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光譜及其表色法
一、光譜表色法
所謂光譜表色法就是以分光光度曲線來表示顏色特性的方法。非發光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對入射光選擇性吸收后的反射光或透射光光譜成分所決定的;而發光體的顏色即由它直接發射的光譜成分所決定。
二、分光光度曲線
將可見光譜的波長作為橫坐標,以樣品對不同波長的光的吸收強度為縱坐標,即可繪制分光光度曲線。
從分光光度曲線可以粗略地判別出該物體的色調、明度和飽和度。如果曲線以反射率為縱坐標,曲線的高峰在什么波段,就是該顏色的色調。如圖2-3所示,反射曲線中波長為600~700nm的反射率最大,說明該物體反射光中紅光最多,所以該物體是紅色調的反射體。圖2-4所示為透射曲線,雖然波長為600~700nm的透射率最高,但另有一個第二高峰在400~500nm處,說明該物體透射光中紅光最多,同時還透過一定的藍紫光,所以該物體是紫紅色的透明體。
圖2-3 紅色調反射的分光曲線
圖2-4 紫紅色調透明體的分光曲
圖2-5 兩顏色明度高低的表示
明度可由物體的反射率來決定,曲線越高說明整個物體的反射率或透射率越大,明度就越大。圖2-5表示兩個色相完全一致的顏色,但曲線A的反射率比曲線B高,即物體A的明度大于物體B。
飽和度是由物體反射光或透射光中彩色與消色成分的比例來決定的。彩色成分越多,消色成分越少顏色的飽和度就越高;反之,則飽和度低。對圖2-5中兩曲線進行分析,以曲線最低處作一平行于橫坐標軸的直線,直線的縱坐標值就是該物體反射出來的白光量,因此,色B的飽和度比色A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