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弱電工程設計與應用
- 陳宏慶 張飛碧 袁得 李惠君編著
- 991字
- 2019-07-26 18:30:47
6.2 數字會議系統的發展進程
從上世紀末至今十多年來,會議系統的技術進程已經歷了四代發展:第一代是全模擬技術;第二代是模擬音頻傳輸+數字控制技術;第三代是全數字技術(數字音頻傳輸+數字控制技術);第四代是智能多媒體數字會議系統。
1.第一代模擬會議系統
第一代模擬會議討論系統的每位與會代表首次采用“手拉手”方式連接代表機,如圖6-7所示,該系統不再需要蜘蛛網般的傳聲器連接電纜,使用者只需要按下一個按鍵即可發言,不需使用調音臺,也不需專人操作,還可有效抑制聲反饋嘯叫,是傳統會議擴聲系統的一大進步。代表機由發言傳聲器、功率放大器、揚聲器、信號處理器等組成。圖6-8是代表機與會議主控機(中央控制機)之間的雙向信號互傳原理。
圖6-7 會議討論系統的“手拉手”連接圖
圖6-8 會議討論系統雙向傳輸原理
第一代模擬會議系統主要用于小型會議室作為會議討論使用。典型產品有Auditel公司的PM100、PHILIPS公司的CCS800和臺電公司的HCS-2000系列(目前已停產)。
2.第二代電子會議系統
第二代電子會議系統引入了數字控制技術,擴展了使用功能。實現了會議簽到、發言管理、投票表決、同聲傳譯和視像跟蹤等。典型產品有SONY公司的SX-M700系列、臺電公司的HCS-3100系列,如圖6-9所示。
圖6-9 臺電公司的HCS-3100第二代會議系統
第二代電子會議系統引入了數字控制技術,大大擴展了會議系統的應用范圍,提高了會議效率。但模擬音頻信號傳輸每種語言需用一對傳輸線路,難以滿足傳送越來越多的語種要求。模擬音頻信號電平隨著傳輸距離的增加,衰減越來越大,高音信號衰耗更大,超過50m的長距離傳輸易引入交流哼聲和各種電磁干擾,使音質變得越來越差。因此,第二代電子會議系統無法用于大中型多功能會議系統。目前已經淘汰。
3.第三代全數字音頻會議系統
第三代全數字音頻會議系統是采用數字音頻技術+數字控制技術的全數字音頻會議系統。多通道數字復用傳輸技術從根本上解決了用多芯電纜傳輸模擬音頻信號存在的通道之間的串音干擾、接地噪聲、電磁干擾和傳輸衰耗大等問題。大大方便了施工布線,提高了系統可靠性,并具備了CD般音質的高保真度。圖6-10是臺電公司的HCS-4100第三代全數字會議系統。
圖6-10 臺電公司的HCS-4100第三代全數字會議系統
4.第四代多媒體數字會議系統
第四代多媒體數字會議系統是在第三代全數字音頻會議系統的基礎上擴展為多媒體信息互傳和遠程聯網傳輸,把數字音頻會議系統擴展成為名副其實的多媒體數字會議系統。同時,不僅可以在本地召開會議,還可以通過互聯網召開遠程視頻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