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沈夢習慣性磨蹭使得云平經常發貨遲了,云平只得急匆匆地趕了回去,簡單地燒了一口飯吃。對于沈夢這樣工作態度云平很惱火,不過想了想,人家也只是一個剛高中畢業出來的本地小姑娘,也就算了。因為地鐵又改道了,房子拆不成,鴛鴦和金晶龍只能常常望天嘆氣。兩老心里一直以來都是擔心云平將來對他們不會盡心盡力地贍養。所以趁身子還動得了時就每天跑到附近相關人家去穿珠子花賺點錢防老,畢竟在她的親戚朋友里,只有她和金晶龍等少數幾個人沒買養老保險,而今國家政府幾乎每年都會上調退休養老金,真是悔不當初。這種連國家力量都難以相信的人,更別說相信云平了。不過養養和高二好像也掌握了鴛鴦的賺錢規律,每隔一兩個星期就會空空手地帶著兩個女兒一起回到家中來蹭飯吃。等吃了幾天,差不多了就拍拍屁股走。
咦,不是云平小器。反而云平喜歡養養高二跑到家里來,這樣午飯鴛鴦一定會在家里燒好。云平可以不慌不忙地吃上不錯的飯菜。
家里人多房間少。云平多年來一直想整理個房間做書房,這樣可以安安靜靜地看書寫書。也讓安安和靜靜有個讀書的地方。可是,鴛鴦一定要留個房間給養養和高二做閑房,還說如果不給他們留房間,以后他們就不回來,那到時他們也就不來贍養。云平心里有種說不出的味道,這么多年了真是服了鴛鴦也服了養養。這樣的故事講出去不知道的人以為云平就是在編故事。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云平時常會想到“我想有個家”這首歌謠。云平沒有抱怨,也不想多說什么。只能盡量在公司里看書和寫書。因為在家里,云平從來都沒有那么美妙的心情寫書。在網絡平臺寫小說故事已然成了云平活著的意義和生活的精神支柱。
在云平心里,他根本就懶得和鴛鴦計較什么。云平希望一家人能和睦相處,少些抱怨。他只想有個安靜的生活環境,能多看書,寫書就很滿足了。這個情況就跟云平在“平淡無奇”公司里上班一樣,他不喜歡跟瓦鐃計較,也沒有把堂吉訶德似的沈夢當成工作中的阻礙。就像公司里的果樹林那樣,每一棵樹上的葉子都不相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和性格。要會尊重他人,也是在尊重自己。如果一味地以自己的標準來要求人家,那就會時刻爭吵不停,或者怨聲載道。
云平在“平淡無奇”公司做倉庫管理員已經有五年多了。然而在倉庫部門他的工資是最低的。即使是新來的鏟車工甚至搬運工也比他的工資高很多。云平也希望陳盛青能給自己調整一下工資,然而陳盛青并沒有照顧過云平。這樣云平心里就覺得奇怪,自己手下管理的鏟車工和搬運工的工資都遠比自己高,那管人家還會有什么意思呢?又想,打工又能有多少奢望呢?于是云平也懶于去管人家。云平不計較這些,他只希望每天能順暢地把工作做了,把更多時間和精力留給自己,好一邊看書或者寫書。
而作為倉庫經理瓦鐃也只有在倉庫工人都跑光時,才會出來幫幫云平。只要倉庫一招到人,瓦鐃就躲了起來。云平也知道多做多錯的道理,如果大家都是這樣躲躲藏藏的不做事也說不過去,雖然工資比人家低,但好歹也能吃一口自由自在的飯。妙在陳總也不會追責。所以,云平能做的事都自己做掉。縱使在“平淡無奇”公司工作常常會因為公司的懶惰和推卸責任氣氛弄得很不爽,然而比起見在眼前的“恩福紡織廠”,那工作的舒適度和自由度還是一個在天堂,一個在地獄。云平知道珍惜眼前,而不是盲目抱怨。
不管是在公司還是在家里,云平都不喜歡抱怨。將心比心,沒有一個人會喜歡抱怨的。如果哪一天鴛鴦安安靜靜地坐著,云平其實也不會看她心煩。只是她習慣性地一天到晚怨天尤人,云平見了她就頭大,更是從來都沒有跟她說過話。包括養養,作為江南城國際機場的空姐,無論是儀容儀表都是上得了臺面的,然而她除了好吃懶做、坐享其成外,也喜歡抱怨,一回到娘家就有許許多多這樣或那樣的埋怨。云平一聽,一朵鮮花忽然間就成了一坨屎,能離多遠就多遠。
快速吃了一口飯,云平就趕到公司來了。現在又沒有提貨單了。這不熬到快下班時光,提貨單就不會開出來。這種工作風格已經成了“平淡無奇”公司雷打不動的作風。
云平也是在這樣空閑時間里,要么躲在公司的倉庫角落處寫稿,要么就在公司的果樹林里編故事。
不過,今天除外。趁現在沒事,云平給新來的兩個鏟車工介紹一下倉庫的基本情況。
