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了不得的歷松
- 初唐少帝
- 瘋狂的小太陽
- 3147字
- 2019-08-11 22:13:24
應國公府西閣,武元華的母親楊氏長居這里,外面的熙熙攘攘她一點消息都沒有,只知道女兒一天未歸,甚是擔心。
楊氏半生信佛,四十四歲才嫁給當時的工部尚書武士彟,六十余歲就已經膝下三女,老大武順,老二元華,老三武昔,老大已出嫁,只剩二女和三女尚在身邊。
楊氏乃隋朝宰相之女,宗室出身,背景顯赫,只可惜近幾年武家連變,暗地里她的日子一天不日一天,而娘家那邊人常年忙碌,很少過問她,自然不知道她現在的生活如何,并且每當武家有客人,那些逆子礙于顏面總會奉她為主母,瞞過前來的貴客,而她自己為了九泉之下的丈夫,還不能聲張武家丑事。
武元華幾姐妹能有這般美麗動人絕對離不開她的基因,都六旬了啊,保養的竟比中年貴婦還要端莊矚目,稍加妝容打扮,不比青樓的半徐老娘差在哪里,難怪武家那幾個子嗣會淪為畜生。
“夫君……”
楊氏盯著墻壁上的遺像有好長時間了,自從夫君過世,這些年她每一天都會留出時間回想過往,那些珍惜的時光有吵架、有心酸、有失望。
“娘,女兒給您煮的參湯。”
小女兒武昔端著一碗湯水從偏房走過來,每當看到母親發呆,她的俏臉總會浮出心疼,恨不能習武,手刃了那幾個畜生,同時也暗嘆母親軟弱,為了父親名聲自己默默忍受,還不讓我們告訴大姐,將這件事聲張給陛下。
“元華還沒回來嗎?”楊氏用勺子掏起湯水,吹了吹道。
武昔撅著小嘴搖了搖頭。
“唉,可憐了你們,為娘可憐了你們吶。”楊氏放下參湯,臉色憂愁的悔恨,當初要是常伴青燈古佛,女兒豈會來到武家遭罪。
就在母女溫馨的時候,門外傳來咚咚聲響,楊氏心中一冷,雙手下意識摸向身旁的妝桌,只可惜摸了個空,自從上次用剪刀劃傷他們,那幾個畜生就把西閣所有鐵刃沒收。
母女二人緊張不已,門外再次傳來動靜。
“娘,是我,元華。”
母女對視一眼,武昔喜上眉梢,小跑的去給姐姐開門。
“小妹。”
吱呀一聲門開,武元華看到來者上前就是熊抱,說了兩句后跑到主臥,擁抱母親哭泣。
“發生了什么,元華,可是在皇宮遭遇不測?”楊氏心中焦急的詢問:“快和為娘道來,天大的事,為娘也要給你做主。”
“不是的娘,女兒開心,好開心呢。”武元華抹掉眼淚,噗嗤笑道:“娘,咱們走,離開武家。”
這時,楊氏眼神黯淡,坐在木椅上仰望墻壁的畫像,嘀咕著:“能去哪啊。”
“皇宮,咱們以后住在皇宮!”
“什么?”
武昔和驚坐起的楊氏同時愣住,異口同聲道:“以后住在皇宮?”
“是的娘,您先坐下,聽女兒慢慢說。”武元華拍了拍母親的后背。
“好,娘聽著。”
“昨日女兒被陛下諭邀進宮內……”武元華不加隱瞞的告知,包括和晉王怎么相遇的,又怎么在宮中有了交情,全部告訴母親和小妹,哪怕被晉王意外的親吻也沒掖著藏著。
良久過后,楊氏皺著眉頭道:“晉王殿下是怎么知道的?”
“女兒不知曉,他說自己是鬼谷子的傳人……”
楊氏顯然不信,又找不到結果,只得無奈。
“娘,我們走吧。”
被女兒拽著衣袖,楊氏聲聲嘆息道:“去了皇宮又如何……”
武家這幾個子嗣雖官職不高,可潛力是有的,累計功績升官也只是時間問題,自己一行人去了皇宮,不過是換了個囚禁之地。
知道母親擔憂什么,武元華接著把剛才的經歷一股腦搬了出來。
“什么?幾百兩黃金?”
楊氏和武昔這次是震驚了,為了一個女子,不惜花費重金籠絡,這等人不是傻子,就是真正的慧者。
也不知道他看中了女兒哪點,謀士,大唐數不勝數,根本不缺一個女人家啊。
“娘,晉王再過幾年就要前往封地,到那時我們母子幾人在他的眼皮底下,豈不逍遙快活?”武元華想起府外的少年郎,趕忙催促:“晉王正在府外等候,免得耽誤人家忙事,我們要抓緊收拾了呢。”
楊氏深深瞥了眼女兒,嘆了口氣道:“晉王聰慧,他這么做肯定有自己的打算,既然如此,娘也不好再爭辯。”
拗不過女兒,楊氏開始收拾東西,其實只拿走了一樣,剩余的一點沒碰。
主事堂內,自從小妹走后,武元慶就一直東張西望,眼下便看到小妹們攙扶楊氏緩緩走來,頓時皺起眉頭,扭頭看趙公公道:“母親和小妹也要一同前去皇宮?”
