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FOF組合基金(第2版):大數據金融叢書作者名: 丁鵬本章字數: 1176字更新時間: 2019-07-09 14:51:42
母基金篇
FOF 分為母基金和子基金兩部分,其中“母基金做配置,子基金做策略”。有關策略的內容國內已有不少書籍,特別是在筆者的《量化投資——策略與技術》出版后,近幾年有關策略研究的文章層出不窮,但是母基金層面做資產配置的文章卻鳳毛麟角。母基金篇就是專門闡述有關FOF母基金的設計、資產配置、風險管理等方面內容的。本篇包括10章內容,具體如下。
第1章是基本概念,主要說明了 FOF的定義、構成、關鍵要素、產品設計、管理人評價、策略配置等,并且介紹國外的相關發展情況。通過閱讀本章內容,讀者會對FOF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第2章是有關投資組合的基礎理論,包括馬科維茨的證券選擇理論、夏普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以及筆者開創性的 SGT 策略組合理論。該理論是筆者多年思考的總結,是對傳統金融投資理論的一次重大升級,將原來的二維分析體系擴展到三維分析體系。
第3章是FOF的重點內容:資產配置。大多數FOF從業人員往往將FOF簡單化為買基金,其實做FOF最關鍵的還是進行資產配置,因為研究表明,投資收益的90%來自正確的配置,而不是交易。
第4章介紹最近流行的Smart Beta的概念,這是在傳統的市值加權基礎上的一次擴展,對不同的因子進行適當暴露,從而試圖獲得比指數更好的收益風險比,主要有權重因子優化、風險因子暴露、風險因子組合等多種形式。
第5章是本書的重點內容,介紹中國量化投資學會(CQIA)推出的星潮評價體系,包括用于公司層面評價的D-三因子模型、用于產品層面評價的D-Ratio指標和用于資金管理的 D-公式。這也是筆者多年在金融領域研究思考的精華結晶,希望能給FOF從業人員更多的借鑒和幫助。
做完資產配置和基金評價以后,就要在具體的基金中進行選擇配置。擇基模型算是戰術級的重要策略,常用的模型有動量模型、奇異譜模型、行業輪動、風格雷達、收益率分解、風險因子剝離、Logistc分類等。這一段內容在第6章中闡述。
第7章是專門針對公募基金的 FOF配置的討論章節,主要介紹了國外共同基金FOF的一些產品模式,包括目標日期模式、目標風險模式和風險平價模式。最后以耶魯基金為例,分析了其成功的主要因素。
私募 FOF 的配置目前基本上以風險平價模型為主。風險平價毫無疑問是近幾年全球資產配置的重要風險管理手段,一般來說有資產類別風險平價和風險因子風險平價兩大類。第8章對這兩種風險平價進行了詳細的討論,并且以國內的數據為例,進行了相關的模型分析和數據研究。
第9章闡述業績歸因問題。業績歸因是對子基金管理人進行分析時必須做的事情,因為必須搞明白收益到底是來自運氣還是來自管理能力。解決這個問題有很多模型,包括Fama分解模型、BHB模型和IK模型等。
嚴格的風險管理是保證FOF成功的關鍵之一。第10章介紹了高盛風險模型、Barra因子風險模型,并且對FOF的風險管理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FOF母基金絕對不是找一個歷史業績出色的基金產品這么簡單的,產品設計、管理人評價、策略分類評估、資產配置、風險管理、業績歸因等,一個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