兩個鏟車工都是介紹來的。一個是瓦鐃叫來的朋友,一個是車間里的老班長董計劃叫來的。
因為,現在廠里招工特別難,這種找不到人干活的現象超出了云平的想象。本地年輕人都以進廠打工為恥。他們不是想著當老板就是想著發快財或者當網紅或者跟高二那樣呆在家里做起啃老族。不是心高就是懶漢。所以現在江南城里勞動力企業基本上很難招到本地年輕人。除了辦公室外,本地人在“平淡無奇”公司里做一線員工的一個也沒有。陳盛青經常開會都動員大家把沒事做的親戚朋友介紹到廠里來上班,而且每成功介紹一個人都給現金紅包獎勵。每年車間里招工基本上都是以介紹為主,特別是于溫和胡導回去后都會帶一批北原省的年輕人來“平淡無奇”公司打工。畢竟,地處內陸的北原省是人口大省,經濟相對落后又窮,成了沿海城市打工的主要人口輸出地方。從這樣的角度來說,北原省人對于沿海城市建設貢獻還是非常大的。
可能是打工的人基本上都是北原省為主,出來的打工人文化素養普遍偏低,也造成一些沿海城市人對于北原省人產生了歧視。
但是云平還是非常歡迎這些來自窮地區的打工人的,畢竟云平的老家茶鎮也不算富裕。城市建設不僅需要高學歷高技術人才,也需要那些能吃苦耐勞奔赴在一線的又臟又累的工人。這些所謂的垃圾崗位城市人又不愿意干,高才生也不可能去做,只有那些窮苦人家地方的人去做。只要是為城市建設貢獻,就不應該把打工人分高貴與低賤。
很多從北原省過來打工的一線員工剛來上班時,都覺得“平淡無奇”公司待遇好的驚人,公司包吃包住,上班自由又是上市公司,于是對公司充滿著憧憬。這完全可以理解,就跟茶鎮人那樣第一眼看到繁華的江南城,首先就覺得全身上下都是滿滿的幸福沖動感。也難怪于溫和胡導口口聲聲說他們在“平淡無奇”公司里上班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
因為介紹工人既能幫助別人,又能給自己賺錢,還能為公司立功。這樣三全其美的好事,車間的董計劃班長就很善于鉆研這方面的腦子。他每年都能從五湖四海的朋友中張羅一批批男男女女到公司干活。這給公司的一線生產立下汗馬功勞。也給公司的行政辦公主任彩月減輕招聘壓力。為此,董計劃老班長深得于溫廠長和胡導車間主任賞識,他倆常常建議陳盛青總經理給董計劃班長這樣優秀員工嘉獎。事實上陳盛青也沒有讓于溫廠長失望,對于車間生產工作,陳盛青還是全力支持的。他多次在公司全體會議上表彰過董計劃班長,還特意給董班長頒發獎金加以鼓勵他對公司長期以來的重大貢獻。這樣大家皆大歡喜的好事,懂計劃班長十分樂意效勞。他在私底下成了人力資源的老板。不僅給“平淡無奇”公司介紹人工,也給其它公司介紹人工。而“平淡無奇”公司成了他無本萬利生意的大本營。
“平淡無奇”公司里的化纖生產車間還是完全傳統的機器生產模式。對于一些走高端科技生產線的紡織公司企業,紛紛上馬智能機器人生產線,減少人工成本,這么昂貴東西,“平淡無奇”的稽老板是不肯干的。這也是為什么張經理會對云平說的,只要“平淡無奇”公司不倒,就永遠都不會用機器人生產來代替人工生產。
從這點也看得出,稽老板是不愿意再為他的化纖公司做太多的投資或者說稽老板的心思不在化纖企業這邊。現在“平淡無奇”集團已經把主力發展方向投在地產上。公司在城里蓋了一幢高聳入云的“平淡無奇”大廈,稽老板一家人都在公司的大廈里上班。他們對于遠在郊區的集團公司基本上都是遙控指揮。
雖然地產行業競爭很激烈,但還是非常多其它行業的公司不惜投入重金去涉足。近三十年來,以商品房預售制度和土地招拍掛制度為里程碑,國家房地產建設獲得兩大輪的高速發展機遇。在此過程中,地方政府獲得財政收入,開發企業獲得收益,上下游產業鏈受到帶動,居民實現資產增值等等,形成了“多贏”的局面,極大地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使得江南城的房價水漲船高。讓云平想立足緣起湖邊生活的夢想越來越渺茫。
曾經就差那么一點點,云平就在緣起湖邊買了房子。當然,云平不是神仙,他預測不了未來的事。何況當初云平還沒有放棄在江南城超級面料市場上奮斗的夢,還想做面料生意。當然,在家里鴛鴦和嬌嬌對于云平買房的想法根本不支持,特別是鴛鴦和金晶龍經常夾帶著嘲諷的口氣說道:“房子買了有什么意思,不能吃,不能穿,空閑著有什么意思?還不如放在銀行里吃利息高明!”
