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自己還是很幸福的。
比如說,我兒時會有很多玩具,小飛機,小坦克,能夠吹響的海螺,等等,都是每一次爸爸出去干完活回來,帶給我的。
家里的地不多,每年忙的時候就那么幾個月,除開這些時候,爸爸就會出去干活,去工地上,當焊工,管工。
那時候,每次看到我有了新玩具,小麗就會很羨慕,她也想玩,我就讓她玩,她開心了,就會經常來找我玩。
小麗的爸爸是個木匠,會很多手藝活,她家的柜子椅子就是她爸爸自己做的,很厲害,但是沒有我爸爸厲害。
因為我有新玩具,而她沒有。
這是我以為的厲害,可是我不懂,這之中的差別,過去十年,二十年以后,這種差別是那么明顯。
小玉的爸爸也和我爸爸一樣,都喜歡一些新奇的東西,也喜歡看書,不愧是親兄弟,愛好都相似,就跟我和小玉一樣,都喜歡上墻爬樹。
而這些記憶,都是媽媽跟我說的,因為我只記得我曾經擁有過,但是不記得擁有過什么。
這些記憶,真正意義上給了我幸福感,讓我覺得自己的成長經歷,是沒有風雨,充滿愛護的。
可是我的記憶,很快就回到了那個晚上,父母爭吵,為了一個還沒有到來的孩子,一個不知道會不會存在的人,提前破壞了我的家。
事實證明,妹妹自己也覺得缺少關愛,因為她經常哭鬧,餓了也哭,醒了也哭,可她不知道,她越是這樣,就越沒人愿意愛她。
可誰讓我是她的親姐姐呢,當年她剛出生,我只有七歲,爸爸媽媽要去地里干活,叫我看著她,喂她奶粉,還要給他們做飯。
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做飯,沒人教過我,我以為自己看過這么多次,也不需要教,結果呢,卻自己打了自己的臉。
“這是什么東西?”媽媽瞪著那一盤黑乎乎的顆粒問我。
“炒花生米。”我小聲回答。
“你見過黑色的炒花生米?沒放油嗎?不會做,也不會問啊!”
“家里又沒人,你只說讓我做飯……”不做怕你回來更生氣啊。
“那這個呢?熱個饅頭你也不會?小麗都會做的事,你們一樣大,你怎么就不會?熱饅頭你是怎么熱的?為什么饅頭下面都黑了!?”媽媽嫌棄的拿著饅頭看了看。
“趕緊吃吧,不是花生米,就是巧克力豆。”爸爸竟然出奇的安靜,他拿著一個饅頭,把黑的部分去掉了,然后用筷子夾著我炒的花生米吃了下去。
我突然覺得,媽媽不如爸爸能屈能伸。
“我直接放鍋里了,然后開火……”
“不會先放水,再放屜,把饅頭放屜上嗎?誰教你的,直接放鍋里?不糊才怪!”媽媽氣呼呼的去重新做飯了。
爸爸還在吃著,我自己都覺得不好吃,他竟然吃了這么多,那一刻,我無法形容自己的心情,媽媽怎么會變得這么暴躁,那個溫柔的媽媽去哪兒了?
從那以后,我就學會了做飯,因為我的身上又多了一個別人家的孩子,小麗,因為她會做飯,所以我也得會做飯,才是媽媽的好孩子。
同樣是小小年紀給家里大人做飯,長大以后的我們,卻換了不同的家庭。
她家蓋起了新房子,我家還是老房子,她用上了最流行的復讀機,我是用哭著鬧著才得到的一個。
究其原因,我懷疑是自己做飯不夠好吃,爸媽干活沒有力氣,所以才被人家超了去。
因為是鄰居的關系,所以小麗跟我走的比較近,附近一般大的也就我們兩個,再有就是前面幾條街的小雙,從我媽媽那邊論,我要管只比我大三天的小雙叫大姨。
當然了,我從來沒有叫過,她也不許我叫,就跟小玉從來不叫我姐姐一樣,還有小萍,也不這么稱呼我,因為年紀相仿,就少了很多禮數。
我不喜歡講究這些虛禮,叫名字挺好的,我也分不清輩分,只要是跟爸爸年紀差不多的,都叫大爺叔叔,跟媽媽年紀差不多的,就都叫嬸嬸阿姨。
隨著妹妹一天天長大,家里的條件一成不變,甚至還有下滑的趨勢。
為什么這么覺得,很簡單,像我媽媽那樣,我也會拿別人家來和自己家比,這么一比較,我就清楚的知道,自己家已經不復從前了。
“今天放學回家,可以跟家里商量一下,這個多功能字典挺實用的,建議人手一本,當然了,這只是老師的建議。”
“知道了!”
小學五年級放學回家的路上,我的腦海里都是那個多功能字典,對于我來說,這種很新奇的字典特別有吸引力,它不光可以查漢字,還有成語,俗語,名人名言,每一頁的最下面還有小笑話之類。
同伴也都在討論這個字典,因為離家有些遠,我們之前一個班的九個女生就組隊上下學。
“你要買那個字典嗎?”我問旁邊的小麗。
她想都沒想,就回答:“買啊,老師都那么說了,能不買嗎?”
“就是啊,嘴上說的全憑自愿,可萬一老師上課要用那個字典呢,你沒有,就只能干看著唄!”另一個女生飛快的騎到了前面。
帶頭的是小雙,她好像就是有那種組織能力,可以讓大家團結一心。
“哎,別騎那么快,這條路這么窄,并排騎太危險了!”她果然開口了,是啊,騎車也要按部就班的,哪里能,你想去哪里騎就去哪里騎呢。
那個女生撇撇嘴:“哼,要不是家里人交代,出門注意安全,你真以為我們都聽你的啊?以為自己是誰呢!”不過她還是退到后面去了。
我看不見小雙是什么表情,不過她不再說話了,我能感覺到的是,對于剛才那個女生說的什么都聽你的,小雙根本就不在乎,也不屑于有這種資格。
真不知道這種事有什么好提的呢,如果你不想聽,可以不聽,說這些話有什么意思呢。
可我并不知道,小孩子的世界里只有是與不是,而大人的字典里,只有自以為是。
回到家,我還在糾結要不要說,我的書包里,就裝著那本字典,為了提高我們游說家長的成功率,老師特意給每人發了一本,帶回家看。
看著忙碌家務的媽媽,我突然覺得背上的書包,變得異常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