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王建業和高天陽被解救回來之后,倆人都安分了好長一段時間。這讓家人在放心之余,也覺得倆人該得這一教訓。
王建業在超市里又找了份理貨員的工作,巫丹妮也不指望他能賺多少錢,只要他踏實地過日子就行了。但是對于王建業主動出去工作,她還是支持的。人是需要工作的,要不老呆在家里,也容易產生惰性思維。再說和人多多接觸也好,省得做事小家子氣。對于他對自己娘家的微辭,她還是介意的。如果不是形勢所迫,媽媽也不會要她的錢,沒辦法,巫莉上學吃飯樣樣都得花錢,而媽媽也六十多歲了,她總不能讓她再出去工作賺錢養家吧。而且媽媽也是好強的人,在小區里也找了份打掃衛生的活。她覺得能減少一點她的負擔也是好的。對此,她也沒有辦法。弟弟就是個沒有什么責任心的人。對于巫莉,他沒有盡到父親的責任,最起碼的養育責任就沒有。她也對這個弟弟不抱什么希望了。而且他現在又組成家庭了,有人接手就不錯了。這樣,她只要管好媽媽,把小侄女供出去就好了。她總不能看著媽媽一個人受苦吧!
不過,從王建業回來,對媽媽的態度也似乎不那么散漫了。有時候,也會主動問有什么幫忙的,這讓劉玉芳心里一陣妥帖。只要女兒過得好,她是無所謂的。她就怕因為巫莉的事兒,讓倆人心生不快。連帶著孩子也不怎么敢去姑姑家。不過,看到姑父慢慢轉好的態度后,巫莉也漸漸放開了膽子,姑姑叫她們過去的時候,她也不那么抵觸了。
而巫威那里,也打電話和劉玉芳說,巫莎也找好了幼兒園上學了,劉玉芳也很高興,想了想,給寄去一千塊錢,說是給孩子買點吃的。對此,巫威倒是沒有拒絕。有時候,有些人就是這樣,對于父母的給予養成了一種習慣,只是一味地接受,而不去考慮父母在過什么樣的日子。也許在他的心里,從沒想過巫莉上學也是需要花錢的,而錢又是從哪里來的。也許他心里很明白,姐姐會幫家里,不會看著她們受罪。但是他偏偏就忘了自己也是另一個孩子的父親,另一個人的兒子,他也是需要付出的。有些人就是能選擇性忘記吧,這也算是一種“本事”吧!
而高天陽回家消停了幾天,又和之前的哥們喝了幾次酒。對于他的經歷,大家都是打趣一通。沒辦法,他這人,一直都是好高騖遠的,總想找那種輕松賺錢多的買賣。想這種好事的人天下多了去了。就像那些整天守在彩票機旁邊的人們一樣,總想一下子就得到很多錢,馬上出人頭地。這種思想是要不得的。很多人中大獎都是無意識的。而且中獎也是有概率的,不是能計算出來的。有些人,錢沒賺到,倒是投入得太多,有的還借了債,這樣的人數不勝數。不過,也沒有人去同情他們,因為人心一旦偏離了,很難再糾正過來。
為了讓他斷掉這種不切合實際的想法。秋家玲讓自己的哥哥林帶著他跑貨運。這幾年,因為哥哥的勤勞肯干,家里的日子過得很是紅火。他一直在某物流公司開大車,時間長了,工資獎金也不少。因為人踏實,所以老板也很信任他。這次他回來招人,她就想到了自己的丈夫,因此,讓他把人打包帶走了。高家父母本來是有些不放心的,但是看到高天陽的大舅哥帶隊,也覺得有熟人帶著錯不了。因此,也就放行了。秋家玲也想好了,再讓他呆在家里,肯定不是和人瞎混,就是再想些沒用的。還不如干點兒實事兒。反正家里也指不上他,高明宇和王秀云老倆口把孩子帶得挺好的。她挺省心的,而該省心的丈夫卻屢屢出錯,這讓她很頭疼,索性就讓他出去吧,眼不見為凈。