這話也沒有錯。云平從來都不喜歡炒房,也喜歡有錢放在國家銀行吃利息,當然反對任何形式的放高利貸。問題是云平想要自己房子而不是長期寄人屋檐之下。而且去緣起湖邊居住生活是云平來江南城最初也是最終的夢想。
在夢里,云平經常痛罵那些炒房團。然而現實不會隨云平罵了幾聲就改邪歸正。這些炒房團就跟賭徒那樣,即使每年都有被深套覆滅的,后來者又撲湯蹈火地跟來。這就是資本的誘惑力。哪怕上刀山下火海,只要有利可圖,死都不怕。地產行業成了投機者的天堂,成了炒房暴富、資金奔涌、杠桿高翹的瘋狂行業。
自那年云平在輕紡城面料市場出盡風頭,差一點就在緣起湖邊買房后,到現在房地產調控總是給云平感覺松一松,然后緊一緊,接下來又可能跳兩跳,房價幾乎總是處于單邊上漲的固定模式之中。
云平依稀記得十多年前,他去看過的緣起湖邊,千鶴山腳下,小青街旁邊,那套破舊的只有50平方零一點大的小房子。那時云平若下定決心買了下來,現在也不用那么糟心。同樣是那套房子,現在市價已經漲了5倍,就是這些年云平不吃不喝也賺不了那漲出來的錢的一個零頭。
要實現去緣起湖邊買房的夢想,對云平而言實在太難了。
顯然云平想買房之難,難于上青天。這么痛苦又無奈的現實,國家政府也是感受到了。國家反對炒房就跟反對賭博那樣堅定。但現實中,總有賭鬼,總有炒房團。他們就跟野草那樣,斬不完,除不盡。春風吹又生。
每次云平聽到國家房地產調控,心里面總是偷偷地笑著。然而,每次都要求穩定房價,每次調控之后房價都明顯反彈,甚至報復性上漲,因此,云平對房地產調控缺乏信心。不是不相信國家政府而是實在太難了。
通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國家經濟總量直逼世界第一的西方超級大國,不遠將來取代西方大國成為世界第一,是大概率事件。當然,這么大經濟體再要高速增長是不現實的,增速下行是大趨勢。得益于國家強盛和江南城富裕,雖然這些年云平的打工工資也漲了那么一點,這跟房價上漲根本不值一提。房產價格處于高位,而市場上的流動性仍然通過各種渠道流入房地產,不斷推高金融風險,一些地區甚至出現專業“炒房團”和“炒房家庭”,成為高房價形成的牽引性力量。這個行業逐漸變成“勇敢者的游戲”,規模大小成為衡量房地產企業最為簡單粗暴的標尺,“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變為業內的金科玉律,大家都傾向于高速擴張,冒險去搏下一個上升周期。逐漸地,整個行業陷入“內卷化”,企業拿地“難以賺錢”,不拿地就“無米下鍋”,而試圖運用財技彎道超車的企業,則累積了巨大的經營風險,開始頻繁“爆雷”,行業內的“大魚吃小魚”正在被“大魚吃大魚”和“禿鷹撿尸體”所取代。這個也在江南城輕紡面料市場規模和喜羊城面料市場規模上逐年擴大就可見一斑。
現在江南城輕紡鎮上的面料市場和喜羊城面料市場規模比云平當初又擴大了許多。云東在期間買了兩次新蓋的面料市場店鋪都以完虧收場。對于炒房炒市場店鋪,龍兒是堅決反對的。因為他身邊就有專業炒店鋪的朋友。龍兒知道他們玩的東西水分太深,所以不管市場店鋪被炒得多火爆,根本就不支持云東在面料市場上買店鋪。當然,自己做生意用的店鋪和居住的房子除外。換言之,剛需房是無所謂漲漲跌跌的,怕的就是炒作房產。
其實云平也知道,這些身在房地產游戲的公司企業,每年破產的房企數以萬計,中小型企業都在尋求項目合作,即使是榜上有名的大型地產公司,也有不少面臨待價而沽的被動局面。房企們面臨的“囚徒”困境,并不是自身能夠改變的,他們身在局中,不得不受形勢的裹挾和影響。這就跟那些陷入賭博圈的賭徒一樣,當他們發現不對勁或者上當受騙后,再想脫身就很難了。要么斷臂求生,要么越陷越深。
云平對于那年由西方大國次貸危機的爆發,引發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依然歷歷在目。正是由于過高的負債水平,助推了房地產價格的暴漲,最終泡沫破裂引發金融體系的崩潰。這種純粹投機行為跟賭博危害沒有什么兩樣。
像那些涉及人民生活基本需求和基礎資源的,例如醫院門口的“號販子”和火車售票點的“黃牛”,他們造成分配不公,引發社會矛盾;另一類是與流動性過剩相關的投機,他們直接導向經濟危機和政治風險。而房地產投機就是兼具這兩類投機的結合這種性質,是最危險的投機。對于這樣的風險,云平是心中有數的。在龍兒每年都大把大把賺錢來跟云平炫耀時,云平都會不厭其煩地提醒龍兒不要去炒房,因為炒房跟賭博一樣,對于家庭幸福而言非常危險。
云平希望“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不是一句空話。他不敢想象再過十年,在緣起湖邊那套破舊的小房會漲多少。即使一分錢都不漲了,十年后云平也未必買得起。按這樣的態勢不漲也是不現實的。
當然了,現在國家對炒房打擊的力度也是越來越大。云平一如既往地支持國家打擊炒房打擊賭博。
不僅是房產主管部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包括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自然資源部等其他密切相關部門的會議上,都屢屢強調牢牢堅持“房住不炒”,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時刻繃緊地產調控這根弦,不斷完善政策工具箱。與歷史上所有的房產調控都不一樣,正在步步趨嚴,且規格不斷升級,穩準狠,又快又猛。
