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培養幼兒親社會行為的意義

親社會行為,又稱“向社會行為”“利他行為”,指對他人或社會有利的行為及趨向,如幫助、安慰或救助他人,與他人合作、分享,謙讓,及贊揚他人,使他人愉快的行為。親社會行為是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是人與人之間在交往過程中維護良好關系的重要基礎,對個體一生的發展意義重大。從行為主義的觀點來看,親社會行為不僅使個體能夠獲得來自社會的、他人的和自我的獎勵,而且能夠避免來自社會的、他人的和自我的懲罰,這會促使個體形成積極的社會價值觀,有利于個體的身心健康。例如,幫助別人有提升心境的作用,當受助者的痛苦消除并開始快樂起來的時候,助人者同樣會受到這種情緒的感染,使自己也變得更加愉快。促進幼兒親社會行為的發展有助于幼兒更好地進行人際交往并適應社會,從而為其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一、促進幼兒道德水平發展

幼兒親社會行為的發展對道德發展水平的影響是極重要的,其表現有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道德認知是道德行為的基礎,道德行為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又影響著道德認知的發展。兒童的親社會行為作為道德行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能提高兒童對道德的認識,增強兒童的良好道德情感,對于培養兒童良好的道德情操具有重大意義。例如,當某個人由于按照一定的道德要求,為集體、為別人做了一些好事,受到了輿論的好評,得到了老師、家長與同學的支持的時候,他就會具體地認識到道德要求的正確性,并且產生繼續做好事的熱烈愿望。生活中個體所表現出來的親社會行為能夠獲得大眾的好評與肯定,從而使個體獲得更多情緒上的愉快體驗,并從這些活生生的事件中增加道德認識,體驗道德準則。當個體把道德知識變成了個人的行動指南與原則,并且堅信它的正確性時,道德知識可以促使個體的道德行為表現出堅定性和一貫性,從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其次,兒童親社會行為的發展,對于兒童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和發展具有極大作用。尤其對人生觀和世界觀處于形成階段的兒童來說,親社會行為的發展有利于他們形成積極的人生價值觀。有研究表明,兒童利他行為的發展,與其良好個性的形成和發展成顯著的正相關。兒童時期親社會行為的發展,對于成人后利他行為的發展具有決定作用。人的性格及其行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對穩定的,只有在兒童期就開始培養和發展兒童的良好行為,成人后才能養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和行為習慣。有研究證明,兒童親社會行為的培養,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攻擊性行為的產生。如果一個人認為生活是美好的,周圍的人是可信的,實施攻擊性行為的幾率就會大大降低,而表現出更多的親社會行為傾向,這對于社會秩序的維護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促進幼兒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

兒童親社會行為的發展,可以促使兒童的理解、關愛他人,與人分享、友好合作、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有利于形成兒童良好人際關系,培養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為今后各項事業的更好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兒童親社會行為有助于其融入周圍環境

人與人之間的團結友愛行為是友善和聯盟的信號,能引發交往對象的積極情感,有利于在交往過程中形成更為密切的人際關系。兒童表現出的合作、分享、幫助等親社會行為,會促使他們在社交活動中獲得成功。兒童因幫助等親社會行為而獲得他人的感謝和贊美,可以使他們在能力感與價值感上獲得滿足,從而形成積極的自我意識。3—6歲兒童在人際交往中傾向于做出積極的行為,該階段是培養親社會行為的最佳時期,身邊的人每次出現親社會行為都會成為兒童學習的榜樣。當兒童自己成為親社會行為的受益者時,他們通常會更仔細地觀察和思考這種行為是如何實施的,以此作為自己身體力行的榜樣。兒童年幼時在親社會行為方面受到的良好影響會一直持續到成年,那些具備親社會態度與行為的兒童成年后也會表現出積極的生活態度。

2.兒童親社會行為有助于幼兒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

同伴關系是兒童親社會行為發展的基本途徑,有良好親社會行為傾向的兒童更容易受到同伴群體的接受和歡迎。兒童親社會與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受接納和歡迎的程度,及同伴關系的好壞。同伴接受的穩定性與連續性主要是由兒童親社會行為維持的,兒童時期很大一部分的同伴拒絕則是由攻擊性行為維持的,親社會行為和同伴關系相互影響。兒童在同伴交往中逐漸分清“自我”和“個人”,能夠逐步去自我中心化,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促使幼兒作出更多的利他行為。同時良好的親社會行為也使得幼兒能更好地維系同伴關系。

3.兒童親社會行為的出現還有助于形成具有積極意義的群體,進而影響整個社會文化氛圍

一般來說,注重實踐親社會行為的群體,其成員之間的互動更加友好,而且群體行動的效率更高。若在群體活動中兒童能關注他人的感受,群體成員之間經常出現互助、合作、分享等行為,這對群體歸屬感的產生具有積極的作用。在這樣的群體中形成積極的群體意識的兒童,無論到了怎樣的新環境中,都能成為群體關系中的“潤滑劑”。

總之,親社會行為代表了社會積極的價值觀。兒童親社會行為的發展程度關系到兒童成年后是否能夠適應社會、完成學業、成就事業以及心理能否健康發展。親社會行為的發展對于兒童成長乃至其整個人生都相當重要。在兒童時期把握兒童親社會行為的發展特征,對于引導兒童產生同情、安慰、幫助、分享、合作以及社會公德行為等親社會行為有著重要的意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钟祥市| 鹤岗市| 漳浦县| 西和县| 三明市| 德江县| 昌乐县| 南宫市| 铜川市| 林芝县| 聂荣县| 高碑店市| 合阳县| 抚宁县| 静安区| 乳山市| 双牌县| 无极县| 潜山县| 临澧县| 个旧市| 五台县| 勃利县| 呼和浩特市| 通辽市| 六安市| 南阳市| 隆化县| 盱眙县| 乐平市| 玛多县| 三穗县| 横峰县| 马鞍山市| 兴化市| 大冶市| 行唐县| 龙山县| 鄂尔多斯市| 五原县| 沽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