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讓你有出息:影響男孩一生的78個自強故事
- 趙雪峰
- 1224字
- 2019-09-02 12:40:56
8 劉邦的百次與一次
人物小傳
成長故事
秦朝末年,劉邦率眾進入關中,占領了秦朝的都城咸陽,按“先入關中者王之”的約定,劉邦應該在關中稱王,可是懾于項羽的威力,他只得帶領自己的人馬退出咸陽,把咸陽的一切都拱手讓給項羽;又因實力不敵項羽,在“鴻門宴”上不得不狼狽逃跑。
睿智箴言
被封了漢王后,劉邦任用一些能人,積聚一些力量,終于趁著項羽無暇顧及他的時候,攻占了西楚的都城彭城。進入彭城后,劉邦志得意滿,每日飲酒宴會,一味享受。怎料想“戰神”項羽突出奇招,親率3萬精兵突襲劉邦的聯軍。致使他的56萬烏合之眾一敗涂地,劉邦僅與數十騎僥幸逃出重圍。父親劉太公、母親劉媼和妻子呂雉等皆被楚軍虜獲,成為人質。
落荒而逃的劉邦心有不甘,發誓血債要用血來償。于是,重整旗鼓,退守滎陽、成皋一帶的廣武山。和項羽對峙時,又被禁軍射中胸部而逃離戰場。在滎陽城,劉邦又被楚軍團團圍在城內達一年之久。劉邦向項羽請和,項羽不允,劉邦無奈,只得用陳平的計策,選了兩千美女去吸引禁軍,讓紀信裝扮成自己假投降,才金蟬脫殼,率數十騎殘兵倉皇地逃回關中。
可劉邦并沒有就此偃旗息鼓,他整頓軍隊,訓練士兵,終于得到機會,垓下一戰,項羽自殺,楚軍被全殲,劉邦獲得最后的勝利。從此奠定了漢朝400多年的天下。
男孩當自強
劉邦晚年和他的孫子總結自己一生征戰成敗時,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你可以失敗一百次,但最后一次你一定要成功!”簡單的一句話,概括了劉邦從失敗到成功的經歷,也道出了劉邦成功的原因:不畏懼多次的失敗,不放棄失敗后的努力,在屢屢的失敗中尋找最后的成功。
回顧劉邦和項羽爭天下時,確確實實失敗的時候居多。
明朝學者崔后渠有句名言:“得意澹然,失意泰然。”在如何對待失敗、逃跑和成功的問題時,劉邦真正做到了“澹然”和“泰然”。電視劇中的劉邦在一次失敗逃跑前說:“我也不是敗一次了,我也不是逃跑一次了。我還差這一次嗎?”是的,劉邦不怕失敗不怕逃跑,但關鍵是,他能夠堅持到底,不怕重來。正是這種“澹然”和“泰然”的態度,讓他最后取得了勝利。
人生在世,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得那么好,那么完美,有時候可能還會失敗,甚至一個接著一個的失敗,這些都不可怕,關鍵的是,要永不言棄,要敢于重來。永不言棄是一種堅持到底的精神,更是一種超乎常人的品質;敢于重來是一種相信自己能夠做得更好的勇氣,更是人生的一種大智慧。
堅持不放棄,意志堅定,以必勝的精神和心態去苦干去堅持去奮斗,持之以恒地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成功的機會就會向我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