云平希望那些炒房團包括一些心存僥幸仍寄希望鉆鉆空子的投機者能知難而退,不要干擾地產行業的正常運轉,還市場一片安寧。這對于國家、社會、個人都有好處。
在金家村里,有一戶以炒房著稱的大富人家。全家人都是炒房高手,村里人包括他們家的親戚朋友都把閑錢放給他炒房吃高利息。鴛鴦也是整天眼紅著,嘮叨自己命不好沒有錢多。這么多年來,有炒有賺,膽子和野心也越滾越大。不僅在江南城四處出手,還跑到臨邊城市高價拿地。結果當地銀行考慮到他拿地成本太高,風險太大,就拒絕了他的貸款。資金鏈斷了,一夜之間全家都被深套,所有錢都沒有了。連親戚朋友以及村里人放利息的錢都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鴛鴦得意道:“還好我們沒有錢,要不然也要跟著倒霉。”
甚至不夸張地說,現在國家決策層對于地產調控的反思,已經上升到政府公信力的層面。這個政府公信力,不只是地方政府,也包括中央政府。
雖然,江南城的房價漲得令云平那顆憔悴的心破碎了一次又一次,但云平依然相信國家相信政府。相信房價暴漲是市場投機行為造成的。云平堅信:無論樓市還是股市,都絕不可能成為投機者的天堂。
稽老板現在純粹是把自己的紡織企業當成收割機。
就是云平多次提出“平淡無奇”化纖公司倉庫里又舊又破又污染嚴重的柴油叉車換成環保的電動叉車,都沒有答應。用陳盛青的話說“只要倉庫里的叉車可以動,就繼續使用。”
天無絕人之路。這樣的公司,讓窮地區又不讀書,沒技術人家提供了生活的機會。
不過,時代總是在進步發展的。即使同樣來自窮苦人家的家庭,現在人比以前人明顯更懂得享受或者說權利保護意識強。對于長期處在一線車間又辛苦又污染的干活狀態,總會提出自己的想法。這也是人之常情。
北原省來的年輕人,總是把打工當成人生的出頭日。這跟云東想法完全不同。云東一直以來最不要看的就是打工人生。但這不能否定人家打工者的奮斗意義。
比如,陳盛青、于溫和胡導等,他們從來都沒有創業的想法,只有打工的盼頭,事實證明他們并不輸給生意人。在云平眼里他們依舊是成功的人生。
于溫和胡導常常在給員工開會時,就毫不掩飾他們是北原省打工人成功的榜樣。當然,車間干活的一線員工幾乎都是他們北原省人。
雖然,于溫廠長特別是車間胡導主任,很喜歡在他們老鄉面前吹牛他們是成功的打工人,但也是實在的現實。
即使有這么好的榜樣力量在,依然改變不了“平淡無奇”公司車間一線員工,每年來了一批走一批的人員流動事實。
這種打工難找工作,同時公司難招打工人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云平也覺得很奇怪。
車間一線操作工少了,對于“平淡無奇”這樣靠人工操作機器的公司生產影響還是非常大的。甚至因為缺人直接把生產線停了,這樣的損失很大。要知道每次啟動一次生產線就得耗費十多萬元。作為車間廠長于溫是盡量不要因為缺少一線員工而停機。車間生產是于溫廠長主要負責,如果他自己的工作都做不到位,就很難讓陳盛青包括集團公司信服,這樣他在“平淡無奇”公司的仕途就沒有什么指望了。這點于溫廠長是心中有數的。正如于溫廠長經常對云平笑道:“我沒有高學歷,也不年輕了,要是我的工作都做不到位,那么我離開‘平淡無奇’公司后,就什么也做不了了。”
這話說得還是很實在的。確實在這么多年里,云平是看得出于溫廠長把‘平淡無奇’公司當成了自己家的企業來管理,敬業精神的確令人佩服。他這樣的思想其實是正確的,因為他沒有什么學歷,也沒有技術,能在一家公司集團里好好做下去,至少能保障家庭生活,飯總有一口可以吃的。況且,“平淡無奇”公司的管理文化比多數企業要寬松很多。打工去哪一家都是差不多的,無非都是給老板創造財富而自己拿點錢過日子。跳來跳去,都逃不了為老板創造財富的命。與其這樣折騰反而不如在一家管理寬松的公司長期做下去。
相比之下,云平在“平淡無奇”公司工作要希拉很多。但于溫廠長包括整個“平淡無奇”公司化纖廠的領導層人,對云平都比較敬重。
因為他們非常羨慕云平是大型平臺的網絡文學作家,能寫出令他們不可思議的長篇小說甚至巨型小說故事。這是他們做夢都不敢想的東西。對他們而言,干活做事都是小事,寫文章卻是難以想象的燒腦大事。
大家都從心底里佩服云平的寫作才華。對云平的自由自在的公司生活也沒有什么太多非議。因為他們心里明白云平是在構思小說情節。需要經常在公司的果樹林里尋找靈感。雖然大家書讀得不多,但還是非常明白,寫小說故事特別是長篇小說創作,那是需要堅持不懈的毅力才能完成的。一個能寫完長篇小說的人,足以說明他做事的毅力是超出普通人的。這樣的人本身就值得尊敬的。
當然,云平從來都是非常低調的,并沒有因為自己是個作家就持才傲世,瞧不起“平淡無奇”公司里的打工人。他依然每天都把自己倉庫出入貨物做得準確,少有差錯。就是混口飯吃,本質工作還是要做到位的。這個道理云平是懂的。
為了吸引人,于溫也是經常讓陳盛青給車間一線員工漲工資,以及不設班長數額限制來激勵一線員工。
本以為這樣,可以穩住車間一線員工。因為這么好的待遇在北原省來說完全就是天上掉下來的福氣了。
可是,沒過多久車間一線員工又有人鬧情緒甚至離職。
胡導拿著老鄉的離職報告在車間又破口大罵道:“你們現在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們回去有什么意思的,在老家一年都賺不到一萬塊,有什么意思呢?在這里,你看我還有于溫廠長、杜主任等,哪一個沒有買車買房的?這么高的待遇你們還嫌棄,那你們為什么而活呢?”
雖然胡導是在車間走廊上罵一線員工,然而被旁邊的云平聽到了。這話倒是說到云平的心坎上了。
是呀,這些窮地區人出來打工是為什么而活?甚至每個人都在忙忙碌碌地為什么而活?或者說人活著是為了什么?
