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經濟時代的智慧城市與信息安全
- 范淵主編
- 2258字
- 2019-06-19 15:55:10
1.2 大數據哺育未來產業的戰略資源
1980 年,著名未來學家阿里文·托夫勒在其《第三次浪潮》一書中第 1 次提出了“Big Data”概念。但該概念當時并沒有引起關注和廣泛傳播,直到2011年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公開發布《大數據:下一個創新、競爭和生產力的前沿》研究報告稱:“數據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人們對于大數據的挖掘和運用預示著新一波生產力增長和消費盈余浪潮的到來。”大數據概念才開始廣受關注。此后,隨著 Gartner 的技術成熟度曲線和維克托的《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的推廣,大數據概念開始風靡全球。
1.2.1 大數據的再認識
2012年初,瑞士達沃斯論壇發布了一篇名為《大數據,大影響》的報告,報告稱:“數據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經濟資產類別,就像貨幣和黃金一樣。”這實際上已經是對傳統思維的一種顛覆。
同年3月,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發布《大數據研究和發展倡議》,并組建高規格的大數據指導小組,以協調和管理政府部門在大數據領域的2億多美元投資。這意味著美國把大數據提升到了國家層面,并形成了全體動員的國家戰略格局。當時的奧巴馬政府甚至以“未來的新石油”來定義大數據,認為一個國家擁有的數據規模和運用數據的能力將成為衡量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而對數據的擁有和管控將成為國家間、企業間競爭和爭奪的焦點。此后,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提出全新的“數據權”概念,再次強烈沖擊了人們的思維習慣。
2014年,大數據首次寫入我國政府工作報告,而這一年也成為實際意義上的“中國大數據政策元年”,從這一年開始大數據逐漸成為我國各級政府和各行各業關注的熱點。那么大數據究竟是什么?
大數據是新資源、新技術和新理念的混合體,是綜合利用新的技術方法對多源、異構、海量的數字資源進行規模化整合和處理,并通過構成新的且復雜的邏輯結構以幫助人們解決具體問題的集成應用。從資源角度看,大數據是新的生產資源。互聯網企業對用戶數據挖掘利用的大獲成功,引發全社會開始重新審視數據的價值,開始把數據當作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對待并逐漸成為企業生產經營的基本要素。
從技術角度看,大數據代表了新一代數據管理和分析技術。傳統的數據管理與分析技術以結構化數據為管理對象、在小數據集上進行分析并以集中式架構為主,成本高昂。而源于互聯網、面向多源異構數據、在超大規模數據集(PB量級)上進行分析,以及以分布式架構為主的新一代數據管理技術和分析技術,在大幅提高處理效率的同時成百倍地降低了數據的應用成本。
從理念的視角看,大數據打開了一種全新的思維角度。大數據的應用賦予“實事求是”新的內涵,數據讓我們無限接近事物的真相,讓企業管理可以通過數據做到更加精準的洞察和預測,從而更加科學和精準地進行決策。“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正逐漸成為未來企業管理的共識,大數據將為政府和企業帶來科學決策、精細化管理和服務創新的新機遇。
1.2.2 我國的大數據戰略布局
大數據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是我國趕超世界強國的歷史機遇。我國領導人對此高度重視,圍繞我國大數據戰略發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2014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所做的政府報告中指出要設立新興產業創業創新平臺,在新一代移動通信、集成電路、大數據、先進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趕超先進,引領未來產業發展。這是“大數據”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也表明其作為一種新興產業,得到了國家層面的大力支持。
2015年8月31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了《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該綱要作為我國推進大數據發展的戰略性和指導性文件,充分體現了國家層面對大數據發展的頂層設計和統籌布局,為我國大數據應用、產業和技術的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
201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正式公布。其中的第二十七章即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這也是“國家大數據戰略”首次被公開提出。該綱要對“國家大數據戰略”的闡釋成為各級政府在制定大數據發展規劃和配套措施時的重要指導,對我國大數據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2016年底,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發布《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該規劃以大數據產業發展中的關鍵問題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明確了“十三五”時期大數據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重點任務、重點工程及保障措施等內容,成為大數據產業發展的行動綱領。農業林業、環境保護、國土資源、水利、交通運輸、醫療健康和能源等主管部門紛紛出臺了各自行業的大數據相關發展規劃,大數據的政策布局逐漸得以完善。
2017年12月8日,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進行第2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深刻分析了我國大數據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對我國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提出了5個方面的要求,一是推動大數據技術產業創新發展;二是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三是運用大數據提升國家治理的現代化水平;四是運用大數據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五是切實保障國家數據安全與完善數據產權保護制度。如果說前幾年大數據還停留在概念層面被廣泛熱議,有些領導干部甚至并不了解大數據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價值,那么這次學習則真正引發了政府部門對于大數據應用的重視。
全面準確地理解國家大數據戰略的內涵與意義才能形成廣泛的社會共識,并充分地調動社會資源,完成構建國家大數據體系的各項任務。全面深入了解大數據及其相關技術的發展脈絡和歷史軌跡,可以引導我們準確深刻地把握大數據與國家總體目標的相關性和內生性。大數據是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推動了信息化發展模式的變革創新,開啟了數字中國建設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