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往事
書名: 尋寶記事作者名: 牧野本章字數(shù): 3005字更新時間: 2019-08-24 17:09:22
胡銘放下餐單,然后交著手看著九指。叫你要選個吃飯的點兒來見面,至少你吃東西的時候,得摘下口罩,讓人看見你長什么樣子吧。
這也是夏青最期待的,就算是網(wǎng)友見面,一開始最注重的還是外表。
“你們都盯得我干什么?弄得人怪不自在的。我知道了,長相是父母給的,并沒有什么好避諱。”九指摘下了口罩。
其實長得不錯,小青蔥一枚。年紀應(yīng)該比胡銘和夏青都小一些,長得很清秀,絕對是偏帥哥那一掛的。
這樣的長相自然是不用避諱人的,但是老被人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也是不好。
夏青正好是喜歡這一類型的,從眉眼已經(jīng)是期待幾分了。現(xiàn)在一看真容,媽呀,跟想象中只高不低。真是看著,吃飯也能多吃幾碗啦!
夏青自然是心花怒放了,看著九指傻呵呵地笑。
胡銘輕輕咳嗽,提升她要矜持,把你那色相收住。夏青本來就是個花癡,她現(xiàn)在已經(jīng)完全陷入自己的想象中無法自拔了。
胡銘雖然沒來過這家,但他對于美食這類生活品質(zhì)方面的問題,還是素有研究的。選的東西都很合胃口,皮蛋瘦肉粥咸鮮適口。尤其要說說這個千絲燒賣,一般的燒賣都是用糯米做餡兒。這個里面當(dāng)然也有糯米,但糯米之外還纏繞著一層一層的絲食。這有蘿卜絲雪菜絲炒粉絲青椒絲,這些時鮮的蔬菜切成細絲密密地纏在糯米之外。都是生腌的,炒熟了就沒有那么脆嫩。這造就了一種豐富的口感,嚼起來嘎吱嘎吱的,里面卻是一口綿密軟糯。
這些爽口的蔬菜,解了蒸糯米的油膩。這種吃法,有些像胡銘家鄉(xiāng)的三鮮豆皮,已不知多少年沒有吃過了。少小離家,老大難歸。他家里沒人啦,縱使回去也感覺自己像個外鄉(xiāng)人。
“你吃個早餐怎么吃得眼眶都紅了?”夏青注意到胡銘的表情變化。
“叔叔他是想家了。那一年出了意外,叔叔全家只有他一個人活了下來。他那年,也就十歲左右吧。”小耳朵嘴里塞得鼓鼓囊囊的,還不忘插話。
“小耳朵,你知道什么,不要亂說話!”胡銘厲聲呵斥道。
對于這件事,旁觀者永遠只知道幾分不全。更何況,小耳朵還算不上一個旁觀者呢。
“說的也是。你叔叔當(dāng)年才十歲,那你可能連個胚胎都不是,恐怕是你爹媽剛在醞釀之中。你又怎么可能知道呢,純粹是胡謅吧。”夏青雖然知道胡銘是孤兒,但是也不清楚其中的緣由。
小耳朵畢竟是小孩子,被這么一激就不服了,說我不懂?我小耳朵從來都不喜歡開玩笑的,再說這種事情也不是開玩笑的題材。小耳朵有一定的事實依據(jù)并且只說自己知道的,不會妄自猜度。
剛才胡銘已經(jīng)表示很不滿了,所以小耳朵也不會要爭個不服而說穿去。
但是胡銘心里清楚,這小孩子只是以為自己心里什么都清楚。他是沒有經(jīng)歷過,還不能聽說么?
小耳朵有一項特技,也是他從小的嗜好。在隔壁屋做作業(yè)的時候,特別喜歡隔著墻聽大人們在堂屋里講那些事情。作業(yè)不出錯,那些事情也都記得真切,兩不耽誤。
要不怎么都說隔墻有只小耳朵呢。大人們說話叫小孩子聽去了,以前總是不為意。但是他們不知道,小孩會記很久的。這原本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但當(dāng)小孩子長成大人之后,他對待事情的心境,還能和當(dāng)初一樣么?
