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報道
豫讓吞炭毀容貌 二次行刺趙襄子
新聞就要刨根問底——蘇秦
第一次刺殺行動失敗后,豫讓不甘心,于是準備再次行刺趙襄子。為確保行動順利進行,豫讓將自己身上涂滿漆,使皮膚腐爛,長出癩瘡。為了改變聲音,豫讓將炭火吞進口中,燒毀聲帶,使聲音變得嘶啞。此外,他還通過殘忍的辦法改變了自己的容貌。
據了解,改變容貌后的豫讓在街上乞討時,連妻子都沒有認出他。不過,有一位朋友卻認出了他,并流著眼淚對他說:“憑著您的才能,委身侍奉趙襄子,一定會受到寵信。到那時,您再行刺,豈不是易如反掌?何苦要摧殘自己的身體,毀壞自己的容貌,用這種極端的方法來達到報仇的目的呢?這不是更困難嗎?”
豫讓回答說:“委身侍奉人家之后,又要殺掉人家,這是懷著二心來侍奉別人。我雖然知道我的做法非常困難,但我仍然堅持選擇這樣做,就是為了讓心懷貳心侍奉君主的臣子感到慚愧!”
沒過多久,豫讓聽說趙襄子要外出,便事先躲在趙襄子必經的橋下。趙襄子過橋時,馬突然受到驚嚇,趙襄子發現了豫讓,并活捉了豫讓。
趙襄子責備豫讓說:“你在為范氏、中行氏效力的時候,智伯滅掉了他們,你不但沒有替他們報仇,反而還投靠了智伯。現在智伯已死,你為什么卻要豁出性命為他報仇呢?”
豫讓回答說:“我在為范氏、中行氏效力時,他們像對待一般人一樣對待我,所以我也像對待一般人一樣對待他們。而智伯把我當作國士一樣對待,所以我也要像國士一樣對待他。”
趙襄子嘆息一聲說:“豫讓先生,你為智伯報仇,已經足夠名揚天下了!我曾經赦免過你一次,也是仁至義盡了。我不會再放過你了,你自己看著辦吧!”
豫讓向趙襄子表示:“賢明的君主不會埋沒別人的美名,而忠臣有為美名而死的義舉。先前您寬恕了我,天下人都稱道您的賢明。今日之事,我本當伏首受誅,但懇請能夠得到您的衣服,允許我刺上幾刀,這樣也就達到我報仇的愿望了,即便立刻死去,也沒有什么好遺憾的了。我不敢指望您能答應我的請求,但還是冒昧地說出了我的心里話。”
趙襄子非常欣賞豫讓,便脫下衣服遞給了豫讓。豫讓拔出匕首,在衣服上狠狠刺了數刀,然后仰天大笑說:“我終于可以報答九泉之下的智伯了!”隨后,豫讓拔劍自殺了。有消息稱,豫讓自殺當天,趙襄子以及趙地的有志之士都為他流下了眼淚。
吳起被曝殺妻求將
近日,有人爆料稱,吳起為擔任魯國將領,曾六親不認,殘殺妻子。此消息一出,頓時引爆輿論。吳起也因此遭到了魯國各界人士的強烈譴責。
據了解,吳起為衛國人,曾拜師在孔子的弟子曾子的門下。
爆料者稱,此前齊國攻打魯國,魯國國君原本想任命吳起為將,但由于吳起的妻子是齊國人,魯國人因此對吳起心存芥蒂。吳起為表示與齊國劃清界限,不惜殺掉妻子。最終,他如愿以償地被任命為大將。
不久,吳起便率領魯國軍隊擊退了齊軍。然而,就在吳起功成名就之時,魯國境內突然傳出很多關于吳起的負面消息。
消息稱,吳起年輕時家境富裕,但吳起為了做官,曾將家產全部敗光。鄉里人嘲笑他,他因此而殺了三十多人,然后離開了衛國。與母親告別時,他曾咬破手臂并發誓說:“如果今生當不上卿相,我從此不再返回衛國!”隨后,吳起便向曾子求學。不久,吳起的母親病逝了。曾子聽說吳起沒有回家奔喪,就與吳起斷絕了師生關系。隨后,吳起輾轉來到魯國。
有人對魯國國君說:“魯國是個小國,一旦有了戰勝大國的虛名,就會引起其他國家的不安,進而招來一系列的禍患。況且魯國與衛國親如兄弟,吳起在衛國犯罪,而國君卻重用了他,這還會得罪衛國。”
于是過了不久,吳起便被魯國國君辭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