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南關·難關

從海壕街的中段,站在十字路口你向南面眺望,一條坑坑洼洼的街道向縱深拓展。不論你選擇什么時候、什么季節、什么黃昏麗日或小雨淅瀝。只要你走進這條街或走進這條街道,你都會想起南關或難關這樣的話題,這樣的記憶……

我選擇的日子,恰在一個夜色朦朧、小雨淅瀝的正午。而此時,我算是連續三天的假日和我假日之中的第三次尋訪了。在南關街和南關街的難關中尋找我過往的歲月和滄桑的歷史。

第一次,我乘著夜色,帶著孫孫,帶著小東西夜行,全程走完南關街??梢哉f,多年后的第一次尋訪,我實在理不出頭緒,靜不了靈魂,整個心思都在南關街徜徉。但所有的心思似乎都在鼓勵和眷顧著小孫孫的頑皮。小東西在這樣幽絕而寂靜、又矮又窄的小胡同里小心翼翼地穿越,他大概不能接受和理解這樣的行走和穿越。每天下午,或黃昏時節,或夜幕降臨,或霓虹燈下,我們總在山城新街或整個山城最大最亮的幾個廣場享受著現代文明的天倫之樂。而這時候,我們卻突然要穿越這樣的小巷,而且在它的縱深地段,幾乎成為走投無路的死角去旁若無人地穿越。如果不去細看,不去毅行地走向胡同的極端,那么在曲里拐彎的角落里,要突然地亮出一條細巷,你是怎么也不會料想和走馬觀花地去親歷著它的獨特。而在現實中的南關街,一邊是高樓,一邊卻是棚戶區的低矮籬笆墻。那些板壁,那些竹笆,那些燈飾,都在一些土洋結合的幽靜中形成自己的小天地,而小天地的盡頭,就是古老的班城那些今非昔比的鬧市區了。

這時候,我想起第二次去南關街的一些經歷和細節,想起那些我用手機草草地拍攝下的各種名目繁多的小店和那段古老陳舊的街道,我的內心、我的靈魂就再也走不出南關和難關的現狀和未來了。

從海壕街入口,《初次印象》不是太差。但在“千百惠美”的點綴下,老銀店至今滲透著遠古的氣息,用一種“小資情調”的方式,不斷向“稻香亭”靠近。這時候,我不想解釋《生命的密碼》,只能懷著《審美》的眼光,去孤獨地走過這條街道,讓《兄弟飯館》在十里稻香的誘惑下,面對姐弟奉上的雞湯面,我只想品品《家常小炒》。然后,在那座獨上高樓的半天云里,我從三顧茅廬的三國風云中走來,再去《三顧冒菜》的小店里重新品讀著這條街道的古老印象。

不可否認,這個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的初夏時節,我在南關街的街口口上由西向東地向南關街的縱深處走去,其間,這段琳瑯滿目、商鋪林立的繁華地段,十分離奇地讓我在商業文化的海洋中,如癡如醉地擷取著朵朵名牌浪花。對此,在各自相安無事的經營理念中,這些浪花使我看到了這座城市的另一部哲學簡史,看到了知足常樂和細水長流的城市生存哲學。

于是,我邁步走向縱深。走向這條曲里拐彎和雞腸一樣的街道。而在雞腸似的街道上,曾是南關大街的活泛處,但就是活泛,當年也是出了名的“三步兩兩洞橋”的老街遺址,而且橋下有流水,橋上有行人,橋的最南邊就是搬運公司的養馬場。雖然,這條街里的兩洞石橋,只需要一步兩步就可以走完它的全部里程,你也就足可以相信和想見它的曲徑通幽和古樸而典雅了。問題是,這幅古老的風情畫,它還美到極致地涵蓋了馬致遠的“西風,古道,瘦馬”和“小橋,流水,人家”的田園鄉村寫照,尤其是,在小巷的拐角處,至今還保留著兩棵綠樹環繞的古老地段。記憶中,我三十五年前來到這條街道的時候,這兩棵古老的樹木就是這個樣子,它們安分守己地守衛在這里。雖然,它們是相同的兩個樹種,一棵是故鄉古老的苦楝樹,一棵還是故鄉古老的苦楝樹。它們幾十年如一日,相依相偎,早已結成連理,并靜靜地守護在這條小巷的深處。先前記得,這綠樹的前前后后和綠樹的南北左右,有一個下崗職工的竹藤編織小廠。而在小巷的盡頭,也有一戶下崗職工的竹藤編織小廠。但他們都是山城竹藤廠最早的下崗職工。為了謀生,他們只得重操舊業,在自己的家門口支起招牌,收購青藤,編織藤椅。那時候,我看到過這些藤椅,在拐角和拐角的木樓上,在綠樹和綠樹的環繞中,我看到那些古色古香的藤椅,總會想起那些爬滿青藤的木屋,想起山野,想起故鄉遍山野嶺的青藤,那青青地、緊緊地扎根于故鄉的土地,又緊緊地纏繞住故鄉的樹叢和故鄉那些古老大樹的青藤。但我至今難以明白,這些青藤和大樹,究竟是藤纏樹呢,還是樹纏藤呢?但無論如何,我是喜歡這些腳踏實地、匍匐山野的常青藤??!