而高天陽在一開始有些抗拒,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也發現出來跑跑也不錯。一隊人一起跑貨運,不僅壯膽子,閑了還能一起喝個酒,侃侃大山之類的。慢慢地,也就適應了。而且,在閑下來的時候,他也會抽空回家一趟,尤其是看到秋家玲在拿到他賺的錢后那一臉的興奮,也覺得挺自豪的。這樣子,媳婦就不會再說自己不務正業了吧。秋家玲很高興,還帶他去商場置辦了兩身衣服。雖然說只是司機,但是人靠衣服馬靠鞍,換了裝的高天陽覺得有錢的感覺真不錯。沒看妻子看他的樣子都不一樣了嗎。高明宇和老伴也挺高興,覺得兒子終于有正事兒了,不用他們操心了。
巫丹妮她們這一屆的學生,也快到畢業的時候了。再有幾個月就高考了,作為課任老師,她還好些,那些班主任才是最頭疼的時候,每年這個時候,每個人的成績也算是固定下來了。楊悅的姥姥韓桂芝有時會打電話來,說說楊悅的情況,她也表示沒辦法,只能安慰她孩子大一些就好了。對于這個孩子,她的心里也很復雜。
一開始,她確實很看好她,因為她從她的眼里看出了她對改變現狀的渴望。但是隨著時間的流失,孩子的眼中不再純粹,心思也不再用到學習上了。對于她和班主任的頂嘴還有其他老師的反饋,她也忍不住一陣陣地失望。生在這樣的家庭,不是她的錯。而是錯在她有改變的心,卻沒有堅持的行動力。而且經不住外面的誘惑。她摔手機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了,她聽同班的同學說,在一次和韓桂芝吵架后,把新買的手機又摔壞了。而且不長時間又再次換了手機。她也知道現在的楊悅發火耍脾氣已經是常態了。而且在校外,也沒人管著,因此,做起事來更加隨心所欲。
而且,她覺得楊悅可能和家里還撒了謊。因為韓桂芝知道她讓楊悅找她免費補課的事,為此韓桂芝很感激,有些話,也愿意和她說。前一陣,韓桂芝打電話問她是不是又補課了,說楊悅和她要補課費。因為,她補課不收楊悅的費用。但是其他的老師會收一些。當然,也有一些外校的老師在辦班。而且,對于她來說,也是家長求著她非要給自家孩子補課的。她本身也不太想賺這份錢。但是,有些事,也是相對而論吧。據她所知,一些別的老師現在在補課,她也只是在周末的時候,會給幾個熟識的家長送來的孩子補課。因為政策上一直是不允許這種方式的。但是經她的了解,好像楊悅沒在里面補課。因為她現在和老師們的關系也不是太好。大家也不想惹事,更不可能勸她來補課了。但是,她是不會對韓桂芝說這些的。因為她也不了解楊悅是不是找了其他人補課。所以也不方便說什么。只是含糊地說,孩子最近沒找她。韓桂芝也就沒再說什么了。
其實在學校有這樣一些孩子,借著學校給大家發材料之類的事情會向家里多要錢,而去買一些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對于楊悅,她也不好說什么,本來這孩子就敏感,如果是說錯了,也會增加她的心理負擔。而且,隨著上高三了,她明顯也是著急了。本來就偏科,現在高考在即,更會緊張。而她可能也是怕考不好吧。韓桂芝說楊悅最近發脾氣越來越頻繁了,一點事情都會擴大。巫丹妮安慰她,這是考前焦慮癥,一般孩子都有這種癥狀,只要在旁邊看著,別刺激她,讓她平安過渡完高考就好了。至于考得好不好,也無所謂了,現在只要有分數,就能去個學校。只要她肯進學校去學,出來也能找份工作的。
她的話讓韓桂芝心下稍安的同時,也對另一件事升起了焦慮之心。秦文軍的事她是知道的。從孩子上高中,她去鄉里辦證明時,就知道了。而且也是因為他的出現,孩子的孤兒身份被取消了。這事兒,她一直放在心底。而且辦事員也安慰她,說之前勸過秦文軍了。他也答應了,不會冒然出現在孩子的面前。因為他也知道孩子的情緒不穩。而且上高中后,學業要緊,如果因為他,而讓孩子耽擱了學業的話,他也會不安的。
而且據說秦文軍去找工作去了,也想著為孩子攢點學費之類的吧。韓桂芝如是想。對于他,她不恨是不可能的,自己女兒的死,有一半的責任在他們家人身上。但是正如辦事員所說,他是孩子的父親,如果硬行阻止也是不可能的。因為現在孩子情緒很不穩定,她也只能希望他現在不要出現了。
