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建立革命武裝 開展游擊戰爭

一 建立革命武裝

(一)鄜縣第一支革命武裝

1931年秋,中共地下黨組織委派鄜縣籍共產黨員王樹勛,從榆林職中返回家鄉開展革命活動。王樹勛回到洛河川田廂村后,從辦夜校入手,秘密召集原省立延安四中、榆林職中的幾位同學開會,議定在鄜縣創建革命武裝。他先后到鄜縣交道塬和洛川縣菩堤塬發展隊伍,籌集槍支,吸收貧苦農民中的有為青年參加紅軍,很快在交道塬建立起一支50多人的武裝力量,并通過地下黨組織,從延安等地搞回數十支槍支和彈藥,在交道、牛武和洛川菩堤交界的山林地帶安營扎寨,打擊土豪,開倉放糧。接近舊歷年關,王樹勛決定率部北上,投奔劉志丹,欲與陜甘游擊隊會合,不料被奸細屈志文告密,在行至延安附近的松樹林一帶,遭到延安民團、甘泉馬兆仁民團、鄜縣牛武賈俊杰民團等幾支民團的圍追堵截,一場激戰,寡不敵眾,全軍覆沒。王樹勛落崖,身負重傷后,秘密回到田廂,在村外養傷。這支由鄜縣籍共產黨人創建的鄜縣第一支革命武裝在鄜縣革命史上打響了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這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鄜縣創建革命武裝的最初嘗試,對鄜縣革命斗爭和黨組織的建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二)鄜縣游擊隊

1933年9月,中共陜甘邊區特委在鄜縣槐樹莊一帶,以榆樹臺貧雇農聯合小組為基礎,建立了一支30多人的赤衛隊,由張生太任隊長。11月,中共陜甘邊區特委、陜甘邊區革命委員會干部李彥在小河子川又建立了一支20多人的赤衛隊,參加的有韓明奎、劉文有、張偉等。1934年春,為了有力地打擊國民黨地方武裝,紅26軍騎兵團在鄜縣西部地區活動,將這兩支赤衛隊整訓改編為鄜縣游擊隊,并派邊德榮任鄜縣游擊隊隊長,師振懷任指導員。鄜縣游擊隊下設三個中隊,一中隊隊長韓明奎,二中隊隊長李興發,三中隊為少先隊,隊長白志明。

鄜縣游擊隊活動的方針是:敵疲我打,敵進我退,敵跑我追,敵駐我擾。主要戰術是:靈活機動的奔襲及夜戰。主要任務是:消滅地主反動武裝和民團武裝,除奸除霸,打擊土豪劣紳,擴大隊伍,發展黨組織,開創根據地,建立各種群眾組織,進行土地革命運動。

鄜縣游擊隊開始以中國工農紅軍的名義,轉戰在鄜縣、中部、洛川、甘泉等部分地區,打擊土豪劣紳和貪官污吏,與鄜甘游擊一支隊、二支隊,中宜游擊隊等多次配合打擊國民黨軍及其地方武裝。在直羅鎮戰役期間,鄜縣游擊隊擔負著戰勤支前和配合紅軍主力對國民黨軍的作戰任務。1935年11月,鄜縣游擊隊改編為鄜縣獨立營,邊德榮任營長。

(三)鄜縣游擊大隊(鄜縣獨立營)

1935年11月下旬,直羅鎮戰役后,鄜縣羊泉塬又創建了幾支游擊隊。為了統一指揮,中共陜甘省委軍事部派榮立森等到羊泉塬,把喬鳳鳴、雷亂媧、任忠義、孔祥有創建的幾支游擊隊合編為鄜縣游擊大隊,喬鳳鳴任隊長,榮立森任政委,魏恩功任指導員。1936年1月,根據中共陜甘省委《關于發展陜甘游擊戰爭致各級黨支部及游擊隊的指示信》的精神,鄜縣游擊大隊改編為鄜縣獨立營,下設三個連,喬鳳鳴任營長。3月,鄜縣獨立營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29軍257團,喬鳳鳴任團長。同時,又重新組建了鄜縣蘇維埃政府保衛隊,崔云華任隊長,下設兩個分隊。5個區的蘇維埃政府組建了5個赤衛軍大隊。