如今,這些下崗職工都已經老了,不再編織藤椅。設備沒有了,藤椅也沒有了,但木屋依舊,綠樹依舊。遺憾的是,依舊的木屋已所剩無幾,就像鄉村文化斷乳的老屋,大部分被遺忘和孤獨的是留守的老人和兒童。而城市的老城和舊巷,它們大多只留下了古稀之年的老人。就像這板壁籬笆的南關街里,樣貌和從前一樣,只是多了幾家小吃店鋪,多了幾家麻將鋪子。除此,這狹窄、昏暗、陳舊的街道。竟然還有一塊時裝的匾牌,于是,這老街便留下了許多老的裁縫和老的縫紉機。也多了一些無語的老人在板壁門口默默地靜坐。這就是鄉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差別,鄉村文化斷乳,城市文化卻在不斷地哺乳??v然,所有的城市兒童都隨了復興的城市之光而遷居了高樓大廈,遷居了安置小區,或陪著父母認了他鄉聊作故鄉罷了。

此時此刻,我是第三次走進南關街里。實際上,我生平何止三次來到這古色古香的南關小巷?問題是,此時的三次尋訪,完全是近一段時間的心緒兒煩煩,旅途兒渺渺,似乎那從前的時光又要重演。因為,它是那么迫不及待地讓我在萬道霞光的東山頂上,再次讓我看到了日薄西山的晚霞。但我站得高、看得遠,我用博大的胸懷讀出了晚霞的輝煌與壯麗,也讀出了霓虹與晚霞的輝映中,老城的今昔與滄桑。于是,我如此固執地要來這南關,來這南關的最后一線老城拆遷的歷史長河中,領略小巷中的一些殘垣斷壁,領略一些固守祖業的留守老人。我感到,這些留守老人,他們既是兒女的拖累,但也是兒女們最后的賭注和希望。原因是,在華燈初上的城市和社區,這里的小巷卻靜得出奇,你若這時走過,一定會在燈光暗淡的籬笆門里,看見一些白發蒼老的老人或一些不慌不忙,姿態也十分悠閑的中老年婦女,他們在城市改建的洪流之中,總是不慌不忙地在應對著開發商的浮躁和口舌。

我是這樣理解。但南關街實在是充滿了難關。七零八落的板房,多數被開發商們殘酷而不斷地蠶食,但多數又會讓開發商們寸步難行,充滿艱辛。

我第三次去南關街時,就這樣海闊天空地想著。不知不覺,我和小孫孫就走過了那些黑皴皴的廢墟,走過一些文化積淀非常豐厚的老牌匾,在刻有“積玉”而保存完好的板壁門前,我感受到古老的城市文化氣脈源遠流長。但隨著拆遷,它們卻在最后的死亡線上茍延殘喘,頑強掙扎。而城市之光的鋼筋、水泥和鋁合金門窗,已在時代潮流的滾滾巨輪中載著蒼白,載著淺薄,讓古老的傳統民族文化一點點消亡……