這樣的問題云平曾經自問過自己許多次,他相信活著的意義,但在一次次面料事業失敗以及前面充滿艱辛的打工日子里,云平短暫失去了生活方向。
今天胡導這樣說,讓云平再次在睡夢中和白夢貞妹妹討論人生,活著的意義。
對于這個普遍存在的大眾心態。
白夢貞說道:“從人的進化的本能,大腦喜歡有秩序和可預測的感覺,無論遇到什么事情都喜歡自動進行歸因和總結,尋找其中的因果關系和規律。一來,可以根據規律來預測未來,指導自己的生活;二來,也能減輕認知負擔。從這個角度來說,追求人生意義,其實是每個人對自己的生活所做的提煉和總結。
云平道:“是呀。我總結了一下自己的人生路,每走一步都是錯的。無論是在工作、創業、家庭,以及打工,幾乎處處都在走錯路。”
白夢貞道:“從感受方面來說,人終其一生,都需要某種精神依戀,這種精神依戀在小時候通常表現為母嬰依戀,依戀父母或其他看護者,他們給自己提供食物、安全和溫暖。這種精神依戀通常會隨著人的長大而逐漸消失。”
云平道:“嗯,過去,我總希望自己的父母親能在身邊陪著自己創業。在我的面料生意創業奮斗中,我自始至終都是一個人在拼搏。心里總是孤孤單單的滋味。后來習慣了,也就接受了現實。”
白夢貞笑道:“可那種依戀的感覺實在是太好了,所以總是希望有一個更強大、更永恒東西能夠讓我們繼續依戀,比如宗教、神明,危險困苦時能夠求得庇護,順利時又能得到鼓舞。當發展出這種心理之后,要依戀的不一定是宗教或神明,任何讓自己覺得更永恒的東西,都能從中得到歸屬感和安全感。也就是說,當感到自己與某種更寬廣、更超越自我、更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存在建立起連接時,往往就能體驗到人生的意義。”
云平笑道:“妹妹說的極是。現在我每天都暢游在廣闊的網絡作家平臺上寫小說,能經常講故事給大家聽,覺得人生非常有意義,一點都沒有白來人間走一回。這樣就把過去所經歷的酸甜苦辣生活都變成了自己取之不盡的小說故事一部分內容。人生每一步都不會是白走。還有云東帶領一家人從茶鎮那么窮得鳥不拉屎的山窟窿到超級大都市喜羊城奮斗拼搏,脫離貧窮,在超級城市生根發芽,以及云佳和云香都是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由貧困走向富裕。人生路各有各的,但積極樂觀勇于奮斗的人生,這樣的人生就非常有意義。一個人的夢想能有多大?大到可以直抵蒼穹。一個人的夢想能有多久?久到可以堅守一生。”
白夢貞笑道:“現在有一種新的觀點也很流行,我不需要追求社會的認可,不需要成功,不需要實現價值,不需要給社會做貢獻,不需要結婚,不需要生孩子,只要按照我自己的意愿快樂地度過人生,我的人生就有意義。這樣的人生其實就是嘻哈人生或者說游戲人生,懶惰人生。這樣的人,年輕時過得逍遙自在,而當老了后才知道悔不當初。不管世道如何變遷,因果還是存在的。年輕時候付出與老來的收獲是成正比關系的。”
云平笑道:“這種游戲人生的觀點也是現在‘平淡無奇’公司里一線員工的普遍心態。人生確實沒有統一的本質的意義,全憑自己創造。這個也很好理解,人生確實沒有意義,只有個人賦予的意義。從這個角度講,那些車間里干活的人,說的也有道理。然而話又說回來,正因為人生無意義,才更值得一過,更值得自己去拼搏一番。”
白夢貞接說道:“是呀。人生能有幾回搏。不去拼搏,哪里知道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滋味?一個沒有滋味的人,他就一定沒有故事。而沒有故事的人就一定寫不出漂亮的小說故事。”
云平思忖道:“嗯,妹妹的話倒是提醒了我。對于大多數在‘平淡無奇’公司里的一線員工來說,工作本身沒有什么意義。可如果把他們和工作之間產生其他的連接,工作可以帶來金錢的回報,做得越久資歷越深,職位越來越高,待遇也越來越好,甚至超過了普遍的城市白領階層,就跟于溫和胡導、杜主任那樣。如果把工作和自我的進化聯系在一起,工作的意義就又多了一層。那么在工作中,自我得到了成長,它還可以幫自己發揮優勢;把工作變成自己的興趣,能夠從中找到更多可以享受的事情;還可以把工作和社會價值連接起來。比如,所做的事情跟誰有關?給他們帶來了哪些影響?對社會做出了什么貢獻?這也是為什么現在于溫和胡導覺得自己的打工人生越活越有滋味而不是低賤呢?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打工生涯非常成功,不僅在‘平淡無奇’公司里高官厚祿而且還能給一直處在貧困狀態的老家的待業青年或無事可做的人送去很多就業機會,為老家窮苦人家帶去改善生活的機會。”
白夢貞笑道:“是呀。不去奮斗總是整天怨天尤人的,那再多的機會也是留給人家奮斗拼搏的人。”
云平道:“像這樣,從打工到職業到使命,于溫產生了更多對工作的連接,給他帶來了更多滿足感,打工也就成了他人生中有意義的存在。”
白夢貞笑道:“我在江南城幾千年。現實中,自古以來在江南城都不缺乏奮斗拼搏的人,當然也不缺少游戲人生的人。缺失人生意義的三種狀態:我是誰?我從哪來?我要去哪?”
云平笑道:“嗯,妹妹怎么說的?”
白夢貞笑道:“但仔細想想,其實很有意思。這三個問題就像一條時間線,問出了人生意義的三個要素:你怎么解釋已經度過的人生,如何衡量現在的價值,以及你未來將要邁向何方。”
云平道:“言之有理。這不僅是一個人生的態度,也是一個人生的哲學問題。”
白夢貞道:“第一種狀態是虛無。這種狀態下的人,最缺乏的是對未來前進的動機和方向感。他能給自己的過去做出基本解釋,也能享受當下的歡樂,但是和未來失去了聯接。對他們來說,生活就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一場游戲一場夢,今朝有酒今朝醉。這種狀態下的人,用現在人的話來說,就是墮落,破罐子破摔。”
云平道:“墮落的人,就跟沒有靈魂的稻草人差不多,隨波逐流,沒有了志向就失去了方向。就跟諸葛亮的《誡子書》‘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以前小時候在茶鎮,琪花姑姑就經常跟我和櫞芳說諸葛亮的《誡子書》。這么多年了,我越發覺得古人智慧高超。”
白夢貞道:“第二種狀態是疏離。這種狀態下的人,最缺乏的是對當下的投入感和價值感。他理解自己的過去,也知道未來要走的路。他的生活是有序的,但有一種強烈的‘被安排感’,仿佛這一切都不是我自愿的,我不認同,也無法投入進去,我對當下的生活冷眼旁觀,內心很疏離。”
云平道:“所以,諸葛亮的《誡子書》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一個人心靜不下來,做什么都不愿意。”
白夢貞繼續說道:“第三種狀態是困惑。這種狀態下,人最缺乏的是自我理解和內心的秩序。他可能看上去日子過得熱火朝天、激情滿滿。總是給自己設定很多目標,但是很快又放棄。其實他內心很焦躁也很困惑,因為沒有真正理解自己的愿望和需求,無法給自己的人生整理出秩序感,他對于人生是很困惑的。無法理解過去,無法享受當下,無法邁向未來,歸根到底,都是缺失連接感所造成的問題。”
“嗯,妹妹。我現在更加理解了諸葛亮的《誡子書》說的‘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白夢貞笑道:“人生意義意味著,用你的全部力量和才能去和一個超越自身的東西產生連接,設定目標去服務于它,并用恰當的方式實現這些目標。只有當你能夠坦誠地面對過去,投入地生活在當下,對未來有期待有希望感,也就是找到你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連接感,才能體會到一種完整、充實的人生意義。”
云平疑惑道:“按妹妹這么說,那么怎么做,才能把這種有目標、有歸屬感、有內在秩序的連接建立起來呢?”
