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電臺人員生活待遇優厚

時令到了初春時節。在這青黃不接的時期,群眾生活日漸難熬,紅軍補給也相當艱難。加之國民黨政府對紅區的封鎖和國民黨軍的圍困,物資愈益缺乏,就連食鹽也被禁止輸往紅區,游商和小販也嚴禁進入紅區叫賣。部隊的伙食標準每人每天只有六個銅板,連紅米飯、南瓜湯也不是天天都能吃得到的。

電臺人員的伙食要好得多,組織上對他們還是盡其所能地給予物質上的照顧和關懷,比如技術人員夜間工作有夜餐,或一碗紅米稀飯,或一把炒黃豆,而在秋天,端上來的就是一碗蒸紅薯。報房的電燈那可是稀罕玩意兒,刺眼的亮,常常吸引鄰居孩子們在此窗外借光玩耍,光膀子的,光屁股的,熙熙攘攘。屋內的“嘀嘀嗒嗒”,屋外的嘰嘰喳喳,儼然奏出一曲美妙的山村協奏曲。孩子畢竟是孩子,隔窗看見電臺人員吃夜餐,直直地瞪著眼盯著,那個饞呀,直流哈喇子。這時,劉寅他們往往抓把炒黃豆或拿幾塊紅薯與小朋友們分享,偶爾還能吃上一塊大肥肉,簡直像過年。在孩子們的眼中,劉寅他們就是天底下最好最好的好人。

至于技術人員的技術津貼那就更可觀了。劉光甫的技術津貼為每月100塊大洋,王諍50塊大洋,劉寅30塊大洋。要知道朱德總司令、毛澤東總政委的津貼只有5塊大洋。于是在紅軍中曾一度出現“技術干部是爺爺,軍政干部是父親,后勤干部是孫子”的牢騷話。

對這些特殊照顧,劉寅他們每每感到不安,多次主動提出自己的意見,申請免發技術津貼。朱德總司令對大家的請求,除了書面嘉獎外,還是保留了一定的數量。參謀處長郭化若對他們說,總司令的意思是,你們同普通戰士要有所區別。這一舉措充分表明紅軍總部對新技術的重視和對掌握新技術人員的殷切期望。在總司令部做出了這樣的決定后,劉寅他們只得照此辦理,一一收下。不過劉寅還是想出了新的點子:等前方指揮員到總部開會時,便邀請他們“搓一頓”,有一次王諍、劉寅同紅六軍團指揮員王震“打牙祭”,這位開國上將當時一邊大嚼大雞腿,一邊說“香,真香!”直到20世紀80年代,王震就任副總理后,一次見到劉寅時,他老人家依然念叨那次“打牙祭”。其他大部分積攢的技術津貼后來他們都貢獻了出來,買了紅區的公債。

“打牙祭”,當地方言,戰士們也戲稱“打土豪”。只要無戰事,劉寅等技術人員每逢發放技術津貼的時候,都會分別請學員和擔架隊、監護隊的戰友們吃一頓。當時,一個現大洋就能擺一桌上好的飯菜。紅小鬼胡耀邦也曾“打”過劉寅的“土豪”。

除此之外,劉寅還曾通過郵局試探性地給家中郵匯幾塊大洋,不知能否收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门县| 工布江达县| 建瓯市| 拜泉县| 广灵县| 梓潼县| 大余县| 都昌县| 巴马| 莱西市| 洮南市| 新干县| 额济纳旗| 砀山县| 同心县| 屯留县| 奎屯市| 龙江县| 耒阳市| 南昌县| 临漳县| 岳池县| 金塔县| 平武县| 博野县| 红河县| 大足县| 合水县| 九台市| 淮北市| 改则县| 礼泉县| 宁夏| 泰宁县| 孝感市| 仪征市| 晋城| 阿坝| 策勒县| 马边| 普兰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