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孩,你要懂得保護自己
- 蔡萬剛
- 1840字
- 2019-09-21 05:49:54
言行得體,才能獲得異性尊重
語言不僅是社會交往的工具,更是人們表達意愿、思想、感情的符號和媒介,同時還是一個人道德情操、文化素養的反映。可以想到,在與他人的交往過程中,一個女孩如果能夠做到言之有理、談吐文雅,即便外形條件再不出眾,別人仍會對你印象深刻,繼而刮目相看。反之,如果一個女孩滿嘴臟話,甚至惡語相向,那么,我相信即便再美麗的外表,應該也不會有多少人能夠接受。就如同灰姑娘與白雪公主中的惡毒皇后,你會更喜歡誰?
言行得體,百度百科中的釋義是語言、行為合適、令人舒適。合適、令人舒適的標準很寬泛,雖不能說具有絕對的一個標準,但是對于社會中大多數人都能接受的態度來說,合適與舒適的標準絕對不會是“滿嘴臟話”“惡語相向”等,而“言之有理”“談吐文雅”“落落大方”這些一定不會是錯誤的。
莫扎特年僅6歲的時候,有一次,在德國慕尼黑市的皇宮舉行第一次演奏會。因為皇宮中的地板太過光滑了,所以年幼的莫扎特一進皇宮的大門就滑倒摔了一跤。這時,不知從哪里跑出來一位小公主,她扶起了跌倒的莫扎特,還親吻了他的手。年幼的莫扎特一下子就被征服了,他不知道如何感激這位美麗的公主,便向他許諾:“長大以后,我一定要娶您為新娘。”皇宮內的其他人聽了都哄堂大笑。
皇室中富有的公主自然是不需要等著莫扎特前來迎娶的,但是從上面的這個小故事中,我們卻可以看出小公主善良得體的言行給人們留下的美好印象。只是一個簡單的幫助別人的小動作,就讓同齡的異性倍感親切并想要許諾一生來守護。由此可見,得體的言行,其力量是多么的強大!
親愛的姑娘,言行得體不僅是你良好修養的表現,更是你內心強大的反映。因為只有內心真正強大的人,才能夠學會控制自己的言行,不會失態,更不會言行失控,變得歇斯底里。就好比,你可以選擇充滿力量地大聲喊叫,你也可以充滿激情地高聲歌唱,但是你卻不會聲嘶力竭,一切都是那么的恰到好處,盡在你的掌握之中。到那時,很多事情,不用言說,便會自然而然地發生。當你想要疾言厲色的時候,告訴自己,安靜下來,選擇和風細雨;當你想要當面大聲呵斥對方的時候,告訴自己,保持淡定,學會容忍謙讓,選擇柔聲細語;當你抑制不住言辭犀利的時候,提醒自己,學會收放,選擇微笑應對。而當你明明可以選擇疾言厲色,你卻主動選擇了和風細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外貌條件再差,也必定會遇到懂得欣賞你的異性。而你的人生,也會因為能夠駕馭這樣大的“跨度”而變得更加美好。
電視劇《甄嬛傳》中的女主甄嬛,在得到盛寵的時候,仍然不忘告誡自己不管對待任何人都要言行得體,哪怕是地位比她低下多少倍的奴婢、奴才,仍舊寬容以待。甄嬛不僅這樣要求自己,也要求自己身邊的婢女浣碧,一再叮囑她要得體對待別人。浣碧喜歡耍些小性子,甄嬛知道她的秉性,便在許多時候刻意提點,讓她低調,不要得罪無謂的人。這樣的做法,固然跟皇宮內危機四伏的利益爭斗不無干系,很多看似地位卑微的奴婢、奴才,其背后卻不知會有如何強大的權勢存在。但從為人處世的另一角度來說,甄嬛這樣謹小慎微,得體對待他人的態度才是她日后得以從皇宮外成功回歸,更勝從前的個人魅力原因所在。
電視劇中,果郡王對待甄嬛可謂是真愛,為了她幾次三番涉險,最后甚至犧牲了自己的生命。而回顧兩人的感情發展過程,更加令人敬佩的是果郡王對待甄嬛“行于禮,止于情”的敬重態度,而這一點,恰恰讓甄嬛認定果郡王是一個懂得她的君子,而不是趁她落難想要欺負她的小人。其實,私以為,反倒是甄嬛之前在宮中對待果郡王的態度鋪陳在前,正是因為甄嬛的得體言行,果郡王才會如此敬重地對待甄嬛。在皇宮內,甄嬛與果郡王就有過幾次“邂逅”,如果換作其他妃子,必定會想方設法取得這位皇帝最信任的兄弟的好感,以求他日有所關照。而甄嬛從未如此對待,她始終當果郡王如同一個瀟灑自在的陌生王爺,除了以禮相待,再無半點越矩。同時,在果郡王隱晦表現出可能存在的愛慕之情時,甄嬛選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試問,這樣的才情與聰慧又會有哪個男子不傾心?
親愛的姑娘,說話本身就是用來向別人傳達思想感情的。所以,說話時的神態、表情都很重要。就好比你向別人表示祝賀的時候,如果只是嘴上說得十分動聽,而表情卻是冷冰冰的,那不用說,對方也一定會認為你是在敷衍他。如果這時你說話態度誠懇親切,對方一定會認為你是一個表里如一的人。你想要傳達什么樣的情感給別人,就用什么樣的言辭神色去與別人溝通。所以,親愛的姑娘,要想獲得異性的尊重,首先我們要做到自己的言行得體!只有你的言行首先得體,才能更好地獲得異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