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智慧不夠,別謀劃大事
【原文】
智不及而謀大者毀,智無歇而謀遠者逆。
【譯文】
【解析】
人生最可悲的事情是你白發蒼蒼時還沒有認清自己,還不知道自己真正的作為。做人就要認清自己,并善于通過對照他人來審視自己,以他人為鑒。一個人只有先認清自己,找到目標,才能去選擇自己想要的和不想要的。如果不能正確認識自己,也沒有目標,只是因為自己覺得目前所有的東西不好,就選擇放棄,那是沒有主見、見異思遷的表現。結果終會一事無成。
古人云:“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意思是說:看見先進模范人物,就要向他們學習,向他們看齊;看到別人的不足或缺點,就要捫心自問,檢查對照自己有沒有類似的毛病和不足,避免重蹈覆轍,這樣我們才能不斷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只有認清自己,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板,別人才會認可你的成績,自己也可以真正地改進和提高。
【主題延伸閱讀】
及早甩掉不合實際的目標
在人生的關鍵時刻,一定要審慎地運用智慧做最正確的判斷,選擇正確方向,及時檢視選擇的角度,適時調整。一個人要想獲得事業上的成功,首先要有目標,這是人生的起點。沒有目標,就沒有動力,但這個目標必須是合理的,即合乎實際情況;如果不是,那么即使你再有本事,付出千百倍努力,也不會獲得成功。
諾貝爾獎得主萊納斯·波林說:“一個好的研究者知道應該發揮哪些構想,而哪些構想應該丟棄,否則,會浪費很多時間在差勁的構想上。”有些事情,雖然做出了很大努力,但你遲早會發現自己處于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你所走的研究路線也許只是一條死胡同。這時候,最明智的辦法就是學會變通,抽身退出,去研究別的項目,這樣成功的機會才更大。
放掉無謂的固執,冷靜地用開放的心態做正確抉擇。每次正確的抉擇將指引你走在通往成功的坦途上。
當你確定了目標以后,下一步便是鑒定自己的目標,或者說鑒定自己所希望達到的領域。如果你決心做一下改變,就必須考慮到改變后是什么樣子;如果你決定解決某一個問題,就必須考慮到解決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是什么。
當描述了理想的目標以后,你必須研究一下達到該目標所需的時間、財力、人力,你的選擇、途徑和方法只有經過檢驗,方能估量出目標的現實性。你或許會發現自己的目標是可行的,否則,你就要量力而行,修改自己的目標。
成功者的秘訣是隨時檢視自己的選擇是否有偏差,放棄無謂的固執,合理地調整目標。

有的人失敗,不是沒有本事,而是定錯了目標。而成功者為避免失敗,會時刻檢查目標是否合乎實際。有許多滿懷雄心壯志的人雖然很有毅力,但是由于不會進行新的嘗試,因而無法成功。所以,如果你感到自己確實不能實現既定目標,那么,就請你嘗試鎖定新的目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