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5章 三讓天下

皇帝李旦和他七哥李顯一樣,都是登過兩次基的人,在中國歷史上能有機會登兩次基的人極其少見,除了后來的明英宗朱祁鎮,就是李旦和李顯哥倆了!

李旦出生于龍朔二年六月一日,是李治的第八個兒子。當時,李治和武后剛剛從洛陽回到長安太極宮,正全神貫注地推進蓬萊宮的建設。

忽然聽說皇后生了個胖小子,李治十分高興,特地請弘福寺沙門靈潤法師到皇宮內作佛事,為武后母子祈福。

李旦開始名叫李旭輪,后又改名李輪、武輪、武旦,因為有個愛好文字游戲的阿娘,所以兒子們的名字和年號總是改來改去的!

這里為了講述方便,統一用一個名字稱呼。

李旦滿一周歲時,乳娘抱著他跟隨武后搬到蓬萊宮含涼殿居住。含涼殿一帶的地勢比較高,后面就是太液池,環境優雅。

荷花的香氣飄搖在寬闊的太液池上,菱角和荷葉飄浮在太液亭的周圍,遠處的小山坡綿延起伏,隨風飄蕩的柳枝下隱隱顯出樓臺亭閣,幾只翠鳥掠過了波光粼粼的池面。

李旦在這種優雅的環境中茁壯成長,七歲時,大唐帝國的疆域版圖擴展到了整個唐朝歷史上的最大面積,約有1237萬平方公里。

李旦長大后,徙封相王,拜右衛大將軍,他生得英俊瀟灑,為人謙恭孝友,擅長草書和隸書,特別愛讀文字訓詁方面的書。

儀鳳年間,李旦迎娶陜州刺史劉延景之女劉瑤為妃,生下長子李成器,后又生女兒壽昌公主和代國公主。

又選汾州刺史豆盧欽肅之女豆盧秀芝和潤州刺史竇孝諶之女竇淑娥為相王府孺人。兩年后又選城門郎王美暢之女王芳婷進入王府。

那豆盧秀芝是鮮卑族人,沒有生育,但她在劉瑤和竇淑娥出事后,代為撫養申王李捴和臨淄郡王李隆基。

竇淑娥生育兒子李隆基和女兒金仙公主、玉真公主。王芳婷生育兒子薛王李業和女兒淮陽公主、涼國公主。

李旦的造人功夫了得,可見他的身體倍兒棒。

永淳二年七月,相王李旦改封豫王。

嗣圣元年二月七日,武后廢李哲為廬陵王后,立二十二歲的豫王李旦為皇帝。李旦第一次登上了寶座,躊躇滿志,正欲大展宏圖。

不料阿娘令他居于別殿,不得干預國事。李旦雖然很不情愿,但他沒有羽翼,不得不聽阿娘的話,做個乖寶寶。

阿娘又立豫王妃劉瑤為皇后。立永平郡王李成器為皇太子,給了乖寶寶一家崇高的名位。

武后臨朝稱制一年多,平定了揚州之亂,實施了一些惠民政策,并積極了解民情,體察民意,但李唐宗室和一些朝臣不甘于受女人的統治,有些怨氣。

垂拱二年正月,武后下詔還政給皇帝李旦。這是什么意思呢?

這是進退自如的一招,如果李旦接受還政,愿意親自治國理政,武后就會退居幕后坐鎮指揮。

如果李旦不接受還政,那么武后臨朝稱制就是合理合法的授權行為,那些宗室、朝臣如果再有怨氣就是無理取鬧,武后可以名正言順地鎮壓制裁他們了!

李旦知道阿娘在試探于他,并非出自誠心,再加上自己形同軟禁,與謀臣猛將隔絕了,沒有人可以商量,只好奉表請讓,請求阿娘繼續執政。

武后高興地順水推舟,接受皇帝的請求,依舊臨朝稱制。這是李旦讓權力給阿娘,使阿娘執政名正言順了,還不是讓天下,但離讓天下更近了一步!

