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7月 [杭州]

7月1日[南京] 下午至教育部晤王雪艇,與商畜牧、森林二系學生赴中央大學借讀事。并教育部及金大、中大、浙大四方商榷分工合作。中大下年度農學院裁園藝、蠶桑,浙大擬取消森林、畜牧、農化三組,歸并農業社會于農業經濟,合病蟲害為一系,取消昆蟲病理。

7月6日 偕張俠魂及希文竺津(1921—1961),字希文,竺可楨長子。、梅竺梅(? —1948),竺可楨長女。、衡竺衡(1924—1938),竺可楨次子。四人同赴杭州。

7月10日 原在浙大秘書處辦事的省府二科田嘉榮談及鳳凰山及湘湖兩處地之糾紛,贊成鳳凰山徹底清丈,而湘湖地則不主張放棄地權。

7月12日 5點在寓召集暑期學校教職員討論會,到陳辛恩、陳逵(弼猷)陳逵(1902—1990),曾用名陳弼猷,湖南攸縣人。曾于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研究院學習歐美文學和哲學。1934年9月入職國立浙江大學,時國立浙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鄭曉滄、顧俶南、繆鳳林(贊虞)繆鳳林(1899—1959),字贊虞,浙江富陽人。史學家、教育家,“學衡派”代表人物之一。畢業于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史地部。時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系教授。、沈魯珍。

7月13日 吳福楨請美國植物生殖學專家Hayse教授講《美國種子改良之組織及其合作辦法》。

7月16日 任元炳(葆泉)任元炳(1875—1943),字葆泉,號谷寅,浙江上虞(今屬紹興)人。早年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曾任紹興縣第一任議會議長。轉述張圣徵與馬一浮接洽接受講席五條件,包括課程須不在學校課目系統之內,須到門請業等。

7月17日 下午訪馬一浮于其寓,馬允到校授課,故擬于刀茅巷17號特設一房為其授課之所。

7月18日 馬一浮作書于王子余(《馬一浮全集》中日期標注有誤,徑改),表示“若果真有學生向學真切,在學校科目系統之外,自愿研究,到門請業,亦未嘗不可”;亦言“與竺君相見兩次,所談未能盡意”;深恐“雖有嘉谷,投之石田,亦不能發榮滋長”,且“今時少年未曾讀過《四書》者,與吾輩言語不能相通”,“故講論欲極自由,久暫亦無限制,乃可奉命,否則敬謝不敏。”《馬一浮全集》第二冊(上)第461-463頁

7月19日 同茅以升赴錢江橋工地,渡江看橋工。

7月20日 任葆泉來談馬一浮事,囑作一函與王子余。離杭赴天目山,后經黃山、歙縣、蕪湖回南京。晚至禪源寺禪源寺,位于西天目山南麓昭明、旭日兩峰之下,為浙江名剎之一。全面抗戰爆發后,浙大一年級新生曾暫避此地二月余。,在三縣自治推廣人員訓練班講話。7月31日回杭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山县| 封开县| 绥德县| 班玛县| 大悟县| 定南县| 昌宁县| 江阴市| 竹溪县| 南涧| 衢州市| 营山县| 巩留县| 壶关县| 金山区| 荣成市| 民县| 崇仁县| 武城县| 林西县| 左云县| 义乌市| 邵武市| 友谊县| 南投县| 鄂托克前旗| 禹城市| 额尔古纳市| 若羌县| 临清市| 舟山市| 汉阴县| 宿州市| 广汉市| 浠水县| 仲巴县| 宜兴市| 新化县| 河东区| 重庆市| 调兵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