胡銘一家子就活下來他一個。一個十歲的孩子,突然一夜之間什么都沒有了。沒人知道他是怎么完成學(xué)業(yè),出國深造,成為人中龍鳳的。小耳朵偶爾在聽大人的談?wù)撝校f了一些捕風(fēng)捉影的事情。胡銘為什么自從高中住校之后就再也沒有回過家鄉(xiāng)。
據(jù)他們說,胡銘的父母走得太早了,沒有給他留下什么遺產(chǎn)。把老房子賣了歸攏,也只夠二老的喪葬費用。胡銘更不愿意在孤兒院里長大,于是他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簡單地料理了父母的后事,把所有的錢都藏起來,當(dāng)作他從十歲到成年的全部費用。
這是不用裝的可憐,任何人見了他都要憐憫幾分。但是胡銘受不了這種憐憫,他更不能心安理得地吃社會福利,因為他覺得這是建立在父母的生命之上,還會讓人喪志。
胡銘那時候?qū)W習(xí)成績本來就好,出事一個星期之后就回學(xué)校上學(xué)了。老師擔(dān)心他精神上會出什么問題,請了一位心理醫(yī)生給他做輔導(dǎo)。那是胡銘第一次接觸心理醫(yī)生,從此打開一扇大門。
但是在輿論方面胡銘并不好過,家里的親戚長輩都覺得他這樣做不妥。死者為大,怎么也該有一個儀式的。不用你出錢,親戚們湊一湊也就夠了。
他父母留下的錢,不管有多少,對于一個十歲的孩子來說都是一筆巨款了。
他們擔(dān)心小孩子心智不成熟,不懂得善用這筆錢。所以這筆錢應(yīng)該交給一個人管理,那這個人,自然也就成為胡銘的監(jiān)護人,承擔(dān)他成年之前的所有開銷了。
問題是關(guān)鍵在于,這筆錢究竟有多少,接下這個攤子之后會不會虧得厲害。俗話說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胡銘這個年紀正是張身體的時候,營養(yǎng)費啊教育費之類的。要是待他不好的話,還容易被人戳脊梁骨。
要是胡銘只有幾歲那還好,總能扳得過來的,只當(dāng)是養(yǎng)一個兒子。況且胡銘這孩子從小就聰明,在村里拔尖,以后應(yīng)該會有出息的。要把他以后知恩圖報算進來,這樣才不虧。
可是胡銘已經(jīng)十歲了,這是連人販子也不會問津的年齡。他會清楚地記得自己生父母是誰,一輩子也不忘記。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養(yǎng)不熟。
所以他們雖然七手八腳地要幫胡銘的父母張羅葬禮,可是沒有一個人主動說是叫胡銘到他家去住的。
胡銘見識到了人情冷暖,不管別人怎么說,他都不愿說出那筆錢的去向。
然后他考上了市里的重點高中,終于可以住校了。大概是從那以后,他就再也沒有回過家鄉(xiāng)。
名成利就之后,他也只回去過一次,將父母的骨灰遷到市里的公墓安葬。以為從此,他與那個地方再無瓜葛了。
但是富在深山有遠親,那些人也不知道怎么弄到了胡銘的地址,偶爾會有人來找他。托他幫忙的,借錢的,都有過。但是胡銘一件也沒有答應(yīng)。
唯有小耳朵的事情,他應(yīng)下了。不為別的,就覺得這孩子跟自己當(dāng)初一樣可憐。其實那時候胡銘不管裝得再怎么堅強,所有的事情也超出一個十歲孩子能承受的太多。他多希望,有一個人能夠收留他,給他一個溫暖的家啊!
但在十歲的時候,胡銘就已經(jīng)知道那是奢望。因為父母留下的遺產(chǎn),實在是少得可憐。他要是說出來,怕是任何人都要失望而去,連打聽的熱乎勁都沒有了。
從念高中開始,胡銘就開始勤工儉學(xué)了。學(xué)校也知道他的情況,給予了最大程度的幫助。所以胡銘高中生涯,過得并不算太艱難。
可是到了大學(xué)就完全不一樣了,有謠傳說他得了父母一大筆的遺產(chǎn),還有古玉器之類的東西。他不說出來,是怕上交。因為那些東西,是村里一個古墓中的陪葬品。胡銘的父母就是盜墓時不慎走了水,塌在里面了。
事出有因,查無實據(jù),談?wù)撜弑姟W(xué)校也被迫停了胡銘的獎學(xué)金。
從那之后,胡銘才知道人心究竟能有多么惡毒!
他壓根就沒見過什么玉器古玩,至于父母的死因,胡銘不是在第一現(xiàn)場,也不好斷定。但已經(jīng)說是意外了,絕對不是什么盜墓!
但在趙嫣兒失蹤之前,陸續(xù)有很多老鄉(xiāng)來打聽古物的事情,說是村里確實有一處古墓被掘,時間點也合得上。你沒有見過那些東西,可能是被別人得了。而你父母的死,也就不是意外那么簡單了。
聽到這種話,胡銘渾身上下的毛孔的炸了起來,把那些人全都轟了出去,甚至還動了粗。
不過事后冷靜一想,如果真的不是意外。父母的死,就是有人蓄意而為。假定存在所謂的兇手,那他們的下一步,該是殺胡銘滅口才是。除非的,胡銘的父母真的留下了什么他們想要的東西。
胡銘再一次仔細察看了父母的遺物,沒什么發(fā)現(xiàn)。這么年來,他也沒受到過什么威脅。這些人最近一窩蜂地上來,肯定是發(fā)財心切,聽信了傳言了。對此,胡銘只能一笑置之。并且吩咐門衛(wèi)不要放不相干的人進來,沒錯,高檔小區(qū)最有價值的就是這種功能了。
然后果然斷了來人,緊接著趙嫣兒就失蹤了。
胡銘很自然地將這兩件事聯(lián)系起來,并且投入調(diào)查之中。
今天見到九指,胡銘覺得,撥開迷霧的機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