接下來,武后發起告密運動,啟用酷吏,大行誅殺以威服天下!

曾經擔任過相王府司馬的鳳閣侍郎劉祎之,是李旦的老師,也被誅殺了!

載初元年九月,侍御史傅游藝率領關中百姓九百人匯集神都洛陽,四處游說,發動大規模的請愿活動,恭請圣母神皇登基稱帝。

武太后密切地關注著朝內外形勢的發展,特別是掛名皇帝李旦的態度。

李旦左右沒有謀臣可以商議,但他一看形勢的發展,立即作出了正確的選擇,上表宣稱自己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工作中的老實人、生活中的干凈人,一顆紅心永向娘,砥礪前行譜華章,請阿娘登基稱帝,并賜自己姓武!

武太后對兒子的表態十分滿意,號召文武百官都要向兒子學習,加強對親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的教育管理,自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煉就個人的金剛不壞之身。

九月十二日,武曌加尊號為圣神皇帝,降皇帝李旦為皇嗣,遷居東宮,禮儀用度參照皇太子規格,降李成器為皇孫。

這是李旦第一次讓天下,他將天下讓給了母親,自己由皇帝變成了皇嗣!

李旦被降為皇嗣后,面臨著不小的風險。

魏王武承嗣做起了太子夢,想搶奪李旦的皇嗣地位,派王慶之帶領數百人上表,請立武承嗣為皇太子。結果武曌分得清兒子和侄兒的親疏和輕重,命夏官侍郎李昭德杖責王慶之。

李昭德直接杖殺了王慶之,指出姑侄關系的親疏、缺陷,挫敗了武承嗣的陰謀,堅決維護李旦的皇嗣地位。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長壽年間又發生了著名的戶婢團兒事件,年輕貌美的團兒略施小計,便害死了李旦的劉瑤和竇淑娥二位愛妃!

李旦拒絕了團兒的勾搭,差點也被團兒陷害,幸虧內常侍范云仙也向武曌告密,率領手下人力證團兒主動糾纏勾搭皇嗣,結果被皇嗣拒絕的事實!

武曌知道上了團兒的當,命宮正落霞笞殺團兒。

內常侍范云仙和尚方監裴匪躬攜帶幾個金銀龜袋,私自去拜見皇嗣,結果被武曌以私謁皇嗣罪腰斬于都市。從此公卿以下朝臣沒人敢去拜見李旦。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武承嗣繼續做著太子夢,又想搶奪皇嗣的地位,派人誣告皇嗣謀反,武曌令來俊臣審訊李旦左右的隨從。

左右隨從害怕來俊臣的十大酷刑,不勝楚毒,紛紛互相誣告與皇嗣謀反。

這時,太常寺樂工安金藏實在不忍心皇嗣憑空被誣陷,竟然用刀子自剖胸腹以明皇嗣不反,衙役們見他血流滿地,五臟都暴露在外面。

剖腹自殺的視覺沖擊效果實在太驚人了,很快有人上報給武曌。

武曌得知此事也是大吃一驚,派侍御醫韋慈藏、沈南璆等前往搶救,保住了安金藏一命。武曌親臨探視,嘆息說:“哎,朕有兒反而不能自明,以至于連累你忍受這么大的痛苦!”命令來俊臣停止審訊,放出囚犯。

李旦逃過了長壽二年的連環兇劫之后,再無大難!以后的日子平安度過。

轉眼到了圣歷元年三月,廬陵王李哲回到闊別十四年的神都洛陽,李唐舊臣紛紛歡呼雀躍。李旦敏銳地感覺到,自己又該讓位了,理由如下:

①李哲是天皇大帝遺詔傳位之人,先李旦即位于柩前。

②李哲遠離權力斗爭中心十四年,被武曌親自召回。

③臣民都自覺地擁護李哲。

所以李旦幾次請病假不上朝,又主動上表請求讓位給兄長李哲,得到了阿娘的批準,九月十五日,武曌立李哲為皇太子,令依舊名顯。

圣歷二年正月,改封李旦為相王,領太子右衛率。

此后,相王李旦陪伴阿娘游宴作樂,暫時沒有什么危險了。

這是李旦第二次讓天下,他將本應由自己繼承的天下讓給了七哥李顯,自己由皇嗣變成了相王!

