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6月 [杭州]

6月1日 下午召集暑期講習班籌備會,到胡剛復、張藎謀、周厚復、梅迪生、蘇步青、蔡作屏、徐谷麒、沈魯珍,推張藎謀為主任,決辦理化、生物、數學、英文四科,時間自7月5日至8月15日。

同日 本校消費合作社正式開幕。《日刊》第199號

6月2日 晤中國銀行行長金潤泉、建設廳王文伯,談湘湖事。

6月4日 軍械局王鶴等來,謂在江西橫峰覓得之寬大巨宅可資遷移,但修理費時,非9月前能移。

6月5日[紹興] 赴紹興。在紹興初級中學講演《紹興人之優點和劣點》;又至社會訓練班講《民族復興之前途》。6日回杭。

6月6日 晚參加杭城各界宴請汪精衛汪兆銘(1883—1944),字季新,筆名精衛,浙江紹興人。時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

同日 本校教師應杭州市教育會邀請,赴《東南日報》大會堂參加“六六”教師節,鄭曉滄、黃翼(羽儀)黃翼(1903—1944),字羽儀,福建思明人。心理學家,尤擅兒童心理學、實驗心理學。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碩士、耶魯大學心理學博士。1930年8月入職國立浙江大學。時國立浙江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兩教授并作講座。《日刊》第203號

6月7日 晨紀念周請汪精衛講演《救亡圖存之方策》,謂目前欲求救亡,惟有急圖抵抗之一法。下午偕胡剛復和建筑師事務所莊俊(達卿)莊俊(1888—1990),字達卿,浙江寧波人。建筑師。美國伊利諾依大學學習建筑工程。1927年發起中國第一個建筑師組織“中國建筑師學會”。1925年在上海創辦“莊俊建筑師事務所”。視鳳凰山之地。

6月8日 下午至梅登高橋集中訓練處講演。晚至大禮堂觀賞浙大歌詠團之音樂演奏會。

6月9日 經上海赴南京。19日回杭州。

6月10日[南京]《浙大學生》第3、4期合刊出版,出“浙大介紹”專號。《浙大學生》第3、4期合刊

6月13日[南京] 任叔永辭川大。13、14、16、18號晚,赴中央廣播電臺作《氣象淺說》。四講內容分別是《大氣的溫度》《水氣的變化》《雨雪和雷電》和《天空的顏色和天氣的預報》。文以《氣象淺說》為題,由錢逸云記,刊于《氣象雜志》13卷8期(1937年8月),并《播音教育月刊》1卷10期(1937年10月)。《全集》第2卷第431頁

6月16日[南京] 訓育主任蔣振組織歡送會,歡送暑期農村服務部學生。《日刊》第216號

6月18日[南京] 李喬年來南京,知已擬就資源委員會合作計劃,同赴三元巷資源委員會。

6月19日 在健身房招待畢業同學并致辭,高工、初農亦至。本年大學畢業126人,高工66人,高農19人,初農20人,共計231人。《日刊》第218號

同日 “浙江學術講座”請錢寶琮講《浙江之科學史》,顧谷宣講《浙江之人口》。該合辦系列講座歷時一年,將結集為《浙江學術演講集》出版。《國立浙江大學史地系系史述論》(1936—1949)

6月20日 赴工學院畢業生年會并作報告。

6月23日[上海] 赴上海接洽下年度教授事。當日回。

6月24日 中央政治委員會教育專門委員張伯瑾張伯瑾(1902—1988),河北行唐人。美國康奈爾大學教育學博士。時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教育專門委員。來,調查江浙五省教育。

6月25日 至農學院,參加胡剛復與梅迪生召集之文理學院與農學院院際教授會議。

6月26日 召集訓育委員會,到鄭曉滄、胡剛復、陳柏青、沈魯珍、周仲奇、王勁夫、李喬年、盧亦秋等9人,議決下年度請30人擔任新生訓育指導,其中16人為系主任。

同日 以典試委員身份參加省考取會計人員宣誓儀式并致辭。《正報》1937年6月27日

6月27日 主持本校第10屆大學,第5屆代辦高工、高農畢業典禮并講話,勉學生以“為己為人”。為己,應以曾文正公有志、有識、有恒三者為訓;為人即在社會做事,應以“但知是非,不計利害”為訓。到朱騮先、胡健中、許紹棣等。

6月28日 晨閱大學所發聘書。午后開科學社年會籌備委員會,決定年會地點在浙大。

6月29日 晚請歐陽鐵翹(翥)歐陽翥(1898—1954),字鐵翹,號天驕,湖南長沙人。生物學家、神經解剖學家、詩人、書法家。畢業于國立中央大學生物學系,德國柏林大學哲學博士。時國立中央大學生物學系教授。在物理教室演講《人腦與民族之優劣》。

本月《國立浙江大學季刊》創刊號1932年1月,曾出《國立浙江大學季刊》“第一卷第一期”,刊教育、歷史、農業等論文、譯文12篇。出版。《國立浙江大學季刊》創刊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阳市| 阿瓦提县| 乌恰县| 望谟县| 贵南县| 福海县| 探索| 财经| 华容县| 应城市| 衡水市| 万全县| 长子县| 江达县| 宜城市| 翁源县| 漳浦县| 北海市| 青冈县| 万安县| 建平县| 拉萨市| 秭归县| 大港区| 崇州市| 萝北县| 易门县| 南昌市| 防城港市| 奈曼旗| 韩城市| 于都县| 彰化县| 浦江县| 奉贤区| 荔浦县| 宜川县| 安泽县| 肇州县| 高雄县| 白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