白夢貞道:“面對這種生活上的無力感,好像沒有任何根治的方法。外部的加油打氣,也很少能幫你真正解決問題。但其實,真正的力量是從內部產生的。或者說,是需要自己從內心去喚醒的。就跟你現在對自己在網絡平臺里寫書那樣熱愛,就是把你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用小說故事緊密聯系在一起。無論春夏秋冬,陰晴圓缺,你的人生每一天都是充滿著陽光和意義。云平哥,難道不是這樣的嗎?”
云平笑道:“嗯,妹妹說的一點兒也不錯。”
當然,瓦鐃并不喜歡介紹人到“平淡無奇”公司來打工。這跟一個人的性格和想法有一定的關系。瓦鐃這個人比較內向,平時跟大家就沒有什么話可交流。這倒不是他瞧不起手下的打工人,就是上級領導,他也是這樣的。這點云平還是很清楚的。
大家都知道,雖然“平淡無奇”公司在外名聲比較好聽,實際上真正在車間里干活的一線員工還是非常辛苦的,長期兩班倒確實很傷身子而且公司里生產的都是特種化纖,需要封閉式的車間環境。不僅有嚴重的化纖空氣污染且超高分貝的噪音極其大。特別是公司有點官兒的人每天開會開上癮的習慣讓很多一線員工受不了。有些人是受不了一線工作的辛苦離職的,有些人純粹受不了喋喋不休的開會牢騷才離職的。總之公司除了有一官半職之外,很難留住一線人員。或許是于溫和胡導,在老家里把‘平淡無奇’公司的福利待遇說得太好聽了,而實際上生產車間環境的艱苦卻沒有說或者故意不說。使得跟他們來‘平淡無奇’公司一線車間打工后,時間稍微一長就埋怨于溫和胡導騙他們的。“老鄉,老鄉,背后一槍。”甚至個別辭職了的北原省人,揚言要報復于溫和胡導。漸漸地,于溫和胡導自己不再去帶老鄉來“平淡無奇”公司打工,而是讓老鄉帶老鄉。
這次瓦鐃破天荒地為公司介紹了一個鏟車工,也是因為這段時間倉庫沒有鏟車工只得他來鏟貨。這種缺人手的狀況,一天兩天還可以,如果時間長了也是吃不消的。云平催瓦鐃趕緊讓公司招人,瓦鐃擦了擦眼鏡說道:“沒關系,我跟彩月主任說過了,反正現在招不到鏟車工更好,我代勞,到時候這段時間的產量工資就算給我們。”
云平想了想,說道:“我們公司是上市公司,凡事都是按規章辦的,不會搞特例。還是讓他們快點招人吧。”
“放心吧,我已經跟樓上辦公室說好了。”
結果汗流浹背辛辛苦苦地做了一個月下來,工資發下一看,還是跟以前一樣,一分錢都沒有多。瓦鐃氣得悶悶不樂,再也不肯出來干活。
而公司又一直招不到人來,倉庫工作沒有辦法運作。實在沒轍,瓦鐃也只能自己盡量想辦法介紹人來做鏟車工。現在年輕人都不干這爛活。正巧他以前我個一起在其它公司打工認識的朋友現在沒事做,就把他拉到公司來做鏟車工。這人叫羅雞,年紀五十剛出頭。雖然公司很缺人但羅雞的年齡的確偏大了。后來,還是瓦鐃去找陳盛青說情才進來的。
云平領著羅雞和牛強兩個都上五十的新鏟車工去轉倉庫。
倉庫很大,有好幾百畝地寬。因為‘平淡無奇’公司生產的是特種化纖,所以倉庫的品種很多,很雜。具體要管得特別細也是做不到的,何況公司的領導層根本就不管事。
牛強倒沒有說什么,而羅雞話特別多,好像樣樣都懂,瓦鐃說一句,他就咯咯地接說個不停。
羅雞對云平說道:“我跟瓦鐃以前是一個廠打工的。”
云平驚訝道:“瓦鐃在我們公司都干了很多年了。”
“是這樣的,那時瓦鐃剛剛從老家出來混,我則恰好離了婚從老家來到江南城,在一家方便面公司做倉庫管理員,瓦鐃就在我手下干活。”說到這里,羅雞瘦弱黑黃的臉上露出洋洋得意之態。
云平聽羅雞口帶北原腔,就疑惑道:“你不是原西省的嗎?”