其實秦文軍這兩年還真的不在北方。在孩子上高中后,他本想著過段時間就去鄉里找人幫著說和一下,順便認一下楊悅,也盡一下父親的責任。畢竟他失去了陪她成長的機會,現在也只能是不斷彌補了。不過就在他計劃的時候,家里來電話了,說是母親病重。他也挺著急的,想著先回去看看吧,于是,和楊悅相認的事情就耽擱下來。
回南方后,看到瘦成一把骨頭的母親,他也不忍心把她再扔下了,老人也是上了年紀了,用她的話說,沒幾年活頭了。希望他能陪自己兩年。而且對于以前做下的事情,也進行了懺悔。直說對不起楊玉琬和楊悅。也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吧!以前她一直執著于要個孫子,因此,在對待楊玉琬的事情上,難免不盡人情了些。她也知道,當時楊玉琬和媽媽韓桂芝抱著孩子離開是傷心的。而且,當時的醫藥費也是她們自己結的。當時,她只想著失望的事,也就沒有想過她們的事。直到人走了,她回到家里,看到鄰居們不贊同的目光,她心下也是有些愧疚。但是,很快她的心思就被擔心自己的兒子而慢慢淡化了。她想著,她們回去也好,自己兒子在里,她在這邊也不一定能守著孩子過日子。如今是眼不見心不煩。以后她再嫁也好,把孩子送人也罷,都不重要了。而兒子帶回來的消息,讓她心里也是不安的。有時候,她會夢到楊玉琬,她并沒有說什么,就是直直地看著她,讓她一陣陣毛骨悚然。也是因為自己心虛,所以她一遍遍地懺悔。抓住兒子的手,痛哭流涕。秦文軍心里也難受。一面是瘦得脫相的母親,一面是亡妻和孤僻的女兒。但是他也沒辦法,看著母親也沒有多長時間了,以前的事情已然發生了,不可挽回了。那么現在,他也不能讓母親再含著愧疚去了。因此,也是一面安慰母親,一面自己寬慰自己。百善孝為先,他現在還能盡一個兒子的本分。那么,先從陪伴母親這里做起吧。因此,一面是孩子,一面是把自己養大的母親,他還是選擇了后者。在家里照顧起她來。
就這樣,一連兩年多,老人也熬得燈枯油盡了。他在送走了母親,安葬之后,便急著趕往北方。這樣一耽擱,時間又錯開了許多。而他再重新回到北方后,他又無法坦然面對楊悅和韓桂芝夫婦了。因為這兩年又花光了他的積蓄。他現在又得從頭開始了。本來他也沒多少錢,但是母親看病吃藥也得消耗,所以說,人在有難處的時候,總是害怕事情一件接一件的。他現在就很尷尬,也不敢去韓桂芝家里。只能在校門外偷偷看著女兒。他也怕人家嫌棄他。人生就這樣,在你覺得看見光明的時候,會有烏云再次飄來。總是有不斷的變化打斷自己的計劃。人生總有太多的無奈。
如今,楊悅已經快高考了。這個時候,他更加不敢去打擾她了。他總是在一個安全距離默默關注著自己的女兒。他也發現了女兒的變化。當年,他們見面的時候,楊悅還是一個很樸實的小姑娘。如果不是之前見到過,他都要認不出來這個孩子了。楊悅開始和別的青春期的女孩子一樣開始學會了化妝,而且還和一群孩子打打鬧鬧的。但是仔細看,還是能看出來,她和同學還是有一些距離的。
他看到孩子在放學后,拿著手機在玩,并且有時會和別人聊天。有些話,他聽得似懂非懂的,總覺得哪里不一樣了。但是看到孩子好好的,他心里還是很高興的。看著近在咫尺的孩子,很想上前和她說說話,但是又怕自己冒然出現讓孩子接受不了。而且一想到妻子的離世,他就心如刀割。能有今天,他也在心里暗恨自己當時為什么要喝酒,讓人有機可趁。但是事情已經發生了,也更改不了了。只能說命運弄人。他就在這種難過又糾結的心態中一天天地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