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竺可楨國立浙江大學年譜(1936-1949)
- 李杭春
- 1518字
- 2020-03-23 14:44:48
11月 [杭州]
11月1日 晚學生自治會在文理學院新教室大禮堂召開魯迅先生追悼大會,到會者不下二百人。郁達夫、李絜非、吳志堯三位先生在會上作講演。《日刊》第53、55號
11月2日 都錦生在高工紀念周講其奮斗之經過。學生自治會召開成立大會,假紀念周時間舉行。
同日 文理學院史地系與省立圖書館合辦之“浙江學術講座”推出第一講,由張壽鏞作《兩浙學術之概論》。該講座兩周舉辦一次。《本校近況簡述》,載《國立浙江大學季刊》創刊號
11月3日 至杭州教會公會Hangzhou Missionary Association作英文演講《杭州之氣候》。文稿由程純樞譯,刊于1936年12月《氣象雜志》12卷12期,后轉載于《史地雜志》1卷2期(1937年)。英文原稿The Climate of Hangzhou刊于《氣象研究所集刊》第10號。《全集》第2卷第374頁
11月4日 接蔣介石電,系閱半年來之報告而發表意見者,主張添加文哲教員。午后至省圖書館看文獻展。
11月5日 接行政院秘書處公文一件,系周二(11月3日)議決之將浙大工學院旁之軍械局地址撥歸大學應用。
11月7日 據訓育處統計,大學一年級共有學生167人,其中女生23人。
11月9日 主持總理紀念周,報告擴充校址,并請訓育主任蔣振講《非常時期之教育精神》。《日刊》第59號
11月11日 中行行長偕蕭山縣黨部人來,謂蕭山人擬將湘湖地畝收回。因浙大距該地較遠,故原則上可以贊成讓給地方政府和省政府;但浙大歷年開墾,故代價有相當之大。
11月13日 赴蘇州、南京,17日回杭。
同日 在中國科學社理事會上當選為常務理事。《社友》第57期
11月14日[蘇州] 參加蘇州振華女學卅周年成立紀念大會,演講《論女子教育》。述教育之第一目標,在移風易俗。移風易俗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也是中國最需要的一件事情。演詞刊于《國風月刊》8卷12期(1936年12月)。《全集》第2卷第382頁
同日 囑鄭曉滄代為參加于大學路省圖書館召開的章太炎先生追悼會。《日刊》第64號
同日 請朱希祖(逷先)作“浙江學術講座”第二講《章太炎先生之史學》。參李凡《國立浙江大學史地系系史述論》(1936—1949)
11月15日[南京] 翁詠霓稱陳衡哲不愿隨任叔永往川,欲在浙大覓一教席,遂表示自己在浙大本以一年為期,故任叔永若脫離四川則可調至浙大。
同日 “綏遠抗戰”開始。
11月16日[南京] 赴教育部,與談軍政部杭州火藥庫撥歸浙江大學事。
同日 鄭曉滄主持校中紀念周,請梅迪生演講《愛國主義之今昔》。《日刊》第65號
11月18日 召集非常時期教育委員會,決議教職員自由認捐,以一日所得,為綏遠將士制棉衣。
11月19日 與任叔永、陳衡哲夫婦一起上天目山。晚偕至青年會出席杭州中國科學社社友會,到周企虞、馬君武等20余人,被推為會長。
11月21日 下午陳弼猷偕Alexander教授來,梅光迪請其作題為National Culture and World Civilization的演講。
11月22日 浙大教職員康樂社作登山比賽。下午至臨平浙大林場。
11月23日 主持總理紀念周,請杭州鐵路醫院院長朱履中講《戰爭時期防毒與救護知識概要》。
11月24日 晤梅迪生、張曉峰諸人,商編發學術季刊,并決定季刊編輯委員會以梅迪生為總編輯。午至省立圖書館晤陳叔諒并借文獻展覽會書。
11月26日 下午召集訓育委員會,改正訓育委員會規程,議決周六不以募捐而停課。
11月27日 校中擬以臨平森林場之一部約二三百畝之地與軍政部軍械局相交換。下午主持浙大校務會議,到會26人,決定以緋紅和白為校色;決組織校歌委員會征求校歌。不贊同學生自治會周六停課,出外只以曠課論。參《日刊》第78號
11月28日 勸導無果,學生赴外募捐,是以全體不上課。
11月30日 參加刀茅巷省立醫藥專科學校紀念周,講《醫藥對于世界之前途》。講中國醫藥界之缺乏道德,主張醫生當不但能救身體上之病,而尤須醫心理上之病。午主持本校紀念周,請毛啟爽講《中國之電訊》。
同日 史地學會主辦之“綏遠省圖籍展覽”在大禮堂開幕,陳展三天。晚張曉峰在大禮堂講《綏遠之軍事地理》,聽眾不下千人。《日刊》第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