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女人要避開內養的攔路虎
七情動亂傷臟腑,是養內的大忌
《紅樓夢》中的林妹妹因為多愁善感賠上了身體的健康,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女性多愁善感,每當受到身邊事情的觸動,就會立即牽動七情的變化。情緒過分波動,就會影響健康和美麗。
★七情與五臟關系密切
七情就是喜、怒、憂、思、悲、恐、驚的情志變化,又可劃分為五志,即喜、怒、思、憂(悲)、恐(驚)。
喜
喜是因事遂心愿或自覺有趣而心情愉快的表現
怒
怒是因遇到不符合情理或自己心境的事情而心中不快、甚至憤恨不平的情緒表現
憂
憂是對某種未知結果而又不愿其發生的事情的擔心,以至于形成一種焦慮、沉郁的情緒狀態
思
指的是過度的思慮
悲
悲是煩惱、悲哀、失望時產生的痛苦情緒
恐
恐是機體面臨并企圖擺脫某種危險而又無能為力時產生的精神極度緊張的情緒體驗
驚
驚是在不自知的情況下突然遇到非常事件時,精神驟然緊張而駭懼的情緒表現
過度地表現七情中的某一種感情,很容易對人的身體造成損傷。因為人在突然的、強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下,會導致臟腑氣血功能紊亂,損傷臟腑,正所謂“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
五臟功能失調又會反過來影響人的情志。心臟功能失調就會悲傷或喜笑不休、肝臟功能失調就會發怒、脾臟功能失調就會思慮過度、肺臟功能失調就會憂傷、腎臟功能失調就會恐懼。同時,七情也有著類似于五行的相生相克的關系,如怒勝思、思勝恐(驚)、恐(驚)勝喜、喜勝憂(悲)、憂(悲)勝怒,他們之間相互調節相互作用。
中醫可以根據七情之間相生相克的關系來治療疾病,如傳說中華佗巧看病的例子:有一位郡守患病,請華佗來治療。華佗了解病情后,發現郡守是思慮過度引起的脾胃疾病,只要大怒一場病就會痊愈。于是就收了他的報酬卻不給他治病,而且不久便偷偷地跑了,還留下一封信來罵郡守。那位郡守果然大怒,命令手下人把華佗捉來殺掉。郡守的兒子知道華佗的真實用意,囑咐派出的使者不要追拿華佗。郡守因為沒有抓到華佗,憤怒到了極點,吐黑血數升,結果病就痊愈了。
當人體的臟腑受到傷害之后,就會產生病變,而這些病變又會在人的皮膚和面容上顯示出來,表現為雙目無神、面色晦暗無光、皮膚粗糙、色斑、粉刺、脫發等。
過喜傷心
心主血藏神,在情志變化中起著主導作用。若人精神愉快、心情舒暢,則氣血暢行,充盈于面,令人面色紅潤、神采奕奕。若狂喜極樂,會使心氣弛緩,精神渙散,而產生喜笑不休、心悸、失眠等癥,如范進過喜而致瘋癲。
思慮傷脾
思慮過度會損傷脾臟的運化,導致心脾兩虛,出現早衰、面部皺紋、毛發干枯。思慮過度還會耗傷心血,而心血不足,則面部皮膚不能得到充分的營養,會使面色萎黃、毛發枯槁。
過怒傷肝
肝藏血主疏泄,如長期情緒煩躁易怒,則郁怒傷肝,可出現因肝氣郁結而致的黃褐斑、痤瘡。
驚恐傷腎
恐是一種精神極度緊張所引起的膽怯表現,恐傷腎,會使面色青黑發紫;驚是猝然遇到非常事變而精神突然緊張的表現,中醫認為“驚則氣亂”,其面色比恐還差,常表現為面色晦暗、眼圈發黑等。
過悲傷肺
悲是因痛苦引起的較為持久的情緒,它常是憂愁情緒的進一步發展,悲哀過度、六神無主,容顏如何,可想而知了。若悲哀太過,情緒低落,耗傷肺氣,則會出現早衰、身體虛弱、面色發白、神情慘淡、善悲欲哭等。
因此,只有保持快樂、歡愉、振奮、輕松、平和的情緒,避免情志過激,才能容光煥發、面色紅潤、神態安詳、青春常駐。
★調養七情,收獲美麗
良好的情志對內臟功能和氣血狀況有著積極的影響,同時,通過精神因素的調節,還可以調動機體正氣,平衡陰陽,扶正祛邪,有助于疾病的康復,更有利于達到延年益壽、美容駐顏的目的。
女性可以按照如下方法調養七情:
不要驕傲
當我們取得了成就時往往會自我膨脹,中醫認為驕傲是過“喜”的表現,“喜則氣緩”驕傲會使人沉浸在自己所取得的成就里,失去進一步前進的動力。因此,“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是有其現實依據的。
切忌發怒
發怒會引起氣血逆亂,經絡阻塞,臟腑失調。當人大怒的時候,怒氣會上升,血隨氣行,上沖于腦,特別容易導致腦血栓,腦出血等病癥。因此,發怒既不利于身體健康,又不利于精神調達。
遠離給你帶來負面情緒的人和事
正面情緒能夠使一個失意的人得到溫暖,負面情緒則會給一個原本樂觀的人帶來悲傷。負面情緒越多,陰云越厚,越容易出現過度悲傷而損傷臟腑的情況。因此,在生活中應遠離會給你帶來負面情緒的人和事,同時也要主動調節自己產生的負面情緒。
接受生活的千變萬化
我們有時會對生活產生一些過度的憂慮,如許多人會給自己制訂未來的計劃和目標,但是生活中往往出現很多變數,從而導致當初的計劃面目全非,使自己陷入過度的思慮之中。當我們出現思慮的情緒時,不如暫且放下,對待生活走一步看一步,接受生活變化萬千的事實,讓自己輕松一點。
清靜養神
養神的方法很多,但以清靜為主,只有清靜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黃帝內經》中說:“靜則神藏,躁則消亡。”說明身心的清靜有助于神氣的潛藏內守,而身心的躁動則會導致神氣的外馳,甚至消亡。
調攝神志,免刺激
生活中難免產生這樣或那樣的不良情緒,關鍵是要善于控制和調節。首先是以理制怒,即以理性克服感情上的沖動;也可用提醒法制怒,如在自己的床頭寫上“制怒”等警言,以此作為自己的生活信條。當遇到不幸而悲痛萬分時,不妨大哭一場;當心情壓抑時,可通過強烈、無拘無束的喊叫,將內心的郁積發泄出來;當自己情緒苦悶、煩惱,或情緒激動與別人爭吵時,最好的方法是轉移一下注意力,去參加體育鍛煉,還可參加適當的體力勞動,用肌肉的緊張消除精神的緊張。
總之,調和七情既是美容的一條重要原則,也是培養良好氣質、提高思想覺悟和文化修養、塑造美好心靈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