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民族服飾概論
- 吳妍妍
- 3067字
- 2019-09-02 12:02:11
第二節 匈牙利民族服飾
一、地理及人文背景
匈牙利是歐洲東部的一個內陸國家,位于多瑙河沖積平原,依山傍水,西部是阿爾卑斯山脈,東北部是喀爾巴阡山。著名的多瑙河,從斯洛伐克南部流入匈牙利,恰恰把匈牙利分為東、西兩部分。與奧地利、斯洛伐克、烏克蘭、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接壤。
匈牙利帝國時期的服飾帶有東、西方服飾風格融合的特點。
早期的匈牙利帝國是由很多不同民族組成的,即日耳曼人、斯拉夫人、馬扎爾人等。正因為構成匈牙利帝國的民族眾多,也就造成了匈牙利民族服飾的差異性與多樣性,這也成為研究民族服飾很好的契機。
匈牙利原來基本上屬于農業國家,國民中大部分是農民階層。產業革命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人們的生活才發生了改變,幾乎一半的人口都轉移到了城市居住,從事工業生產。為了保護傳統民族服飾和習俗,1953年以后,政府出資建立了很多民族藝術協會、國立藝術聯合會、工藝美術聯合會等機構,以求能更好地延續傳統的民族服飾。
近代,匈牙利民族服飾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有過一段旺盛的發展期,民族服飾風格逐漸向著華麗、多彩的方向發展。
二、民族服飾
匈牙利民族服裝的顏色對比較為鮮明。女性服裝顏色大多為紅、白色相間,男子服裝顏色大多是黑、白色相配。衣服上都有鮮艷的刺繡及花邊。袖口、褲口都比較寬大,看起來飄逸、瀟灑。匈牙利人還愛穿皮靴,繡有各種圖案的長筒靴也是其傳統服飾的典型配飾。在大平原地帶的牧羊人經常身披羊毛斗篷。許多人還喜歡身著毛面朝內的羊皮外套。
傳統的匈牙利服飾基本上是以家庭為單位,純手工織造面料、制作服裝,只有一些特殊的很厚質地的外套才會找專門的裁縫來制作。由于傳統手工織造的面料幅寬較窄,因此,無論是女性的修米茲裙、半裙,還是男性的襯衫、褲子,基本上都是直線裁剪的板型,以便節省面料。19世紀后半葉開始,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一些以農耕為主的農民生活得到了改善,這些農民也逐漸有能力開始購買一些工業化的產品。在這種背景下,人們開始在自家手工織造的面料上裝飾華麗的刺繡。后來逐漸發展為直接購入機械織造的面料,在上面刺繡帶有豐富色彩的裝飾圖案。匈牙利大概有14個不同的民族,他們的服裝各具特色。這些民族服裝首次受到關注是在19世紀上半葉,特別是在要求改革的年代。刺繡的顏色最初只有藍色和紅色,后來逐漸成為民族的標志,這兩種顏色又逐步被色彩鮮艷的服裝所取代。刺繡技術甚至刺激了服裝生產和匈牙利的旅游業。
隨著時代的發展,匈牙利的民族服飾發生了一些變化,古老的款式與新的款式之間在某種程度上顯得有些不相配。這種特征尤其顯露在男裝里。19世紀初,男性流行穿著一種呢絨質地的外套搭配一種類似裙褲的男式闊腿褲。這種闊腿褲式的馬褲被稱為“嘎洽”。而后來男裝的組合逐漸發展為夸大袖子的襯衫搭配男式闊腿褲。最初這種男式闊腿馬褲為深藍色的,后來一些富裕階層或盛裝時,為了美觀逐漸將其變成了黑色,隨后黑色就成了這種褲子的典型的顏色。男性服飾中肥大的袖子與寬大、夸張的褲口也是匈牙利男裝的典型特點(圖1-12),逐漸地黑色成為當地時髦的色彩,人們認為穿著黑色的服飾會顯得更瀟灑。黑色的頭巾再搭配各種服飾,在當地是非常瀟灑的裝束。隨著時間的推移,黑色逐漸變成了喪禮時使用的服裝色彩。只有在南部的偏遠地區,喪禮時使用白色服飾,而整個匈牙利后來也逐漸發展為幾乎都使用白色服飾作為喪禮服。

圖1-12
1855年匈牙利男子服飾
除了棉、麻質地的復古款式的服裝外,匈牙利的一種羊皮質或羊毛翻毛質的外套也別具特色。而不同的地域,這種外套的式樣也略有不同。這種羊皮外套在19世紀被稱為“修魯”。這種外套在當時價格非常昂貴,一般只有富人階層才可以穿著,而農民的服飾則更加樸素。這種外套穿著后人體的廓形則接近圓形,外套長及腳踝并且在皮革上還裝飾著刺繡(圖1-13)。這種外套表面是光滑的羊皮質的,里側是羊毛翻毛狀的,因此,人們可以正反兩面交替穿著。羊皮外套男女都穿,女性穿著的款式比男性的衣長略短些。在匈牙利曾一度男女都非常流行穿這種外套,現在當地只有一些年長的女性還穿著這種外套。