“我前妻是北原人,那時我在北原讀會計中專,就找了同班的北原老婆,當了上門女婿,生了一個女兒。”
云平心想:“羅雞這樣年紀的人年輕時能讀中專是相當不容易的,至少說明當年他讀書還是非常不錯的。按理來說,在他那個年代中專學歷是很高很吃香的,也是很好發展的。怎么會混到這個樣子。”云平想了想自己的人生遭遇也不追問什么。
云平道:“噢,那你現在有沒有家庭?“
羅雞想都沒想一口道出:“又離婚了。”
這話把云平和牛強都震了一下。好像離婚在羅雞身上是家常便飯的事。
羅雞略略駝著背,低著小腦袋,拱著嘴說:“我的第二個老婆是原西省本地人,在一起時很節省,她一分錢都舍不得花,全花我的錢又不要生孩子。你說兩個人在一起,不生孩子,那日子過得也是太假的。我想這樣也沒有意思就離婚了。”
他又嘆道:“等我們離婚后,我的第二任妻子一下就把房子和轎車都買了。聽我家里親戚說她現在有個年紀比我還大的男人在交往。”說到這里,羅雞睜著小眼又得意一笑。
云平道:“那你趁早再去找個老婆。”
“不找了,我也是看透了。一個人原配夫妻都合不好,后面不管是什么樣的人都難相處好的。現在也老了,不想女人的事。真的想時就去野店打游擊。”
“那不好。萬一染上艾滋病就全完了。”
“我孤零零的一人還怕什么呀?而且我也會做防護措施的。”
云平看著羅雞:個子不大又駝背彎腰,黑黃憔悴的瘦臉上緊鎖著雙眉,兩只鼠眼略帶稚氣的神色,窄窄腦殼頂著黑白相間的平頭發。
遂說道:“你們不用太擔心。說實在,我們公司工作還是很舒服的,至少比周邊的企業要好混得多。“
羅雞接聲道:“嗯,這個我知道。瓦鐃跟我說了。要不然他也做不了這么多年。我和他以前也到過很多家企業打過工,都呆不了多久就走了。那時,我經常照顧瓦鐃。他這個人不會說話,脾氣又暴躁,一急起來就會掉眼淚。后來,他找了一個江南城本地女朋友。兩人也同居了大半年,后來那女的要瓦鐃掏錢買房子結婚,結果第二天瓦鐃就跑了。現在他這個老婆是他的原西老鄉。自從瓦鐃來‘平淡無奇’公司上班后,他這幾年省吃儉用也積了不少錢。現在他在老家也買了房子。總算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云平道:“是呀,說真話給哪個公司打工都是差不多的,平常人只要在一家過得去的公司好好做,日子也會好起來的。總是天南地北到處跑,流走了歲月流走了青春,最后真正能跑出名堂的人,是極少極少的。”
羅雞道:“你說得真對,我最近也是剛剛從同學在喜羊城辦的一家公司出來的。給他做了大半年活,工資一分都沒有付。我氣得跟他討,拿了錢就走。也就想找個好一點的公司打工就是那么難,現在來‘平淡無奇’公司打工不想跑了,也沒有跑路的時間資本了。”
云平道:“說實話,我們廠管理很寬松,還是比較好混日子的。別的也不需要說太多,做一段時間就會熟悉的。”
羅雞道:“這個你放心,我管理倉庫也很多年了。”
“那就好。”
沒有什么事,云平特別喜歡在公司的東面一大片綠草坪里溜達。他寫書的靈感很多時候就是在這綠叢中得來的。對于云平而言到“平淡無奇”公司上班干活是次要的,找靈感寫小說才是最重的。因為云平做得再好和半做半玩根本就沒有區別,而且做得多錯得多,這樣傻瓜都知道能少做就不做了。云平由衷感謝在工廠林立的地方“平淡無奇”公司有這片神奇的荒草地。他真不希望地鐵公司來征用。不過,聽陳盛青說今年江南城市政府可能要在這塊荒草地上開工建新的地鐵線出風口。
沒有提貨單來,云平基本上都在綠草叢中度步,望著天空想著自己的小說故事。倉庫里的貨都由鏟車工自己倒騰,瓦鐃也不出來管事。
羅雞很會安排牛強干活,好像他就是倉庫主管似的。他總是跟云平說這個倉庫一定要好好整理。云平回他很多次了,不用那么操心,就這樣不要倒騰,沒事時看看手機電視。羅雞橫看豎看都覺得倉庫不順眼,見云平也不喜歡管理就一本正經地說道:“我要跟瓦鐃好好上一上政治課,他這個人現在腦子有點糊,什么事都不管,太不像話了。以前也是我經常給他上政治課的。他這個人,我有把握。”
云平勸了無用,羅雞下決心一定要把倉庫整理好,要不然就顯示不出他多年來管理倉庫的能力。他甚至想證明一下,雖然這么多年了他混得實在太差,但管理能力依然在瓦鐃之上。見他多事,云平也不愿多說什么。一只腳都已經踏進棺材的人了,還這么個死腦筋,要怎么做自己請便吧。云平依然泡在自己的綠草堆里享受內心的浪漫。
聽得沈夢跑來喊,云平問她什么事。沈夢道:“中午吃飯時發的貨弄錯了。我經理把我罵了一頓。”
“你也真是的,我都讓你看一下,你也懶著核對,現在出事了吧。”
“這關我什么事,又不是我的事,你自己沒有做好,不說說你自己。”
“誰讓你提貨單到吃飯才開來,倉庫又沒人,你不叫瓦鐃來發就會找我急的,好了,現在出了事又推到我頭上。”
“這與我無關,誰叫你也是倉庫管理員。等下司機會把貨拿回來換,我跟你先說一下。”話音未落,沈夢就跑得無影無蹤。
云平肚里窩火,覺得自己跟一群弱智的白癡在一起干活。這沈夢做事實在沒有責任心,云平完全就是做吃力不討好的事。
瓦鐃知道,云平把貨發錯了。也知道這個責任不是云平一個人的錯。他跑出來等提貨司機來調貨。
待貨調好后,瓦鐃又躲了起來。德力經理的跟單員單沙搖著步走了過來跟云平聊天:“云平哥,我在辦公室聽稽經理說,要罰你的。”
云平氣道:“這個稽跘,我早就知道他了。沒事他都要找些事來逞威風,顯能力,現在有這么好的把柄他不搞事才怪呢?”
