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第一課:零基礎輕松讀財報
- 產志君 冉曉榮
- 2777字
- 2019-06-19 15:53:08
1.8 站在整體看資產負債表
前面詳細敘述了資產負債表的重要科目,只不過要去真正理解這些科目恐怕需要時日。因為整個過程并沒有從整個報表中分析資產負債表,投資者看資產負債表可能還是朦朦朧朧,接下來就從整體的角度去觀察資產負債表。
1.8.1 從企業的資源和業務角度看資產負債表
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只是表內資源,表內資源并不能在企業的經營中起決定性的作用。表外資源比如優秀的管理層、合理的股權結構、優質的企業信譽等才是企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決定企業成長的是市場需求,沒有市場需求的增長企業想做大做強根本不現實,更別奢望還能獲利。這就造成了企業報表主要反映管理層的布局和規劃,所以企業的一部分資源體現在報表里,而不是增長的潛力體現在報表里,可以說表外資源更多地影響著表內資源。
既然表外資源影響著表內資源,了解企業的業務就成了投資者的第一要務,因為有什么樣的業務就會有什么樣的資產負債表。重點是全面了解企業所處的行業過去和現在,市場份額的增減情況和股權結構、管理層信息等一系列重要的表外資源如何變化,在這里面有什么樣的隱藏信息,以及看懂這家企業生產什么商品或提供什么服務,在行業中的地位如何。
企業處于鋼鐵冶煉行業中,自然可以想到有很多的重型資產,如大型的冶煉設備、成噸的含鐵礦石和大量的車間工人等。如果企業身處手機游戲行業,自然要建立一個服務系統,可以想象企業里全都是隔開的辦公室,每個辦公人員都有一臺電腦等。企業最貴的資產是幾臺大型計算機,決定企業未來發展的可能就是員工的腦袋。在參觀企業的時候第一印象無法看到“大型資產”,而是一個個盯著電腦的員工。
作為鋼鐵冶煉企業,企業的固定資產肯定占比很高,存貨也是如此。尤其是企業的非流動資產長期占據著企業的大頭,這也是企業的業務結構決定的,如表1-14所示。
表1-14 鋼鐵行業非流動資產占總資產比重(億元)

續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鋼鐵行業存在非常“重型”的資產,這些重型資產基本上都跟企業的生產有關。鋼鐵行業是一個大型投入緩慢產出的周期性行業,當行業需求旺盛的時候憑借著經營性資產占比越來越高,企業的業績高速飆升。如沒有前期巨大的投入企業的生產就會處于虧損狀態,試想生產一噸的鋼材能夠建成產能只有一噸的生產線嗎?根本不存在。只有加大到一定規模企業才不會在業務開始時就虧損,導致鋼鐵企業的重型資產特別多,如首鋼股份非流動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達到90%以上。表1-15所示為各鋼鐵企業的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平均上看效率很低,行業中的資產負債率也非常高,資產負債率的高企不是因為占用上下游企業的貨款,而是實實在在地從銀行借款導致。
表1-15 鋼鐵行業相關企業的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和資產負債指標

相對于鋼鐵行業,軟件服務業屬于輕資產經營,經營性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就很大。這里選取了深圳市場上按股票代碼排序的幾十家企業(如表1-16所示)通過觀測生產資產的占比情況,可以看出大多數企業并不存在很多的重型資產,且大部分是一些無形資產。沒有高比例的生產性資產,企業在經營這塊明顯比鋼鐵行業效率高。
表1-16 軟件行業非流動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

企業的經營性資產和投資性資產各自占總資產的比重也是投資者需要關心的問題。如果經營性資產占比很重,那么企業就以產品經營為主,利潤的貢獻主要由企業的經營性資產提供。如果投資性資產占比很重,企業以投資為主,利潤的貢獻主要由企業的投資性資產提供,即報表上的大部分利潤是投資收益產生的。
企業有什么樣的資產結構即說明利潤主要由什么貢獻,如果利潤的貢獻點與資產負債表的資產結構產生偏差,可能預示著企業存在一定的問題。或存在利潤操縱,也或者是占比很重的資產不良率比較嚴重,看似有優勢其實都是不良資產,還存在著本該是利潤主要貢獻點的資產并沒有釋放出應有的賺錢能力。
從資產負債表的角度看企業本身是不充分的。特別是部分投資者喜歡從資產負債表的第一行開始往下看,這種方法更不可能觀察企業的整體,得不到一個基本的判斷。只有從資產負債表上有了整體的了解后,再來看決定企業發展的幾個關鍵性科目。企業確定了自己所處的行業和其所生產的產品后,基本上其資產負債表的結構也差不多已經決定了。
1.8.2 拿什么拯救負債
負債在這一章節中主要是從資源的利用角度去思考,即企業如何利用負債去獲取更多的利潤和現金流。負債是企業的經濟利益流出的科目,歸根結底是要還的,只不過“聰明”的企業有很多償還的方式,“不聰明”的企業借了負債就得依靠現金來償還。
負債主要有以下幾類:銀行借款、產業鏈中企業間的貨款和一些長期負債。銀行借款到期必須歸還,產業鏈中企業間的貨款需要靠企業的競爭力維持,長期負債在短期內不是面臨的主要風險。如何解決,通常有以下幾種辦法。
(1)企業在經營環節不缺錢。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有充裕的資金盈余,對負債的保障力度就有底了。具體表現在營運資本非常高,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能覆蓋流動負債。
(2)企業少借錢。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低也是拯救負債的一種方式,只不過資產負債率是企業在當前規模下審時度勢經營出來的,而不是刻意降低資產負債率。如果是刻意的操作可能會影響企業的經營效率。
(3)以換代還。銀行借款歸還之后可以再進行借出,有時候還能獲得更多的借款額度。產業鏈中的貨款只要企業的競爭力強勁,在行業中處于主導地位,這項負債只會不斷地流動,而不必一次性用現金結清。和長期負債一樣,企業經營競爭力強獲得的就多,而這一切都歸結于企業良好的產品競爭力。
(4)籌資能力強。還不起的主要原因是缺錢,解決方式之一是企業找到錢補充就行,所以說企業有很強大的籌資能力也能覆蓋負債。
1.8.3 利用資產負債表預測企業發展
預測企業的發展本身是一件難事,利用資產負債表去預測更很難理清楚。企業的業績更多的跟下游有關,只是在供給層面上看企業能不能發揮最大的產能。從資產負債表出發預測企業未來業績,要遵循幾個重要前提:
● 企業在產業鏈中的地位沒有發生大的改變。
● 所處的環境跟以前類似,沒有劇烈的波動。
● 企業的業務沒有大的變動,新的產能沒有大的釋放。
從資產負債表角度要關注的是企業經營性資產和投資性資產所占的比重,以及這兩項資產貢獻的利潤如何,其中經營性資產尤其重要。雖然是估算,但可以看到這一年企業是否下決心處理一些不良或者閑置資產。這都是企業經營性資產發展向好的地方,加上企業原有業務的經營慣性,能大概率知道企業下一年的業績走向。
投資性資產也是如此,投資方向是不是優質,以及能不能把那些收益不好的投資砍掉,進行一些新的投資等,這都需要投資者識別,所以說在原業務上以投資者的能力去預判企業的業績存在非常多的困難,再加上預測的前提一旦出現變動,預測不準的概率非常大。
接著看企業新增產能的釋放情況,這是反映在資產負債表里的內容。新增產能預測也讓投資者頭疼,如釋放產能多少,能不能覆蓋成本和費用都需要依靠企業在銷售端的努力,而這些恰恰是投資者無法及時知道的,需要常常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