武元爽幾人也看到了,心中緊張,那婦人可是證據,進宮多嘴的話,他們的前途可就有了阻礙。
“不用看咱家,晉王殿下此時在府外,你們有什么問題去請教便是,不過殿下不喜歡接觸外人……”邢公公悠哉的玩弄指甲:“雖宮內不允許外族家屬入駐,可關于武才人的事情,晉王能夠全權處理。”
“這……”
幾人腦子空白。
武元爽忽然看到哥哥手中的黃金,心中油然而生一種不妙。
越走越快,幾個呼吸間來到主事堂,楊氏看到這幾個逆子,神色不由緊張,站在一旁低著頭不言不語。
武元華全看在眼里,心中火氣燃燒,想起有條約束縛他們后,便憤恨的猛扇了哥哥們幾個耳光,之后攙扶母親向府外走去。
邢公公本來就是等她娘幾個,既然都辦妥了,只好尾隨其后。
“該死的賤婢,竟然敢打我。”武元慶幾人捂著臉上的巴掌印,心中狠的不行,但也沒辦法,要是還手,他們絕對見不到明天的太陽。
府外,門奴們依舊跪伏,李治心里無聊早早下車在國公府門前溜貓。
府內的一行人還沒到門口,就看到黃袍在身的少年郎,那袍上的神龍深深映在武元慶幾人眼中,腿腳不自主的頓了幾頓。
“晉王殿下。”
雖不認識眼前少年,可四爪龍袍他們不能不認識,全部躬身行禮。
李治回完禮節,對兩女攙扶的楊氏道:“楊夫人,請。”
帶她們上車后,武元慶咽了口唾沫小跑到李治身側,緊張巴巴道:“殿下,您……”
還不等說完,李治揮了揮手,瞥眼道:“武家的事你們自己解決,本王沒那么多時間搭理。”
說的很不好聽,可在武元慶幾人心中卻猶如圣旨,哈著腰恭送晉王上車。
為了避免女人的絮叨,李治來前特意準備一輛載武元華母女幾人的馬車。
日上正午,驕陽的光芒輻照冰冷大地,回到皇宮,李治百無聊賴的靜等下午約會,至于武氏母女幾人,自有邢公公安排。
想起臨別前武元華的深深擁抱,這貨至今還回味著呢。
下午王玉燕那小妮子蹦蹦跳跳的和李治游訪長安,歡快的好似一只百靈鳥,全然忘記李治當初放過鴿子。
只可惜一路上李治并沒有多少樂趣,唯有強顏歡笑的陪在其后。
身子雖小,可里面住的是二十多歲的靈魂啊,跟一個十歲大的小女生能交流到哪去,不過還別說,這小妮子笑的聲音真的有渲染力。
之后又陪王玉燕游玩幾天,李治風寒好的差不多后,前去拜見皇姑奶奶平安公主,寒暄好一陣兒才得以脫身。
很快確定婚事,李世民在宮內邀請太原王家和皇親國舅設宴歡慶,王玉燕的父親王仁佑也是官升加爵,這些看在同安公主眼里,樂的她老人家笑口常開。
魏王李泰也回來了,和太子一同參與這場定親宴。
對于兩個親哥哥,李治一向恭敬著呢,絲毫看不出一點爭帝的意思。
李治和王玉燕去大雁塔祈過福,算是最后一樁游玩地,只可惜玄奘法師至今未歸。
往后的歲月李治越來越宅,三九天也是慢慢逼近。
大雪紛飛,長安一眼望去白茫茫成片,家家銀裝素裹。
李承乾漸漸感覺這小老弟好像無心為書童的姐姐伸冤,再加上稱心在旁撮合,這貨便拋棄對歷松一家的控制,不光他,那些了解內幕的重臣也逐漸失去興致,都一致覺得晉王根本沒有和太子對弈的打算。
李世民這段時間也常常皺眉,不過身為皇帝,他的耐心非常人能比,那日和兒子交談,老道的他一眼就能看出孩子的野心,他相信,對弈遲早發生,或者是說,李治在籌備什么。
然而事實難料,正當李承乾要把歷松送進刑部發問時,遠在長安一處的趙國公府傳出驚天消息。
長孫無忌要親自審問歷松?
就在過年那天夜晚?
消息一經傳出,所有官宦震驚,都疑惑這堂堂一品宰相為何會親身審判一個衙役隊長,身份差距這么大,審判他能有什么好處,這不是白忙活嗎?
隨后又震驚的發現,這次審判官員中,深宮晉王居然也參與進來,還擔任副審官,與長孫無疑一同審判歷松。
聽到消息的官宦世家都為歷松豎起大拇指,這貨是真厲害,區區小隊長竟然能引出兩個龐然大物親自審判他,他即使死后也能到九泉之下吹噓了。
人嘛,就喜歡看熱鬧,自從消息傳出,不了解事情的官員們都悄悄暗中打聽這歷松到底惹了誰,然后……
唉,不長眼的東西,死了能怪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