九年后,景龍元年七月,太子李重俊發動景龍政變,誅殺武三思父子,后來事敗被殺。

安樂公主李裹兒和兵部尚書宗楚客趁機陷害李旦與太平公主,說他們和李重俊是同謀。

御史中丞蕭至忠負責審理此案,查明真相后向李顯哭訴說:“陛下富有四海,卻容不下一弟一妹,反而要讓別人羅織罪名加以殘害嗎?”

“相王過去當皇嗣的時候,在則天大圣皇后面前幾天吃不下飯,請求將天下讓給陛下,其大德行天下都知道,陛下怎么能夠懷疑他呢?”

李顯被說服了,升蕭至忠為中書侍郎,李旦和太平公主得以平安無事。

景龍四年六月二日,皇帝李顯在太極宮神龍殿突然升天了!

韋后密不發喪,與堂兄韋溫密謀定策,立溫王李重茂為太子,召諸府兵五萬人屯于京城,然后發喪。少帝即位后,尊韋后為皇太后,臨朝攝政。

外朝議論紛紛,認為李顯是被毒死的,因為安樂公主希望母后臨朝,自己當皇太女。

散騎常侍馬秦客擅長醫術,光祿少卿楊均擅長烹調,為李顯治病護理和調制御膳,出入宮庭,得到韋后的寵愛,擔心給皇帝戴綠帽子的事泄露被誅殺。

所以安樂公主、馬秦客和楊均三人合謀,在李顯吃的湯餅肉餡中進毒,毒殺了皇帝。

臨淄王李隆基與太平公主之子薛崇簡、朝邑尉劉幽求、苑總監鐘紹京、長上折沖麻嗣宗等人密謀定計,決定誅殺韋后黨羽以匡復社稷,立相王以安定天下,先下手為強,發動唐隆政變。

六月二十日夜,押萬騎果毅葛福順、李仙鳧帶兵進入玄武門,至左羽林軍,斬殺將軍韋璿、韋播及中郎將高崇等韋后黨羽于寢帳。

葛福順、李仙鳧率羽林軍行至太極殿,韋太后嚇得逃進殿前飛騎營,被飛騎斬首,安樂公主、武延秀等人隨后都被誅殺。

幾天后,天氣晴朗,白云飄飄,李旦第二次即皇帝位,登上承天門樓,宣布大赦天下,內外官四品已上加一階,相王府官吏加兩階。

又將鎮國太平公主加實封五百戶,通前一萬戶。

然后與侍臣議立皇太子。宋王李成器推辭道:“儲君是天下公器,國家太平則先嫡長,國家艱難則歸有功。若失其宜,海內失望,非社稷之福。臣今敢以死請!”

當時諸王、公卿的意見也與李成器一樣。

七月二十日,白云呈祥,朝廷舉行冊封李隆基為皇太子儀式,李旦登上承天門宣制,李隆基到朝堂接受冊封。改元為景云,大赦天下。

接下來的政治斗爭開始圍繞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展開。

太平公主在神龍革命和唐隆政變中都有定策功,又力主少帝讓位給相王,所以李旦即位后對妹妹特別尊重。

李旦經常和太平公主商議大政,有時命宰相到公主府第咨詢。宰相奏事,李旦常問:“曾與太平商議否?”

自宰相以下,官員任免都是一句話的事,太平公主權傾人主。兒子薛崇簡、薛崇行、薛崇敏都封王。

太平公主知道李隆基英武,便想另立庸弱者以鞏固其權,派人散布流言說:“太子非嫡長,不當立。應當立李成器或李守禮。”

太平公主又在李隆基左右廣設耳目,向八哥李旦進讒言,說侄兒的壞話。兩人的矛盾日益激化。

延和元年七月,彗星在西方出現,進入太微垣。太平公主派術士向李旦報告:“彗星進入太微垣,表示帝座有災,皇太子將為天子!”暗示太子李隆基將弒君篡位。

誰知李旦沒有仔細思考她的弦外之音,脫口而出道:“傳位避災,朕意已決。”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皇帝是金口玉言,一經說出便無可挽回。

術士回報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大驚失色,明白自己弄巧成拙了!

