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天沖刺雅思閱讀
- 劉佳薪 張瀚文
- 2529字
- 2019-09-21 05:33:58
第4講 同義替換
雅思閱讀考試不僅僅是考查一個人是否認識某些詞匯,它也是在考查一個人對于詞匯的運用。當然,不同于口語及寫作考查的是信息輸出,閱讀對于詞匯運用的考查是間接的。這種間接的考查方式就是同義替換,即paraphrase。
對于大多數的考生來說,同義替換都是一個頭痛的問題。不單是詞匯掌握情況不好的考生是這樣,連基礎較好的一些考生也會覺得棘手。問題在哪里呢?我們需要了解同義替換這樣一種貫穿雅思考試全部四大模塊的考查方式以及其基本特點。
Question 1:什么詞才會被同義替換?
其實,連基礎較好的考生也會對同義替換犯怵,這就很能反映出來問題——同義替換并不是單純提升詞匯難度。正相反,理論和實踐都可以證明,最容易進行同義替換的往往不是那些難詞、怪詞,而是那些非常生活化,很“親民”的小詞。
由于同義替換的定義是以不同的詞表達相同的意思,而人們往往是以更常見、更小的詞來解釋前面的意思,這就意味著同義替換和原文相比一般會占據更多的篇幅。這樣一來,當一個相對艱深晦澀的概念好不容易找到同義替換的時候,那么解釋它的文字就將會占用很大篇幅。
而在雅思考試的設計形式下,每道題目僅占用非常有限的空間,這客觀上導致對于生詞、難詞、怪詞、術語等同義替換的難度加大。換句話說,
很難想象,像下面這樣的一個單詞可以在有限的試題空間中進行有效地將單詞換位:antidisestablishmentarianism,這個詞意思“反廢除國教運動”這也就意味著,越是難的單詞,越是罕見的表達,我們反而不用擔心其同義替換。如果考題真的涉及某個大、難、偏的怪詞,那么幾乎可以肯定在文章里一定會原文再現。
所以,對于各類基礎的考生,所面對的同義替換難度其實是一樣的!那為什么前者也會比較受困呢?
答案很簡單。他們沒有真正有效地掌握重要的高頻詞匯和表達。
一些高頻概念和表達由于其常用性,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著極多的替換說法。而我們眾多的考生往往因為輕視低級別的詞匯,造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了解皮毛的不利局面。這肯定會造成對同義替換識別的困難。那么就有了第2個問題:
Question 2:怎樣才能有效識別同義替換?
由于上面所提到的原因,要解決詞匯閱讀過程中的識別問題,首先應該加強高頻詞和常用詞的掌握。事實上,越是常用的詞,詞義越多,詞性也越多。如果僅僅滿足于看到后能反應出一個意思,顯然不能夠稱得上對該單詞的有效把握。
這意味著,對于較生僻的單詞,只需要了解一兩個詞義就已經夠了,因為這些詞本身的搭配和用法都是有限的。而對于高頻詞則需要多詞義、多詞性同時掌握。
解決了詞匯認知的信息儲備問題,僅僅是做了一半的工作。有效地識別同義替換,還同時需要對其編寫方法做到心里有數。
一般說來,同義替換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轉述表達:
我們先來看看同義替換的幾種方式:詞的替換、詞序的替換、結構的替換。詞的替換是同義替換的主要手段,既可以是用同義詞、近義詞來轉述,也有可能是反義詞的恰當使用。后者同樣可以達到效果,有時候,甚至會更隱蔽一些。我們先看同義、近義結構的使用。
【真題解析】
原文 In the Middle Ages, Europeans who could afford the spice used it to flavour food, particularly meat, and to impress those around them with their ability to purchase an expensive condiment from the‘exotic’East.At a banquet, a host would offer guests a plate with various spices piled upon it as a sign of the wealth at his or her disposal.(C13T2P1)
題目 Middle Ages:added to food, especially meat was an indication of a person’s 4____
解析 此題是一道填空題,首先時間限定在“中世紀”,然后按照詞性判斷,需要填入的是一個名詞。本題題意為:中世紀時,人們將肉桂加入食物中進行調味,尤其是加入肉類食品中顯示個人的。原文中根據時間Middle Ages定位,找到相關信息。字數要求是只能填入一詞。解題的關鍵是要找到能夠替換indication的單詞,而我們看到原文中as a sign of the wealth at his or her disposal.與題目中was an indication of a person’s是近義表達,同為of結構,并且sign可以替換indication,判定填入單詞為wealth。