(四)鄜甘游擊隊

1934年4月,鄜甘縣革命委員會創建初,紅26軍派王世泰在府村創建了鄜甘游擊一支隊,開始只有6名隊員,后發展到20多人,隊長傅成興,指導員賈生義。鄜甘游擊一支隊經?;顒釉诟嗜h府村川和鄜縣大申號一帶。鄜甘游擊一支隊成立的當天晚上,傅成興帶6名隊員,手持兩把折腰手槍、3顆子彈,到甘泉縣安家坪,對當地民團進行突然襲擊,收繳民團槍7支。5月16日,鄜甘游擊一支隊80多人突襲了鄜縣白龍溝土豪王某、劉某,收繳步槍1支、土槍10支、折腰槍2支。6月,鄜甘縣革命委員會又在鄜縣大申號川三畝臺建立了鄜甘游擊二支隊,高懷春、吉志盛先后擔任隊長。同年7月,在鄜甘游擊一支隊、二支隊的基礎上成立了鄜甘游擊隊,郝占海任隊長。1935年10月,鄜甘游擊隊參加了羊泉塬的郭豐戰斗、鉗二戰斗和榆林橋戰役,11月,又參加了直羅鎮戰役的支前工作,并配合紅軍作戰,取得了顯著的戰績。

(五)中宜游擊支隊(中宜獨立營)

1933年冬,中共陜甘邊特委在中部小石崖一帶改造了國民黨一支地方民團,發動貧苦農民參加,成立了中宜游擊支隊,并不斷發展壯大,到1935年夏,中宜游擊支隊已發展到1000多人。游擊支隊隊長先后由魏老五、賈生義、邵福林、李景熙擔任,指導員先后由邵福林、牛書申擔任。9月,中宜游擊支隊改編為中宜獨立營,楊德魁任營長,牛書申任政委。直羅鎮戰役期間,中宜獨立營承擔了在羊泉塬圍困上立石寨子的國民黨軍隊和阻擊國民黨東北軍107師西進增援109師的任務。1936年3月,國民黨東北軍侵犯中宜蘇區,中宜獨立營掩護縣級黨、政機關安全轉移。4月,中宜獨立營經整頓編入紅29軍255團。

二 開展游擊戰爭

(一)南征北剿

1934年2月下旬,鄜縣游擊隊一中隊、二中隊40多名戰士,在中隊長韓明奎、白志明及彭占元帶領下,從直羅屈家溝出發,準備攻打南道德狼虎頭民團,行至謝家洼,聽說洛川有個收稅員叫“屈半川”,欺壓百姓,搜刮民財,無惡不作。方圓百里老百姓對“屈半川”恨之入骨。鄜縣游擊隊便決定去洛川抓捕“屈半川”,為民除害。由于洛川縣城有國民黨部隊把守,只宜智擒。于是白志明帶了7名精干游擊隊員化裝成保丁,進城偵察敵情,負責聯絡。韓明奎等4人化裝成買牲口的販子走進城里,伺機抓捕。其余游擊隊員分別埋伏在洛川城郊的西溝畔,隨時準備接應進城行動的游擊隊員。在牲口市場上,韓明奎等人買好兩頭牛一頭驢,然后高聲叫喊要去上稅,這時,3名化裝成保丁的游擊隊員肩背馬拐槍走了過來,大聲喊叫:“誰上稅哩!”不一會兒,“屈半川”聞聲而來,問:“你們是哪里人?”彭占元答話:“我們是鄜縣羊泉人,到這里買了兩頭牛一頭驢,給你上稅?!薄扒氪ā闭f:“好,好,你們羊泉人都知道我‘屈半川’。”話音未落,彭占元一把抓住“屈半川”的領口,另一游擊隊員順勢開了一槍,子彈從屈的頭頂上飛過,“屈半川”嚇得跪地求饒。頓時,街道群眾大亂,韓明奎一邊向群眾解釋:我們是工農紅軍,是窮人的隊伍,是為老百姓除害的,不要害怕,不要跑,一邊乘機拉著“屈半川”沖出了洛川縣城。鄜縣游擊隊拉著“屈半川”回到鄜縣羅兒山,把屈關押在楊震春家的地窖里。兩天后,國民黨洛川縣府派人送來3000枚銀元、100套軍裝、兩馱鞋襪等物品,企圖贖回“屈半川”。游擊隊退回了國民黨送來的財物,打發走來人,在張村驛黨家河將這個惡貫滿盈的“屈半川”就地處決,為鄜洛地區群眾除了一害。從此,鄜縣游擊隊威震鄜洛,鄜縣、洛川一帶的國民黨官員和各級保甲聽到鄜縣游擊隊的活動,聞風喪膽。