第三次從南關街走過,最終在南關街入口,我在《膜法傳奇》的美容店門前打住,讓小孫孫好奇地觀看,而我卻不知道這小店有什么真的魔法,反正她在1853年,就已經寫出了她的傳奇故事。但是,我不被這樣的故事神往而糾纏,還是回到了那兩棵古木蒼蒼的縱深地段。此時,我不知怎么就注意到了綠蔭里,竟然還有著一棵碗口粗細的銅錢樹,它的樹身淺黃而光滑,與古老的泥巴墻渾然一體。難怪我數次從這里經過,數次關注著這兩棵古木的蒼邁與純樸,竟然遺落了這對夫妻樹的孩子,這依依地、緊緊地藏身于父親和母親懷抱里的那棵年富力強的孩子樹。這三棵樹奇跡般地生存在小巷的中心,由于巷道的狹窄和那座高樓的壓抑,這三棵樹只能忍辱負重地艱難地尋找著土壤,尋找著陽光,尋找著朝露的愛撫。但也奇怪,這三棵樹的形成,亦將這條小巷的縱深劃出了三條極不規則的通道,一條通向古老的班城書院,一條回歸了南關街的出口,一條卻通向了曲里拐彎的農貿市場。而市場的邊緣,就是那條古老的洋河和洋河里萬古千秋的生命壯歌了……

南關街的東面,應該與古老的班城書院不遠。但從時空隧道里走來,古老的班城改造得日新月異。面對她的復興,我實在找不著舊城遺址,也感覺不出書院的那一點點古老的靈魂和氣息。而如今書院的舊址上大概應該是規??扇说目h人民醫院了,但它沒有依據、沒有任何史料足以佐證我的主觀臆想是對的,只是憑借著古老的《定遠廳志》來推斷和懷念我的遙遠而馨香的班城書院。而我,也只能無可奈何地在方志里看到那些古老的城址和古老的街巷……

后來,我沿著狹窄的街道,沿著一些用水泥,用預制板各自鋪就的街道,尋那當年的青石,尋那雨霧淅淅的山寨版,更想那些寒霜,想那些雪花,想那些野刺花開滿山城的古樸歲月。每每如此,我的心里和靈魂深處總會涌起陣陣難以忘懷的漣漪和難以割舍的惦念……

再后來,在半邊街的口口上,我獨自走完這條寂寞而零落的街道,當開發商們用排山倒海的趨勢不斷地顛覆古老的鄉村、古老的城鎮、古老的傳統民居時,遙遠的班城竟然還保留了這片危在旦夕的傳統民居??v然,一些開發商早已窺視著它的實用價值和開發價值,甚至先行一步地讓南關街的部分民居成為千瘡百孔的代言詞。當現代文明和城市之光的繽紛夢想大刀闊斧地誘惑著這條古老而唯一的老街時,我在半邊街的頭頭上向南關街祝福,向南關街致敬。我不知,在傳統文化和現代城市文化不斷爭奪傳承和生存空間的時候,南關街上這些一息尚存的古老民居還能不能挺過這些承傳的難關,我實在堪憂,但又渴望。因為,一直以來,我盡心關注著傳統文化,盡心摯愛著民族文化,十分醉心于本土文化的研究與呼喚,但我又不拘泥于這些古老文化的復興和崛起。

于是,我在南關和難關街上困惑著,憂郁著,思索著……

走過數十年的城市和鄉村歲月,曾在鄉村文化的哺乳中茁壯成長,又在城市文化的熏陶中豐富了思想,灌注了靈魂,插上了翅膀。但最終回過頭來,我還是在鄉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較量中,常常以代際文化使者的信念,在時代轉型的深水區,相濡以沫地錘煉著自己,提升著自己。

這就是南關,我的難關,我的生死存亡的南關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沅陵县| 富平县| 云阳县| 阿巴嘎旗| 龙山县| 湘潭县| 石河子市| 三河市| 都匀市| 临夏县| 喀喇| 循化| 克什克腾旗| 郁南县| 通许县| 嘉义市| 万盛区| 山丹县| 惠水县| 孝感市| 屏南县| 平遥县| 和静县| 万载县| 宁晋县| 柯坪县| 金坛市| 襄城县| 泽州县| 夹江县| 调兵山市| 全州县| 谢通门县| 东丽区| 宜良县| 三原县| 黔西| 达尔| 淅川县| 朝阳区| 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