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怯場:與眾人溝通藝術
- 譯夫編著
- 1151字
- 2019-09-02 12:45:12
提出希望,感應號召
我們都知道,我們在公共場合發表演講,都是有目的的,而如何讓聽眾接納并按照我們的想法采取行動,其中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在演說結束時提出希望,直接表明我們的演說目的。
同志們,朋友們,我們正處在一個偉大變革的黃金時代,經濟的發展,國家的富強,民族的振興,需要全體人民的艱苦奮斗,特別是共產黨人要起模范帶頭作用。如果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能正確處理好“小家”和“大家”的關系,嚴格地按黨性原則要求自己,用黨的紀律約束自己,用黨旗下那神圣的誓言激勵自己,那么我們黨的形象將會更加光彩照人,我們黨將會更加堅強偉大!
的確,“編筐編簍,重在收口”。演講收尾部分往往是點睛之筆,既是收尾又是高峰;既水到渠成,又戛然而止;既鏗鏘有力,又余音裊裊;既別開生面不落俗套,又來得自然,能給人以強烈的印象。然而,無論我們在演說時追求什么藝術效果,在結尾時都必須要達到總結陳詞、點醒聽眾的作用。要達到這一效果,我們可以采用號召的結尾方式。
在使用這一方式的結尾,我們可以這樣做:
1.提出希望
在演講結尾時,我們可以向聽眾提出我們的希望,表達出我們對某一問題具體的深刻的認識和獨到的見解,進而表達我們希望聽眾能采取具體的行動,這樣能讓聽眾精神為之一振,具有動人情,促人行的作用。
2.抒發感慨
任何演說,都有自己的核心思想,我們可以在演說結尾抒情懷、發感慨,而把這些思想注入自己的情感,最易激起聽眾心中感情的浪花。如演講稿《奉獻之歌》的結尾:
啊!奉獻,這支樸實的歌,這支壯烈的歌,這支深遠的歌,這支永遠屬于母親——我們的祖國的歌,讓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都來唱這支歌吧!
這個結尾,感慨萬千,詩意濃濃,情真意切,給聽眾以極大的鼓舞和力量。
3.鼓舞人心,警醒聽眾
我們使用這種收尾方式突出重點時,應當注意,演說的目的重在鼓舞人心,而不可危言聳聽。
4.給予評價
評價式結尾在令人思索的同時,也能給人力量。
5.請求采取行動
演講的目的不僅在于傳達某種觀點,更要有實際效用。成功的演講者在講演中說最后幾句話時,會號召聽眾采取某種實際行動,并表明時機已經成熟。當然,我們在請求采取行動時,要遵循三點原則:
一是要求他們做明確的事;
二是要求聽眾做能力之內的反應;
三是盡量使聽眾易于根據請求采取行動。
另外,我們在演講收尾前,應早有準備,要熟記自己的結束語,這樣在總結陳述時可以始終保持與聽眾的目光交流。結束講話后,短暫地收回目光,然后重新與聽眾進行目光交流。這時,你會感到大家的注意力又從演講內容轉移到你身上。這時不要忘記為聽眾留下肯定的自我印象,從而不至于削弱最后一句話的效力。
號召式結尾是演講者用提希望或發號召的方式結尾,以慷慨激昂、扣人心弦的語言,對聽眾的理智和情感進行呼喚,或提出希望,或發出號召,或展示未來,以激起聽眾感情的波濤,使聽眾產生一種蓬勃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