同年3月上旬,國民黨22軍黃營長率部從鄜縣城出發,進入葫蘆河川“圍剿”鄜縣游擊隊。邊德榮率游擊隊避強擊弱,從南溝門撤至屈家溝、小河子一帶。紅26軍楊森騎兵團聞訊,從槐樹莊飛馬增援,敵軍聞風喪膽,落荒而逃。在紅26軍的支持下,鄜縣游擊隊不斷發展壯大,鄜縣三塊蘇區相互支援,不斷鞏固、擴大,逐漸連成一片,開始形成武裝割據和農村包圍城市的新局面。

1934年4月,鄜縣游擊隊、中宜游擊隊和甘肅寧縣坪子游擊隊互相配合,由張仲良任總指揮,陳國棟、牛書申、羅德山任副總指揮,在中部縣(今黃陵)店頭鎮東門外,以分進合擊的戰術,給號稱“槍打不入,刀砍不進”的中部縣反動民團團長夏老幺(本名夏玉山)部以沉重打擊,擊斃敵人22人,活捉12人,繳獲步槍40余支、沖鋒槍2挺、子彈403板。

1936年4月24日,鄜縣游擊隊在東太奇、西太奇一帶擊潰鄜縣保安大隊,保安大隊隊長被擊斃,繳獲甚多。鄜縣游擊隊又乘勝擊潰敵增援部隊,俘敵10余人,繳獲無數,殘敵狼狽向洛川方向潰逃。

(二)靈活出擊

1935年農歷正月十五日,鄜縣游擊隊配合紅26軍騎兵團從鄜西縣革命委員會所在地藥埠頭出發,急行軍奔襲鄜縣城。在搭好云梯上城時,云梯壞了,攻城未果。然而守城敵軍從此提心吊膽,倍感朝不保夕。農歷二月初,紅軍騎兵團又從南道德轉戰吉子現、羊泉、鉗二,沿路打擊國民黨地方民團和土豪劣紳,開倉分糧。直接對鄜縣縣城內的國民黨縣政府造成重大威脅。

同年5月,邊德榮率鄜縣游擊隊100多人,打著“中國工農紅軍”的旗幟,從槐樹莊出發,經張村驛、吉子現,過云南河到洛川,折轉到交道、茶坊,入甘泉府村川,過大東溝,出省界到甘肅太白等地,然后回師槐樹莊,往返20多天,沿途張貼標語、散發傳單,大搞宣傳,擴大了紅軍的聲威和影響,喚醒了廣大民眾翻身求解放的覺悟。

7月,鄜西保衛隊在薛生榮的帶領下,配合黃克秀領導的小石崖保衛隊,從槐樹莊出發,轉戰到甘肅寧縣、華池一帶,打擊土豪劣紳,開展游擊活動。他們先襲擊了甘肅寧縣駐守在盤克城的國民黨民團后,又急行軍來到華池縣古城。古城里駐扎著國民黨民團文登魁帶領的20多個團丁。鄜西保衛隊趁敵人吃早飯的時間,活捉了敵哨兵,一槍未發,收繳了敵人12支步槍和數百發子彈。待敵人發現時,游擊隊已經踏上了新的征途。11月20日,鄜縣游擊隊、中宜游擊隊又在張邦英的指揮下,配合甘肅坪子游擊隊,攻打了甘肅麻子掌寨堡的民團武裝,取得了勝利。