單沙道:“你們倉庫也真是的,除了你就沒有人管事了。”
云平道:“誰讓你們發貨都來找我的。罷了,不說這個。反正都是這么個爛攤子,誰都不愿意來管。我也夠晦氣的,多做沒人說,錯了個個都跳出來了。”
單沙道:“這事也要怪沈夢,她真的是太懶了。人家司機第一個跑來催她要提貨單,她總是找借口推卸搪塞。等稽經理知道了,罵了她一下,要她一定得在早上把貨發走,搞得這么急匆匆的肯定會把東西弄錯了。”
“都有錯。這個貨不是我們廠做的,是瓦鐃收進來的,他沒有說清楚是兩個不同批號,沈夢的提貨單也沒有寫清楚。這包裝都一樣的東西,又混堆在一起,我就直接給鏟出來。結果掉進坑里了。管他娘的,錯了就錯了,看他們怎樣處理?”
“也真是的,咱們公司這么好的牌子,還要去外購來貼牌,到時候搬起石頭砸自己的牌子了。”
“老板們都很精明,能貼牌賺錢,更省事。反正人家拿去可以用就行了。”
“云平哥,你經常寫小說有沒有錢賺?”
“目前還沒有,能賺錢當然是好。沒錢賺也沒有關系。寫小說也是一種人生享受。”
“云平哥,我聽人家說現在寫網絡小說很賺錢哩。”
“嗯,每個行業都有賺錢的人。別看人賺錢眼紅,在我發表的網絡平臺上的作家就有成百上千萬人,真正出名的也是鳳毛麟角,很難很難。”
“你們是怎么寫的?哪里有這么多話寫的?”
“小說寫的就是故事。只要把心中的故事說出來就可以寫了。對了,你的經理一年到頭生意是最少的,比起張愛和沈夢,你是最空閑的。要么你也去寫小說。現在社會網絡創作平臺很好,只要是正能量的故事都可以寫。”
“問題是我不會寫,也不知道怎么寫。”
“小說三要素知不知道?”
“不知道。”
“這樣,你記住,一個是故事情節,一個是文字表達,就可以動手寫了。”
“聽不懂。我沒有讀多少書。”
“通俗地說,故事情節是推動小說向前發展的動力。沒有故事情節那么你就寫不下去了。故事越多那么小說就會寫得越長越豐富。而語言表達能力是作品魅力所在。你看《紅樓夢》不僅寫得美如一壇酒而且語言表達很詼諧、幽默、有趣,讓人怎么看都是享受。這也是《紅樓夢》能成為我們民族文學最高峰的原因。”
“嗯,我只想賺錢。像你這樣不賺錢又那么專注地寫小說的人就是有點傻。如果是賺錢的話,我覺得寫長篇小說好。”
“這也沒有辦法呀。如果我能寫小說賺錢,也不要在‘平淡無奇’公司里呆了,就做個自由自在的文學小說家,那該多好呀。但做事還是要實事求是的,像我這樣的人寫小說只能當樂趣,打工吃飯這一塊碗還是不能丟的。努力吧,希望自己能寫書賺錢養家。至于你說的,非要寫長篇小說,那是不一定的,故事精彩的短篇小說也很棒。如文學大師魯迅就是專寫短篇小說的。”
“算了吧,我也是說說的。我羨慕你有寫小說這個本事而且寫的都是長篇小說。”
“別這么說,就是不會寫書能看書也是非常不錯的。比如說‘四大名著’和名家著作。不管是長篇小說還是短篇小說,你想寫小說,多看書才是寫作的基礎。”
單沙朝云平招招手,“我只是說說而已。”搖搖走了。
云平估計稽跘肯定會拿這次出錯說事。就自己打電話跟稽跘講了一下當時發貨的情況。真的要罰也就罰吧,只是不要太罔顧事實就行了。
稽跘沒有說什么。云平覺得大家差不多就可以了,也就不再多說。
很快稽跘就把懲罰單通報于彩月主任,然后貼在公告欄上。
云平看了一眼,通篇都是云平一個人造成的錯。其中一些文字如“云平做事不認真,把不同的批號混發給客戶,還好司機重新對了一下發現不對,及時來調換,否則將給公司造成巨大的損失等。”這話說得云平都快被氣吐血。再想想這個公司本身就弄不拎清的,被罰了三百塊。能破財消災,也就算了。
云平了解稽跘這個人,雖然長得肥肥胖胖的,但器量很小,喜歡計較雞毛蒜皮的小事。同樣是面對他人的過錯,耿耿于懷、睚眥必報。對于這樣滿心負荷的人,云平不喜歡跟他計較什么。當然,不是云平怕他,而是云平在白夢貞的長期影響下,明白了:為人厚道,是一種修養,也是一種境界。對于他人的過錯,厚道的人則會報以一份寬容,既往不咎。
云平多么希望白夢貞妹妹能轉為現實中來。他很渴望有這樣的妹妹長期在自己的身邊。對于云平來說,白夢貞不僅是天使,而且是善良和力量的源泉也是他寫書的動力。
云平把這事丟開,打開車窗迎著空氣里飄蕩著花草芳香味回到家。一進家門就見鴛鴦特別開心。她那張烏稍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燦爛笑容。
原來是村里下了通知,說今年新的地鐵線有個出口站剛好在我們村里,房子真要拆了。要知道鴛鴦是多少個日日夜夜在燒香拜佛期盼著地鐵公司快來拆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