李隆基聞訊,馳入長生殿叩頭,說:“臣因為一點小功勞而越過兄長當太子,正感到日夜不安,不知陛下為什么又要急于傳位呢?”

李旦回答道:“朕之所以得天下,都是你的功勞啊!今帝座有災,所以傳位給你,以便轉禍為福,你懷疑什么?”

李隆基仍然再三推辭,李旦說:“你是孝子,為什么一定要等朕死后再在柩前即位呢?”李隆基只好流淚而出。

李旦以無招勝有招,打得太平公主措手不及,使她失去了控制的對象。如果她真想做武曌第二,那么她必須控制住侄兒李隆基,她能夠做到嗎?

七月二十五日,李旦下詔傳位給太子李隆基。八月三日,李隆基在太極殿登基稱帝,尊李旦為太上皇,五日一受朝于太極殿。

這是李旦第三次讓天下,他將皇帝寶座讓給了兒子李隆基,自己由皇帝變成了太上皇!

太平公主想要李旦廢太子不成,想阻止李旦傳位也不成,便轉而培植自己的黨羽,和宰相竇懷貞、蕭至忠、崔湜、岑羲、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右羽林將軍李慈、左金吾將軍李欽以及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長史王晉、和尚慧范等來往密切,一起密謀廢立或進毒,以除掉李隆基。

先天二年七月初,左散騎常侍魏知古到武德殿向李隆基告密,說太平公主將于四日作亂。

李隆基馬上召集兵部尚書郭元振、龍武將軍王毛仲、羽林果毅李守德、內給事高力士等制定作戰計劃。

七月三日,李隆基命王毛仲取閑廄馬以及士兵三百人,自武德殿進入虔化門埋伏,再召常元楷和李慈覲見,兩位將軍一進門便被斬首。

王毛仲又率兵到朝堂逮捕宰相蕭至忠和岑羲。竇懷貞得知大事不好,自縊而死。

第二天,李旦下誥說:“自今軍國政刑,全部交給皇帝處分。朕正好無為養志,頤養天年。”然后率領仆從徙居百福殿。

太平公主聽說朝廷有變,逃到終南山中,躲藏煎熬了三天,還是偷偷回到了公主豪宅中,被侄兒賜死于家中。

開元四年六月二十日,太上皇帝李旦崩于百福殿,廟號睿宗。

李旦擅長耍太極,一生三讓天下:一讓母后,二讓皇兄,三讓皇子!自己由皇帝變為皇嗣,由皇嗣變為相王,但是讓來讓去,最后還是把自己給讓上了皇帝寶座!事情就是這么有趣,你越讓人家反而越是抬舉你!

李旦靠一個讓字贏得睿智之名,絕非浪得虛名。讓,不是怯懦,而是一種十分睿智的生存哲學,懂得謙讓即是懂得進取!上善若水,水善處下,所以能夠飛上云天!

李旦遵守無為退讓之道,知道進退、得失和利害的辯證法,從容應對,所以經武、韋之世而免于災難,子孫能夠長享宗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宁县| 友谊县| 菏泽市| 拉孜县| 永仁县| 开远市| 镇平县| 余庆县| 德保县| 平度市| 方正县| 土默特右旗| 睢宁县| 乌什县| 陇川县| 都匀市| 磐安县| 屯门区| 信丰县| 通州区| 团风县| 巍山| 时尚| 天峨县| 偃师市| 泽州县| 盐源县| 神木县| 景德镇市| 秦皇岛市| 四川省| 广西| 沈阳市| 温州市| 琼结县| 阜新| 文水县| 怀集县| 屏山县| 永定县| 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