鄜縣各路游擊隊、保衛隊四處出擊,節節勝利,不斷發展壯大,游擊區域不斷鞏固和擴大,有力地打擊了國民黨及其地方民團和土豪劣紳,保衛了紅色政權,擴大了蘇區根據地。鄜縣縣城的國民黨縣政府和各聯保處寨子處在紅軍、游擊隊的四面包圍之中,不敢輕舉妄動,惶惶不可終日。

(三)智取黑水寺

國民黨在鄜縣黑水寺寨子駐有保衛團,在直羅鎮寨子駐有地方民團。他們經常出動,侵犯鄜西蘇區,對新生的蘇區紅色政權鄜西縣革命委員會造成嚴重威脅。

為了保衛新生的紅色政權,1934年4月,鄜縣游擊隊在紅26軍及第三路游擊隊的支援下,首先拔除了直羅鎮民團寨子。接著,南梁根據地派黃克秀帶領游擊隊來鄜西增援,準備圍剿黑水寺寨子。黑水寺寨子位于縣域西部葫蘆河川道中間的一個高臺地上,寨墻高聳,葫蘆河繞寨流過,只有寨北一條道路可和外界來往,加之國民黨在寨子里駐有一個保衛團,武器精良,易守難攻。

南梁游擊隊和鄜縣游擊隊商議,對黑水寺寨子擬采取先禮后兵的辦法,遂選派與紅軍有深交的開明紳士李緒增到黑水寺和談。李慷慨答應,認為他與劉志丹交情很深,與黑水寺紳士呂維周是朋友,黑水寺保衛團團長權炳璽又是他的干兒子,對和談抱有很大把握。李進寨后,呂維周不在,權炳璽翻臉不認干大(爹)。李緒增知道性命難保,哈哈大笑說:“大江大海我不知過了多少,沒料想黑水寺這個小溪把我給泥住了?!睓噘\一聽大怒,將李殺害在柳樹巷窯豁口上。第一次和談失利。

隔了幾天,黃克秀又帶南梁游擊隊來到葫蘆河川,在小山子金盆灣找到與紅軍久有交情的呂振山,請他去與權炳璽和談,游擊隊埋伏在寨下。呂去后,權賊又不肯和談,紅軍只好撤退。權看見有持槍紅軍,氣急敗壞,火冒三丈,將呂振山痛打一頓,后由呂維周保釋,呂振山才安全回來。

第三次,黃克秀又帶甘肅華池保衛隊、坪子游擊隊配合鄜縣游擊隊包圍了黑水寺寨子,由曾在黑水寺民團干過的華池游擊隊班長吳和進帶路,鄜縣游擊隊三個中隊長韓明奎、李興發、白志明爬上寨子尋機偷襲。由于寨墻用棗刺扎圍,又裝有手榴彈,他們剛一上寨墻,手榴彈被拉響,驚動了敵人,幾個上了寨墻的游擊隊中隊長緊貼墻壁,迅速順寨墻溜下,安全脫險。寨子雖未攻克,但寨子里的保衛團再也不敢輕易出寨。

1935年6月,鄜西保衛隊隊長薛生榮和預備連連長屈尚文決定采取誘敵出寨,借機殺敵之計,率領游擊隊再次包圍了黑水寺寨子。先由幾個游擊隊隊員在寨下襲擾,其余隊員全部隱蔽在暗處。權炳璽看見游擊隊人數不多,便傾巢出寨,追趕抓捕游擊隊員。這時,隱蔽在暗處的游擊隊員立即出動,黑水寺保衛團終于在激戰中繳械投降。從此,鄜西縣蘇區連成一片,成為陜甘邊區可靠的革命根據地。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林县| 万山特区| 平远县| 大渡口区| 仁布县| 偏关县| 外汇| 图木舒克市| 瓮安县| 海城市| 比如县| 永城市| 固原市| 赤峰市| 沅江市| 和田市| 泗洪县| 定兴县| 三台县| 崇明县| 章丘市| 新邵县| 新蔡县| 洛阳市| 信宜市| 千阳县| 扎囊县| 瑞丽市| 丰县| 肇东市| 泌阳县| 玉山县| 江门市| 双城市| 确山县| 南澳县| 湖口县| 苍溪县| 天全县| 霞浦县| 临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