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閱讀訓練法(暢銷升級版)
- 劉志華
- 1630字
- 2019-09-21 05:49:26
改變不良的閱讀習慣
在人一生的成長當中,我們有很多的老師,遺憾的是,在這么多年的學習生涯中,我們學習到了很多的知識和技能,但沒有一個老師能教會我們真正的閱讀。因此在踏入社會后,很多人發現,如果再按照原來的方式去閱讀一本書,已經變得非常困難。原因很簡單,有太多常見的不良閱讀習慣在影響著我們閱讀的效率和速度。在全腦快速閱讀訓練中,如果你不改變這些不良的閱讀習慣,一定無法獲得全腦快速閱讀的訓練成果。在這么多年的教學訓練中,我把這些不良的閱讀習慣做了總結,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種:音讀。音讀是很多成年學員在進行全腦快速閱讀訓練的時候,最難克服的一個習慣。在很多人原有的閱讀習慣中,都是眼睛看見文字后,發出文字的“聲音”,這種“聲音”再通過聽覺中樞傳遞到大腦。一般來講,沒有經過訓練的人,閱讀的速度是每分鐘300~500字,而且,采用音讀的方式閱讀,閱讀效率受到心情、環境等方面的影響只會更進一步降低。由此,只有消除音讀,你的閱讀速度才會提升起來。
第二種:逐字閱讀。這種閱讀習慣是我們在小時候就形成的,在幼兒園或者小學一二年級時,老師為了讓我們念課文或者古文古詩時做到字正腔圓,讓我們一個字一個字地朗讀下去。久而久之,很多的人在無形之中養成了這種從頭到尾一字不落的閱讀方式。當然,一個孩子在剛剛進入學校的時候,這樣的閱讀方式是必需的過程,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樣的閱讀方式會越來越影響到我們對新事物、新知識的吸收和提取。不信的話,你現在可以采用逐字閱讀的方式閱讀下面這一段話:
人/們/非/常/高/興/看/見/全/想/超/級/腦/力/教/育/訓/練/機/構/的/劉/志/華/老/師/來/到/北/京/作/“學/習/改/變/未/來”/的/主/題/演/講。
怎么樣,一個字一個字地閱讀起來是不是感覺到非常不舒服,而且對這段話的理解好像還處于一種斷線的狀態,變得更加難以理解了。如果我們換一種閱讀方式的話,你看看是不是會好得多?
人們非常高興/看見/全想超級腦力教育訓練機構的/劉志華老師/來到北京/作“學習改變未來”的/主題演講。
當按照詞語分組后,采取快速閱讀的方式閱讀時,我們閱讀的體驗和感覺會舒服得多,信息會立刻被大腦感受到,理解力會進一步增強。
第三種:回視返讀。這種不良的閱讀習慣對于很多人來說會經常性地發生,為什么呢?很多人在看一本書的時候,由于擔心自己無法清楚地理解書本內容,往往看完一段就開始回憶、復習一段,但由于在閱讀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導致在回憶的時候只能回憶起一小部分,甚至有人一點都無法回憶出來。因此,很多人不得不翻開書把這段內容從頭到尾再看一遍,這樣幾次下來,很多人就沒有了閱讀的興趣。采取這樣的閱讀方式,也會有一個奇怪的現象發生:一本書的前面幾十頁都翻爛了,后面的一百多頁還是嶄新的。
第四種:轉動頭頸。我有一次去一個國學班講授“超級記憶力”訓練課程,在到達課堂的時候,正巧有另外的老師在教孩子們讀《弟子規》,孩子穿著漢服有模有樣,朗朗的讀書聲讓家長們對孩子的學習狀態非常滿意。作為教學來說,老師能帶動孩子們快速融入學習的狀態是非常值得表揚的。但我要說的是另一個現象:在45分鐘的教學時間里,一個個孩子手里捧著課本,配合著讀書聲在自己的位置上轉動著自己的脖頸,搖頭晃腦,而且幅度還非常夸張。其實這種朗讀方式是值得商榷的,孩子們正處在發育階段,如果稍有不注意,扭傷了脖頸那就是個大麻煩了。對于成年人來說,這個方法也是不可取的,不信你轉動頭頸閱讀10分鐘的文章試試看?
第五種:假閱讀。很多沒有經過全腦閱讀訓練的人在看書的時候,也非常快速,但最后如果讓他把剛才閱讀過的內容回想一下,他也許連一個字都想不起來。這種閱讀就是假閱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只是翻了一遍書而已。在現實閱讀中,這樣的大有人在。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沒有讀書的目的和沒有使用正確的閱讀方法。
以上所列出的這些都是常見的不良的閱讀習慣,應盡早通過本書中所講授的全腦快速閱讀方法加以克服,越早越好,越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