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讓你有出息:影響男孩一生的78個自強故事
- 趙雪峰
- 1404字
- 2019-09-02 12:40:55
2 諾貝爾的坎坷和磨難
人物小傳
成長故事
諾貝爾出生時體弱多病,并且個性比較內向、孤僻。小時候,諾貝爾經常和喜歡研究炸藥的父親一起去做實驗,在轟隆轟隆的爆炸聲中度過了自己的童年,也練就了諾貝爾頑強勇敢的性格。
諾貝爾8歲上學,可只受過一年的正規教育,全家就遷居到俄國。由于語言上的障礙,諾貝爾進不了當地的學校,只好跟一個家庭教師學習。體質虛弱的諾貝爾特別勤奮好學,學習成績也很優秀。15歲時,因家庭經濟困難,他停止學業,來到了父親開辦的工廠當助手,這使他有了更多的機會接觸化學研究,并對此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在那里,他細心地觀察著,認真地思索著,如饑似渴地學習著。
成年后,他主動承攬了父親工廠里研究威力更大的炸藥的任務。盡管他很努力,也很有經驗,卻多次遭遇失敗,這讓他十分沮喪。每當這時,父親總是鼓勵他:“孩子,繼續努力,你肯定能行!”父親的鼓勵,給了他前進的動力,他投入更大的激情到研究和試驗中。經過五十多次反復的試驗,諾貝爾終于成功地研制出了硝化甘油炸藥,瑞典、丹麥、英國等多個國家都為其頒發了專利證書。從此,諾貝爾名聲大振。
睿智箴言
但諾貝爾對炸藥的研究并沒有就此停止,他不斷地傾注心血在新的發明上。然而研究炸藥是一種具有很大風險的工作,盡管他十分注意安全問題,但一場災難還是發生了!“轟”的一聲巨響后,諾貝爾的實驗室頓時化為灰燼,包括諾貝爾弟弟在內的五名工作人員當場被炸死,諾貝爾的父親也從此半身不遂。為此,政府禁止諾貝爾繼續進行爆炸實驗。面對層層阻力,諾貝爾沒有就此收手。他搬出市區,來到一個湖上,在船只上繼續進行實驗。他以極大的毅力在船上度過了整整四個年頭,在數百次的失敗后,他終于獲得了成功。世界上第一次能夠安全運輸的,安全性比較強的固體炸藥——黃色炸藥由此產生。
歷經了無數的坎坷和磨難,諾貝爾終于靠刻苦持久的學習和研究,成長為一名科學家和發明家。
男孩當自強
先賢說過:“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著《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足,《兵法》修列,不違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從古到今,一切杰出的人物,沒有一個人生之路是一帆風順的。只有善于把握逆境的人才能在逆境中崛起,只有歷經磨難的人才具有擔當大任的資歷。
成長中的我們,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也是一樣,人生旅途能夠一帆風順的不多,許多時候都不得不面對痛苦的傷害。常言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盡管每個人都渴望人生道路上灑滿陽光,沒有荊棘,然而曲折、磨難、貧窮、厄運、失敗、逆境總會不請自來,不是遇到這個就是遇到那個。即使不遇到大坎坷,也會遇到小曲折。
許多時候,人生的動力來自失敗后的發憤,來自坎坷和磨難,來自逆境和困境。逆境的確讓人傷心落淚,痛苦難忍,給人帶來心靈上的創傷和精神上的折磨,但逆境卻能磨煉毅力,培養人才,激發潛能。許多時候人們潛能的發揮,恰恰是在不如意中。人只有在經歷了種種磨難之后,才會變得頑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