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施工實用便攜手冊(第2版)
- 覃亞偉主編
- 2870字
- 2019-08-02 15:56:13
2.2 基坑工程
2.2.1 基坑工程監(jiān)測
1.基坑變形的監(jiān)控值
在建筑物稠密地區(qū),往往不具備放坡開挖的條件,只能采用在支護結構保護下進行垂直開挖的施工方法。《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2—2002)規(guī)定了施工時基坑變形的監(jiān)控值,見表2-21。
表2-21 基坑變形的監(jiān)控值 (單位:cm)
注:1.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為一級基坑:
①重要工程或支護結構做主體結構的一部分;②開挖深度大于10m;③與鄰近建筑物、重要設施的距離在開挖深度以內的基坑;④基坑范圍內有歷史文物、近代優(yōu)秀建筑、重要管線等需嚴加保護的基坑。
2.三級基坑為開挖深度小于7m,周圍環(huán)境無特別要求的基坑。
3.除一級和三級外的基坑屬二級基坑。
4.位于地鐵、隧道等大型地下設施安全保護區(qū)范圍內的基坑工程,以及城市生命線工程或對位移有特殊要求的精密儀器使用場所附近的基坑工程,應遵照有關的專門文件或規(guī)定執(zhí)行。
2.支護結構監(jiān)測
基坑和支護結構的監(jiān)測項目,根據支護結構的重要程度、周圍環(huán)境的復雜性和施工的要求而定。要求嚴格則監(jiān)測項目增多,否則可減少。表2-22為《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 120—2012)所列的基坑監(jiān)測項目。
表2-22 基坑監(jiān)測項目表
3.周圍環(huán)境監(jiān)測
建筑物和地下管線等監(jiān)測涉及工程外部關系,應由具有測量資質的第三方承擔,以使監(jiān)測數據可靠而公正。
(1)坑外地層變形 基坑工程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范圍大約為1~2倍的基坑開挖深度,因此監(jiān)測點應考慮在這個范圍內進行布置。對地層變形監(jiān)測的項目有:地表沉降、土層分層沉降和土體傾斜以及地下水位變化等。
(2)臨近建(構)筑物沉降和傾斜監(jiān)測 建筑物變形監(jiān)測主要內容有:建筑物的沉降監(jiān)測;建筑物的傾斜監(jiān)測和建筑物的裂縫監(jiān)測。
各類建筑物對差異沉降的承受能力可參閱表2-23和表2-24的規(guī)定,確定相應的控制標準。對重要、特殊的建筑結構應作專門的調研,然后決定允許的變形控制標準。
表2-23 差異沉降和相應建筑物的反應
(續(xù))
注:1.框架結構有多種基礎形式,包括:現澆單獨基礎、現澆條形基礎、現澆筏形基礎、現澆箱形基礎、裝配式單獨基礎、裝配式條形基礎以及樁基。不同基礎形式的框架對沉降差的反應也不同。表中只提出了一般框架結構對差異沉降的反應,因此對重要框架結構在差異沉降下的反應,還要仔細調研其基礎形式和使用要求,以確定允許的差異沉降量。
2.各種基礎形式的高聳煙囪、化工塔罐、氣柜、高爐、塔桅結構(如電視塔)、劇院、會場空曠結構等特別重要的建筑設施要做專門調研,以明確允許差異沉降值。
3.內框架(特別是單排內框架)和底層框架(條形或單獨基礎)的多層砌體建筑結構,對不均勻沉降很敏感,亦應專門調研。
表2-24 建筑物的基礎傾斜允許值
(3)臨近地下管線沉降與位移監(jiān)測 城市的地下市政管線主要有:煤氣管、上水管、電力電纜、電話電纜、雨水管和污水管等。地下管道根據其材料性質和接頭構造可分為剛性管道和柔性管道。其中煤氣管和上水管是剛性壓力管道,是監(jiān)測的重點。
2.2.2 錨桿及土釘墻
1.材料
1)土釘鋼筋使用前應調直、除銹、除油。
2)優(yōu)先選用強度等級為32.5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
3)采用干凈的中粗砂,含水量應小于5%。
4)使用速凝劑時,應做與水泥的相容性試驗及水泥漿凝結效果試驗。
2.施工機具
成孔機具可選用沖擊鉆機、螺旋鉆機、回轉鉆機、洛陽鏟等;注漿泵;混凝土噴射機;空氣壓縮機;輸料管;供水設施。
3.施工工藝
錨桿施工工藝主要包括鉆孔、安放拉桿、灌漿和張拉錨固。
4.常見問題及防治(表2-25)
