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讓你有出息:影響男孩一生的78個自強故事
- 趙雪峰
- 1402字
- 2019-09-02 12:40:55
1 丘吉爾的失敗與成功
人物小傳
成長故事
7歲的丘吉爾被送入一個貴族子弟學校讀書,可他似乎一點都沒有繼承家族的高貴血統,他呆頭呆腦的,上課的時候總是不知道在想什么。他頑皮、貪玩,成績很差,可是他從來都不在乎這些,因此經常受到老師的體罰,后來不得不轉學到另一所學校。對學習沒有興趣的他在學校度日如年,盼望著能早日結束這令人憎惡的課程,回家玩游戲。因為笨,他經常受到老師嚴厲的懲罰,多次受到鞭打,這也使得他更不愿意在學校學習。母親只好為他請了兩位年輕的家庭教師,讓他在家中學習。經過家庭教師的耐心教育,3年后,丘吉爾的學習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
讀中學時,丘吉爾成了一個夢想家和叛逆少年。他崇拜大詩人拜倫,做著當詩人的夢想,但他不愿意坐在教室里讀那些枯燥無味的書,不愿意去完成老師安排的作業。父親見他不愿意在學校學習,就鼓勵剛滿15歲的他報考軍事學院。然而,因為文化課基礎實在太差,丘吉爾前兩次都名落孫山。經過一年的補習和準備,丘吉爾才如愿以償,但考試成績還是只夠進入騎兵學科。
睿智箴言
成年后的丘吉爾投身政治,母親盡力幫助他疏通仕途。26歲的丘吉爾被選為英國國會議員。后來,丘吉爾當選為英國首相,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他領導英國人民抗擊法西斯,雖然經受過多次失敗,但他絕不低頭,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終于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成為20世紀全球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
男孩當自強
丘吉爾曾這樣總結自己說:“我的成就就是從一個失敗走向另一個失敗,但依舊興致勃勃。”在一次應邀到某大學作一個主題為“成功秘訣”的專題演講時,丘吉爾說,“我的成功秘訣有三個:第一是,絕不放棄;第二是,絕不、絕不放棄;第三是,絕不、絕不、絕不放棄!”“從一個失敗走向另一個失敗,但依舊興致勃勃。”這是一種不懼失敗,勇于拼搏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成就了丘吉爾。
人生一世,總免不了遭受挫折和失敗。在我們的生活中一直潛藏著這樣一個定律,“只有經過努力和挫折才會成功,而有成就的人往往飽經挫折。”這樣的定律永遠不會消失,永遠會在不同的人身上上演。正所謂“失敗孕育成功”,失敗了沒關系,因為失敗后的態度和行動才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的關鍵。
歷史上“善敗者”很多,越王勾踐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曾兵敗給吳國,在吳國受盡侮辱,吃盡苦頭。可他回國后,謹記那份恥辱,“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他在臥薪嘗膽的同時,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終于大破吳國,一雪國恥,讓失敗變為成功。
美國總統林肯更是一位勇敢的“善敗者”。在當總統之前,他同樣經受過很多失敗:一次申請公務員失敗,兩次做生意失敗,五次角逐議員落選,但這些都沒有使他泄氣,也許正是他在次次失敗中吸取的經驗教訓才造就了他在美國人心目中是最偉大人物的地位,也造就了他這段變失敗為成功的神話。
失敗和成功就好比一個天堂一個地獄,看似相去甚遠,但請相信只要我們不放棄,就能變失意為反省,改挫折為動力,化失敗為成功。其實,挫折不等于失敗,真正的失敗是自己失去信心,失去成功的信念。沒有什么東西會和我們作對到底,最終決定我們的是我們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