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紫砂壺收藏選購指南作者名: 蘇銘皓 莊不周本章字數: 826字更新時間: 2019-12-04 10:27:46
紫砂壺源起
紫砂壺的原產地在江蘇宜興,故又名宜興紫砂壺。很多人訛傳,宜興紫砂壺得名的原因是只有宜興有紫砂礦,其實不然。統計數據表明,宜興陶土儲量占全省總儲量的95%以上,除了江蘇,浙江、安徽等地也有紫砂礦,而之所以叫宜興紫砂壺,更重要的原因是宜興獨有的紫砂壺拍打成型工藝和特有的陶藝文化傳承。
中國宜興位于江蘇省南部,太湖西岸。那里風景秀麗,被稱為“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綠洲,竹的海洋”,紫砂壺這個特有的文化符號更為宜興增添了許多人文情懷。
宜興市是紫砂壺的發源地,古時已經有陶藝傳承下來的先進制陶工藝,加上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帶來的優質紫砂土壤,使得宜興市孕育紫砂壺的先天條件十分優越。再加上烹茶方式的發展變化,從早先的煮茶法到點茶法等。到明清以后,直接以沖泡為主,壺才成為重要茶具。

宜興竹海的紫砂壺雕塑
宜興紫砂壺泡茶時,保留了茶湯的香氣,長時間保持了茶湯中的色、香、味。紫砂壺經過茶水泡過、在手中摩挲把玩之后,會漸漸變為古玉色,經久耐用,美觀大方,因而受到愛茶者的青睞。
紫砂壺起源何時,到目前還存在爭議,到底始于哪個朝代,眾人說法不一。其中不乏有人用“紫砂器”的起源來指代紫砂壺的起源。紫砂器指用紫砂泥礦土制作的器具:花盆、茶葉罐、茶壺、雕塑等。而紫砂壺專指用紫砂泥礦土制作的飲茶之用的壺型紫砂器。因此,紫砂壺應屬于紫砂器的范疇,兩者之間并不能畫上等號。
文獻記載:北宋詩人梅堯臣《依韻和杜相公謝蔡君謨寄茶》中的“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以及北宋歐陽修《和梅公儀嘗茶》中的“喜共紫甌吟且酌,羨君瀟灑有余清”等,其中“紫泥新品”與“紫甌”證實并非后來意義的紫砂壺。
雖有紫砂壺的制作始于宋代,興盛于明清的說法,但至今為止,考古發掘的宋代古墓不下千座,卻從未出土過一把紫砂壺,所以紫砂壺始于宋代的說法還是有待考究的。而自明代末年的崇禎年間,江陰人周高起撰寫了第一部專門論述紫砂壺的著作《陽羨茗壺系》開始,至清代,才有了明確記載紫砂壺相關的文獻。

唐代點茶流程
- 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轉載指數排名研究報告2016
- 全民閱讀組織活動讀本
- 單讀. 十周年特輯(時間的移民+在世界的門外)共2冊
- 公共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政府采購
- 國外圖書館動漫資源建設與服務
- Learning Robotics using Python
- 檔案檢索: 理論與方法
- 知中8·了不起的宋版書
- Mobi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ojects
- 校勘學釋例(中國文化叢書·經典隨行)
- 圖書館學基礎簡明教程
- 四川文理學院校史(1976—2016)
- 圖書館服務管理內化:概念、過程及整合因素
- 高校圖書館工具書管理與服務研究
- 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轉載指數排名研究報告2018(中國人民大學研究報告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