表2-25 錨桿及土釘墻常見問題與防治
(續(xù))
5.質量驗收(表2-26)
表2-26 錨桿及土釘墻支護工程質量檢驗標準
2.2.3 地下連續(xù)墻
1.材料(表2-27)
表2-27 地下連續(xù)墻泥漿質量的控制指標
(續(xù))
2.施工機具
挖槽機械(我國在地下連續(xù)墻施工中,目前應用最多的是吊索式蚌式抓斗、導桿式蚌式抓斗、多頭鉆和沖擊式挖槽機);泥漿制備及處理系統(tǒng);混凝土澆筑系統(tǒng)等。
3.施工工藝
用特制的挖槽機械在泥漿護壁下每次開挖一定長度(一個單元槽段)的溝槽,待挖至設計深度并清除沉淀下來的泥渣后,將在地面上加工好的鋼筋骨架(稱為鋼筋籠)用起重機械吊放入充滿泥漿的溝槽內,用導管向溝槽內澆筑混凝土,待混凝土澆筑至設計標高后,一個單元槽段即施工完畢。各個單元槽段之間由特制的接頭連接,而形成連續(xù)的地下鋼筋混凝土墻。
4.地下連續(xù)墻施工常見問題處理(表2-28)
表2-28 地下連續(xù)墻施工常見問題與防治
(續(xù))
(續(xù))
5.地下連續(xù)墻質量要求
1)地下連續(xù)墻均應設置導墻,導墻形式有預制和現澆兩種,現澆導墻形狀有“L”形或倒“L”形,可根據不同土質選用。
2)地下墻施工前宜先試成槽,以檢驗泥漿的配比、成槽機的選型并可復核地質資料。
3)作為永久性結構的地下連續(xù)墻,其抗?jié)B質量標準可按現行國家標準《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8—2011)執(zhí)行。
4)地下墻槽段間的連接接頭形式,應根據地下墻的使用要求選用,且應考慮施工單位的經驗,無論選用何種接頭,在澆灌混凝土前,接頭處必須刷洗干凈,不留任何泥砂或污物。
5)地下墻與地下室結構頂板、樓板、底板及梁之間連接可預埋鋼筋或接駁器(錐螺紋或直螺紋),對接駁器也應按原材料檢驗要求,抽樣復驗。每500套為一個檢驗批,每批應抽查3件,復驗內容為外觀、尺寸、抗拉試驗等。
6)施工前應檢驗進場的鋼材、焊條。已完工的導墻應檢查其凈空尺寸,墻面平整度與垂直度。檢查泥漿用的儀器、泥漿循環(huán)系統(tǒng)應完好。地下連續(xù)墻應使用商品混凝土。
7)施工中應檢查成槽的垂直度、槽底的淤積物厚度、泥漿密度、鋼筋籠尺寸、澆灌導管位置、混凝土上升速度、澆灌面標高、地下墻連接面的清潔程度、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鎖口管或接頭箱的拔出時間及速度等。
8)成槽結束后應對成槽的寬度、深度及傾斜度進行檢驗,重要結構每段槽段都應檢查,一般結構可抽查總槽段數的20%,每槽段應抽查1個段面。
9)永久性結構的地下墻,在鋼筋籠沉放后,應做二次清孔,沉渣厚度應符合要求。
10)每50m3地下墻應做1組試件,每幅槽段不得少于1組,在強度滿足設計要求后方可開挖土方。
11)作為永久性結構的地下連續(xù)墻,土方開挖后應進行逐段檢查,鋼筋混凝土底板也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GB 50204—2011)的規(guī)定。
地下連續(xù)墻質量檢驗標準見表2-29;地下連續(xù)墻和灌筑樁鋼筋籠質量檢驗標準見表2-30。
表2-29 地下連續(xù)墻質量檢驗標準
表2-30 地下連續(xù)墻和灌筑樁鋼筋籠質量檢驗標準 (單位:mm)
2.2.4 排水與降水
1.排水與降水方法
地下水控制方法見表2-31,應根據土層情況、降水深度、周圍環(huán)境、支護結構種類等綜合考慮后優(yōu)選。
表2-31 地下水控制方法適用條件
集水明排法適用于土的滲透系數小于20m/d及降水深度小于5m的情況,當土的滲透性強時,容易產生流砂現象。
井點降水法,即在基坑開挖前,預先在基坑周圍或基坑內設置一定數量的濾水管(井),利用抽水設備從中抽水,使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以下后才開挖。井點降水法的種類一般有輕型井點、噴射井點、管井井點、電滲井點和深井井點,可根據土的滲透參數、要求降低水位的深度、設備條件以及工程特點等進行選用。
表2-32為各種井點適用的土層滲透系數和降水深度情況。表2-33為輕型井點平面布置。
表2-32 各種井點適用的土層滲透系數和降水深度情況
表2-33 輕型井點平面布置
2.質量驗收(表2-34)
表2-34 降水與排水的施工質量檢驗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