 通榆县| 岚皋县| 乌拉特中旗| 白银市| 梅河口市| 甘洛县| 页游| 金寨县| 新野县| 巴彦县| 安吉县| 新蔡县| 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