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2010:太空漫游》不是《2001:太空漫游》的續篇,本書也不是《2010:太空漫游》的續篇。這幾本書應該說是同一主題的變奏曲,里面有許多相同的人物和情節,但不一定發生在同一個宇宙里。
自從庫布里克于1964年(人類登上月球的五年前!)建議我們應該嘗試制作一部“眾所周知的優質科幻小說電影”之后,科學發展一日千里,因此上述每本書的內容不可能完全一貫;后來的故事牽涉到的某些發現和事件,在前面幾本書撰寫時根本還未發生。1979年旅行者1號近距離掠過木星,獲得了輝煌的成功,《2010》一書因而誕生。在更雄心勃勃的伽利略任務未進行且獲得更進一步數據之前,我沒打算再提筆。
根據規劃,伽利略號將在木星大氣中投下一枚探測器,同時大約花兩年的時間探訪所有的大型衛星。它本來應該在1986年5月由航天飛機發射,并且預定于1988年12月抵達目的地。若真如此,那么在1990年前后,我就可以利用從木星及其衛星涌來的最新資料……
可惜,挑戰者號的慘劇發生后,整個計劃都泡湯了;伽利略號目前停放在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無塵室里,等候另一架運載火箭的出現。假如它將來真的能夠造訪木星,即使是比預定計劃落后七年,也應該算是幸運了。[1]
我決定不再等了。
阿瑟刪克拉克
斯里蘭卡,科倫坡
1987年4月
注釋
[1]伽利略號探測器于1989年10月18日由“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運送升空,1995年12月7日接近木星,2003年9月21日墜毀于木星的大氣層。——編者注(本書中注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編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