【真題解析】
原文 Cinnamon was also reported to have health benefits, and was thought to cure various ailments, such as indigestion.(C13T2P1)
題目 Middle Ages:known as a treatment for 5____and other health problems.(C13T2P1)
解析 該題填空部分有一個并列結構,根據連詞and后面的health problems判斷,空格部分填入的也是一種健康問題。原文中說肉桂可以治療小病,such as后面具體舉例indigestion。此處cure ailments, such as可以和題目中a treatment for進行同義轉換,而我們知道health problems對應various ailments都是比較概括的說法,空格處并列結構填入具體疾病,因此答案是indigestion。
通過前面的講解我們可以發現,替換的編寫過程有時候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詞的替換、詞序的替換以及結構的替換有時候會交織在一起出現。這意味著我們有時候需要帶著綜合理解的心態來面對同義替換。
在某些題型的具體解題過程中——比如判斷題——我們往往可以先通過一些明確的定位詞將題目和文章局部的某個地方建立起關聯。但到了這一步后,有時候就需要從整體理解來完成同義替換的最終識別了。
【真題解析】
原文 By the middle of the 19th century,……By that time, cinnamon was being grown in other parts of the Indian Ocean region……Not only was a monopoly of cinnamon becoming impossible, but the spice trade overall was diminishing in economic potential, and was eventually superseded by the rise of trade in coffee, tea, chocolate, and sugar.(C13T2P1)
題目 13____The spice trade maintained its economic importance during the 19th century.
解析 本題為判斷題。題目告訴我們香料貿易在19世紀依然維持它在經濟上的重要作用。而原文中卻告訴我們在19世紀中葉,不僅壟斷肉桂貿易已然不可能,并且整體香料貿易的經濟潛力在削弱,并最終被正在崛起的咖啡、茶葉、巧克力和蔗糖貿易所取代。我們通過19th century以及economic importance來定位原文,但發現題目中maintained its economic importance的動詞maintain和原文中的was diminishing in economic potential的謂語was diminishing意義不同。這說明題目信息與原文不一致,答案為FALSE。
技巧提示
通過這幾講關于同義替換的解析,大家應該對雅思閱讀考試中詞匯的考查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詞不是死的,是在使用中表達意義的,而高效的閱讀者則能夠在特定的語境下把這種意義準確地識別出來。
- (2018)考研英語真題精講+全真模擬
- 中國人民大學英語口語水平測試大綱
- 2016年職稱英語考試歷年真題詳解及全真模擬試卷B級(綜合類)
- 雅思口語真題素材庫及機經答案
- 全國英語等級考試歷年詳解+全真模擬:第二級
- 四級詞匯詞根+聯想記憶法(亂序版)
- 劍橋KET考試通關周計劃:劍橋KET考試口語通關周計劃
- 青春炫彩耀商院— “苗尖計劃”之2014屆出國考研畢業生心語心聲
- 雅思口語打破常規:用地道短語習語hold住你的考官
- 楊洋得義:雅思真題同義詞庫(劍12版)
- 12小時托福口語達人養成
- 雅思備考入門
- 顧家北手把手教你24小時搞懂英文語法(不含習題版)
- 2017 10天秒殺職稱英語一本全(綜合類C級)
- 雅思王口語真題語料庫:機考筆試綜合版(考官語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