圖1-13
1838年穿著羊皮外套的男女
名為“修魯”的外套是一種厚質地的男式長款大衣,是匈牙利男子服飾中最具特征的款式。這種長外套使用古老的裁剪和縫制技術來制作,并在胸前用扣繩來固定服裝的開合。而穿著是手臂一般不從外套的袖子中伸出,只是將這種外套披在肩上來使用。這種款式的外套幾乎在匈牙利全境都被使用,只是根據地域和時代的不同,外套的衣長有長有短,外套的寬松程度也有松有緊(圖1-14)。

圖1-14
蒂薩河地區穿﹃修魯﹄的男子
近代的匈牙利在地理上基本分為三個區域。多瑙河由南北向穿過匈牙利,將匈牙利一分為二。北側向布達佩斯方向流去。多瑙河東側與蒂薩河一帶是匈牙利大平原。大平原北側接近斯洛文尼亞地區。多瑙河西部是巴拉頓湖地區。以巴拉頓湖為中心的地帶是匈牙利民族服飾、民族傳統手工藝保留最好的地區。
在德布勒森附近的霍爾托巴吉地區是草原地帶,這里的騎馬牧民穿著的一種深色手織服裝非常有特點。但是隨著當地近代化的進程,傳統畜牧業已經發生了變化,傳統的勞作方式和服飾都基本沒有了,只有在每年的六月牧民的一些節日里才可以看到傳統的牧民服飾。
匈牙利有一些地域還保留著豐富的民族傳統習俗。傳統的手工藝品及民族藝術保留得比較完好,如馬毛皮革藝術品、木雕、家具及屋墻彩繪、藤籃編織、陶藝、蕾絲、刺繡、彩蛋等傳統手工藝術。其中考洛喬地區的“考洛喬刺繡”最為有名(圖1-15)。這個地區以刺繡出名,也是匈牙利刺繡風格的代表。而刺繡也是匈牙利民族服飾的最典型的特征。這個地區的刺繡在近五十年間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以前由于染色工藝的限制,刺繡基本是白色的。近年來隨著當地染色技術的發展,刺繡逐漸演變為多色花朵圖案的刺繡。女性的修米茲裙、圍裙、頭飾甚至鞋子上都裝飾著多彩的刺繡。當地的女性可以很熟練地直接在布料上描繪出圖案,并且使用不同色彩的線完成各種花卉圖案的刺繡作品。當地的刺繡不僅運用在服裝上,還會運用在其他生活用品上。例如,窗簾、桌布等也都裝飾著多彩的花卉刺繡(圖1-16~圖1-18)。

圖1-15
20世紀考洛喬地區的已婚女性服飾
位于多瑙河與蒂薩河之間距離布達佩斯大概100公里處的帕羅次的霍羅克坡地區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匈牙利傳統民族文化保護區。這里有一種傳統的織物非常有名,在當地一些傳統節日里人們會穿著用這種織物制作的服飾。這里的女性頭上經常帶著白色的頭箍,頭巾折疊在前額處并折返回去在腦后打結。下身常穿五六條短裙,外搭一兩條黑色的圍裙(圖1-19)。

圖1-16
現在匈牙利帶有豐富刺繡的民族服飾

圖1-17
現在匈牙利女性民族服飾

圖1-18
有豐富刺繡的匈牙利女性服飾
北部山區的服飾中,最繁復、奢華的地區當屬馬提奧地區了。這里的刺繡也非常的有名。這個地區男性服飾也基本上是寬大袖子的襯衫搭配闊腿馬褲。只是襯衫的袖子上有很多帶有彩色刺繡的、較厚質地的帶子裝飾。褲子一般是黑色羊毛質地的半長褲或長褲。女性服裝則衣長較長,裙擺較大,同時衣服上也有很多的刺繡。
匈牙利中部的索爾諾克地區和維斯普雷姆地區的傳統服飾也有自己的特點。這里的男裝更具代表性,有些款式是從19世紀初開始流行的。男性有時穿著與其他地區一樣的闊腿式馬褲,上身搭配襯衣或帶有刺繡的西服式背心,有時則穿著緊腿長褲。而這個地區很流行一種男士短外套,穿著方式也比較特殊,基本是像斗篷一樣搭在肩部來使用,并不真正地穿在身上。這種短款外套有的是白色羊皮質地,上面還裝飾著刺繡;有的則是深藍色,服裝邊緣裝飾著深色的滾邊(圖1-20)。

圖1-19
20世紀中葉霍羅克坡地區已婚婦女服飾

圖1-20
1821年維斯普雷姆地區男性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