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邃的哲理高潔的情懷
黃學規教授既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又是一位充滿激情、勤于吟哦的詩人。
作為教育家,黃教授擔任全國中華教育藝術研究會理事、中國教育家協會常務理事、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會顧問,是浙江財經大學教授,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學名師,全國師德先進個人。他在道德教育的改革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業績,出版了專著《挫折與人生》、《人格與人生》、《審美與人生》等,發表論文70多篇,有15篇作品獲省、國家級和國際優秀論著獎,提出的“三育一體化”的理論,是對大學生道德教育的重大理論創新。
作為詩人,黃教授曾榮獲“國學藝術大師”、“世界漢詩藝術家”、“當代中國功勛詩詞藝術家”等榮譽稱號。他的詩感情真摯,富有生活氣息和時代感,充滿著人生哲理和積極向上的情懷。讀詩如讀人,從詩中,能感受到黃教授溫潤的、充滿芳香的內心。
如《黃山松》:“落腳懸崖峭壁中,橫出石縫體如弓。根無沃土先天苦,絕處求生氣若虹。”詩的前兩句生動細致地刻畫出了黃山松蒼勁堅毅的形象,后兩句進一步升華,集中表達了詩人對黃山松不屈精神的贊美。黃山松出身懸崖峭壁,根無沃土,先天環境惡劣,但仍憑借著一股堅毅的精神頑強生存。做人應當如黃山松一般,雖然無法選擇出身,但可以選擇生活的態度,可以用堅挺的脊梁,踏實的態度,開拓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即使在困難、逆境面前,也要保持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這是《黃山松》給予我們的啟示。
《自勉》:“歲寒酷暑未停留,繼晷焚膏何欲求?正氣一身無媚骨,平生甘效老黃牛。”前兩句,詩人化用韓愈《進學解》中“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來不斷告誡自己要勤學,表現了詩人不畏寒暑、一心求學、無所欲求的決心。后兩句既有“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凜然正氣,又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奉獻精神。亂花漸欲迷人眼,太多太多的世俗風塵混亂了我們的視線,有多少人因為追名逐利,失去了自己的心靈?許多人都已忘記了自己年少時的豪言壯語,在金錢和利欲的流沙中沉淪,捫心自問,我們在追求什么?我們為了什么?面對這個影響人一生的問題,詩人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詩以言志,這首詩表現了詩人馨香的品德、高潔的志向和一身正氣。
荷花一向被視作高潔的象征,記得理學大師周敦頤曾經說過:“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詩人黃學規對荷花有著絕對的鐘愛,在他筆下,有月荷、季荷、風荷、清荷、新荷、夏荷、秋荷、殘荷、雪荷、心荷、古荷,甚至于夢荷。
清冽的荷花冰清玉潔,“淡泊平生居碧水,頻經煙雨融融。冰清玉雅君子風。芙蓉香且遠,瀟灑萬事通”,月下的荷花嫵媚溫婉,“慧華不語含羞笑,眽眽情深縷縷香”,風中的荷花清雅如仙子,“一匹西湖青綠,是誰吹起漪漣?芙蓉靈氣滿山川,羨煞洛仙”,季羨林培植的荷花鮮艷奪目,“紅花耀目盛開日,靜寂池邊獨坐遲”,即使是殘荷,也依然挺立不倒,“依舊挺拔風里立,殘荷猶作雨中吟”。詩人黃學規與荷花渾為一體,他在《夢荷》中寫道:“入夢猶思君作伴,亭亭玉立滿湖栽。今生久有平常愿,我似荷花水上開。”我即是荷,荷即是我,詩人以一種超然的筆法,描繪素雅俊美、品格高潔的荷花,物我同類,不分彼此,就好像那句“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亦如是”一樣,詩人與荷花在心靈上有著一種神奇的溝通。
黃學規教授的詩詞作品題材廣泛,有對自然美景的描繪,對杰出人物的贊美,對重大歷史事件的記述,也有對自己默默耕耘精神的勉勵。他的詩詞或慷慨激昂、感情熾熱,或清新典雅、曠逸高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文學史上,詩言志,詞傳情,似乎是一個定論,詩歌可以表達人生的志向,揭示深邃的哲理,而詞多寫男女相思之情,因而有“詩莊詞媚”之說。而黃學規教授的詩詞作品中,無論詩或詞都蘊含著深邃的哲理、催人向上的高潔情懷,這使他的詩詞作品別開生面,具有獨特的個性和光彩,也使得他當之無愧地成為中國當代詩詞名家。
姚紅:浙江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浙江財經大學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