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鑒定篇

十幾年才玩明白的一塊老玉

2001年我到內蒙古博物館出差,公干后乘車來到了包頭,由包頭的好朋友劉文奇、張京軍兩位老兄接待。轉天我們一起逛包頭的古玩城。我記得很清楚,當時我見到了直徑約50厘米左右的一對西漢灰陶壺,上面帶有完整的獸頭鋪首,壺的肩部好像帶有一圈滿工的裝飾帶,非常漂亮,當時這對灰陶壺的要價才2000塊錢,只是我發愁沒有辦法安全地運回天津,始終猶豫不定。我連續兩天站在壺的跟前反復考慮,最后終于放棄了。還是在這個店里,我有點失魂落魄地在柜臺上下亂看,總想買點什么好像才能平衡。于是,我看見了一塊兒沒有雕工的條狀白玉,我當時以為就是一塊兒白玉手把件。這個把件一頭厚、一頭薄,好像是一個單面的楔子(圖1),在斜面的末端還殘留著一點兒飴糖色的玉皮(圖2),我由此判斷這是塊兒子料;同時,這塊兒玉的正、背面各有一片兒類似于干裂秋風的斜向劈茬兒,里面帶有些許的沁色,這在古玉收藏中俗稱“重(chóng)劈”(圖3),這是漫長的掩埋過程對質地造成的傷害,即使在古玉中也屬少見。這個白玉把件老相十足。我問老板價錢,老板說,如果買走那對灰陶壺,這塊兒玉就可以送給我。我知道這是老板的生意口,大概也貴不到哪兒去,沒有太多地討價還價,最后150塊錢成交。回賓館給朋友顯擺,他們都笑我不懂“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說:“買這塊兒玉料坯子,再付十倍的工錢玉工也未必愿意動刀。雕出來的活還不知什么樣!”說得我當時也有點后悔。

圖1 白玉把件(正、背)

圖2 皮色

圖3 重劈(正、背)

可是回來后沒有多久,我就真的喜歡這個把件了。這塊兒玉除了玉皮和重劈這兩個直觀特點以外,如果上手仔細撫摸,就能夠感覺出一種由內而外的強烈的油潤感,以及皮膚在玉表面滑動所形成的一種膩膩的阻力,但絕不是浸油后的那種黏手,是摩挲高古玉老熟坑才有的那種特殊的觸感,難以名狀。我始終就把它當成是一塊兒磨了皮的老子料把件,也設想過如果去蘇州出差,花錢請玉工順勢巧雕成蘇作薄意山水圖案,就顯得完整了。在手里擺弄的時間長了,后面的問題接踵而至,這是塊兒什么料?既不像和田玉——和田玉沒有里面的石花(圖4);又不像岫巖玉——岫巖玉沒有這種脂性和微通透的感覺;與青海玉、南陽玉的差別更加明顯。這個問題一直揮之不去。

圖4 石花

這個白玉把件我在手邊把玩了十幾年,雖說這十幾年來一直看不明白,可是也看不膩,說明它本身還隱藏著我未知的信息。

直到這兩年,我閱讀了一本關于玉質材料學方面的著作,十幾年的不清楚剎那間渙然而冰釋、了然于心。看來,一本好書一定是給有疑問的人寫的,讀書并不是隨便展卷就有益,還是要帶著問題讀。腦子里裝的問題越多,展卷所得的收益也就越大;腦子里沒有問題的儲備,瞎讀書就有點耽誤工夫了,不會有收獲。

緊接著,我對這件白玉把件做了全面的鑒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思茅市| 东方市| 巴东县| 永年县| 天长市| 华阴市| 青河县| 久治县| 萨嘎县| 平南县| 泗阳县| 阿图什市| 汕头市| 江源县| 山西省| 保亭| 澎湖县| 乌鲁木齐县| 乌拉特前旗| 东乡| 浦北县| 北票市| 马关县| 哈尔滨市| 张家川| 京山县| 边坝县| 苏州市| 白玉县| 内丘县| 惠水县| 保德县| 城口县| 石河子市| 穆棱市| 泌阳县| 红原县| 东乡族自治县| 卢氏县| 九龙县| 岳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