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你講重點:卡耐基魅力演講的藝術
- 卡耐基
- 1727字
- 2019-07-05 10:21:59
第三,要表現得自信
美國偉大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經寫過這樣的話:
“行為似乎發生在感覺之后,但實際上行為和感覺是同步的。主觀意志對行為的控制比對感覺的控制更為直接。通過調整行動,我們可以間接地調整感覺。
“因此,如果我們無法自發地快樂起來,通向快樂的強制性途徑便是快樂地坐直身子,說話、做事時讓人感覺你很快樂。如果這種行為還無法令你快樂,那這種情形用其他任何方法都無濟于事。
“所以,如果想體驗勇敢,就要做出勇敢的樣子,將我們的全部意志都集中在這個目標上,此時,勇氣就極有可能取代恐懼。”
不妨應用一下威廉·詹姆斯的建議。為了培養面對聽眾的勇氣,你要表現出勇敢的樣子。當然,如果你未對演講做任何準備,那么無論怎么表演也是收效甚微。但如果你對要講的內容了然于胸,就可以輕松地站起來,做個深呼吸。其實,每次在面對聽眾之前你都可以做30秒的深呼吸,充足的氧氣會振奮你的精神,令你勇氣倍增。非洲中部富拉尼部落的青年如果已經成年,想要娶妻,就必須先接受鞭禮。部落里的女人們聚集在一起,和著手鼓的節奏,邊唱歌邊拍手。準備受禮的青年赤裸著上身走出來,突然有個男人手持鞭子,開始惡魔般殘忍地抽打這個青年裸露的肌膚。鞭子如雨點般落在青年身上,鞭痕顯現出來,青年往往被打得皮開肉綻、鮮血直流,身上留下終生除不掉的傷疤。在青年被鞭打的時候,一名德高望重的部落首領會蹲在青年的腳旁,來觀察他是否會躲避或露出一絲痛苦的表情。為了成功通過考驗,青年不僅要忍受折磨,而且在整個過程中,他還要高唱贊美歌。
無論在何處,無論多大年齡,勇氣都受到人們的贊美和歌頌;所以,不管你的心臟在胸腔里跳動得多么劇烈,你也要勇敢地大踏步走出來,停下,像那個接受鞭禮的非洲青年那樣一動不動地站著,還要像他一樣表現出很享受的樣子。
你要挺直腰板,直視聽眾的眼睛,然后開始自信滿滿地發表講話,就像他們每個人都欠你錢一樣。你就想象他們真的欠你錢,他們聚到一起來,乞求你放寬他們的還錢期限。這種心理暗示會對你有好處。
不要緊張兮兮地一會兒系扣子、一會兒解扣子,也不要擺弄你的珠寶首飾或是不停地搓手。如果非要做些緩解緊張的動作,你可以把手背到身后并絞動手指,或是扭一扭腳趾頭——沒人會看到你的這些表演。
一般來說,不建議演講者躲在家具后面。不過,在頭幾次做演講時,演講者可以站在一張桌子或一把椅子后面并緊緊抓住它們,或是手里緊緊攥一枚硬幣,這樣你可以稍稍增添一點勇氣。
西奧多·羅斯福是如何磨煉出自己標志性的勇氣和自立的精神的呢?難道他天生便勇猛無畏嗎?當然不是。“我小時候便體弱多病,行動笨拙。”他在自傳中坦言道,“長大成人后,最初我也很神經敏感,根本不相信自己有任何勇猛之處。我不得不痛苦而辛勞地磨煉自己,不僅磨煉肉體,還磨煉靈魂和精神。”
幸運的是,他向我們講述了自己是如何實現這種蛻變的。“小時候,”他寫道,“我讀過海洋歷險故事作家弗雷德里克·馬里亞特寫的一本書,其中一個段落令我印象深刻。這一段講的是一艘小型英國軍艦的艦長向故事主人公解釋如何能夠獲得大無畏的品質。他說,每個人在剛開始行動時都會害怕,但接下來要做的便是牢牢控制住自己,讓自己做出無畏的樣子。如果能堅持足夠長的時間,假裝的無畏就會變成真正的無畏。雖然你感覺不到,但其實在你演習無畏的過程中,你已經確確實實地變成一個無所畏懼的人了。(這是我轉述的,并非馬里亞特的原話。)”
“這就是我遵循的理論。最初,我害怕各種各樣的東西——灰熊、烈馬、槍手,但我故意裝出不怕的樣子,不知不覺地,我竟真的不害怕了。只要愿意,很多人都可以擁有和我相同的體驗。”
如果愿意,做演講時你也可以這樣。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盟軍指揮官福煦元帥曾經說過:“在戰爭中,最好的防守便是進攻。”所以你也要向自己的恐懼發起進攻,勇敢地去面對它,與它作戰,抓住每一次機會,大膽地征服它。
準備一條消息,然后把自己假想成送信人。人們不會太在乎送信人是誰,人們想要的是那條消息。對,消息——我們要的就是它。將注意力放在上面,將你的全副身心都放在上面,要對這條消息了如指掌,要相信它,充滿感情地相信它。接下來就可以開口了,你講話的樣子應該讓人感覺你鐵了心地要把這個信送到。如果這樣做,你就能很快駕馭這種場合和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