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充實的一天
- 尋寶記事
- 牧野
- 3024字
- 2019-08-24 17:09:22
胡銘本來打算慢慢談,一點一點地引出話題來,這樣不會顯得那么唐突。沒想到柳葉子反開門見山,這倒弄得胡銘有些措手不及了。
“那你是知道我來意咯?”胡銘問她。
“你覺得這茶怎么樣呢?”柳葉子顧左右而言他,好像是打暗語一樣。
“嗯,不錯的鐵觀音。只不過是陳茶,用這個來待客就顯得有些不合適了。但我不是來喝茶的,不會在意這些細節。”胡銘說。
“你要跟我談生意,就得習慣這里的古老。因為你要找的,也是很老的東西了。”柳葉子不緊不慢,自己斟了一杯茶喝下。“古老的東西自然有其韻味,但是硬要把它放到現代來,未必是好事。就像陳茶可以自己品味,但并不適合待客一樣。”
這不算什么玄機,柳葉子已經點得很明白了。她知道胡銘想要什么,可她就是不說出來,反而有些勸胡銘放棄的意思。但她又說有生意可談,那么,胡銘知道該怎么做了。
“你開個價,都好商量。”胡銘說。
“果然是有錢人。但你別誤會了,我手上可沒有你想要的東西。我只不過是想提供一點線索,說開價也是很虛的。路就在那里不會跑掉,可我還要收問路費,總覺得有些趁火打劫的意思。”柳葉子說。
“路就在那里,可是一般人不知道。又沒有路標又沒有指示牌,收一點問路費并不為過。”胡銘說。
“對,現在這個叫咨詢費,也屬于知識產權,你不必覺得過意不去。”順著胡銘的思路,他是急于想知道的,夏青逮著機會插句話進去。好歹,代表自己也參與其中了。
“但我還是要說清楚,我收費可不止一點。覺得值不值,你還要自己掂量。因為就算你知道了線索,也不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后面我幫不上什么忙,主要靠你們自己。”柳葉子說。
這姑娘姓柳,熟通音律。還是本地人,在此擁有樂坊。胡銘恍然大悟,驚問道:“你該不會是柳如是的后人吧?”
柳如是,明末清初奇女子。秦淮八艷之一,著名的歌妓才女。若論詩詞文學造詣和家國情懷,她應居于八艷之首。后人對她的評價也很高,不會把她當作一般的風塵女子看待。
胡銘就是這么一猜,也讓夏青嚇了一跳。如果這是真的話,那可是很有新聞價值的!
柳葉子笑道:“只是碰巧了也姓柳,祖上跟柳家小姐也確實有些關聯。但我不是柳如是的后人。柳如是有一個女兒,后嫁于抗日烈士,雙雙殉難,沒有子嗣。”
原來柳葉子的祖上,曾經做過柳如是的侍婢。至于柳葉子的姓,當然是從她父輩那里來的,跟柳如是沒有什么關聯。
“你們來,是要找淮繡的傳人吧?”柳葉子說。
柳葉子也知道胡銘的來意,胡銘已經顧不上起疑了。心里很高興,連忙追問:“你知道?”
“你是問我為什么會知道你的來意嗎?”柳葉子說。
“這個你能說的話,我們可以另算錢。”胡銘說。
“當然不能說,這是我們能夠正常達成交易的前提。那你問的肯定是淮繡的傳人了。傳人這個詞,跟傳言真的是很配啊。聽過許多關于淮繡的傳言,也見過許多所謂的淮繡真品現世。但我家里確實有一樣,從小見慣了。所以依我的判斷,能夠稱得上真品的,別人家我只看過一件。”柳葉子說。
“如果是古玩行家的收藏,總會有一些的吧。但這些并不能當作淮繡有傳人在世的佐證。”夏青說。
“當然了,現在存世的淮繡,多是明清時代的作品。當年被抄了一些,存世量已經很少了。這些可算是文物,作者早已經與世長辭了。但是我見到的那一件,雖然是仿古的樣式,但明顯是新作。不管再怎么仿古做舊,材質畢竟不同。以往做淮繡用的絲綢,取諧音名為‘君見愁’。其原材料在明清時代就已經很稀缺了,做淮繡的匠人每次見到這種材料就非常欣喜,同時又十分憂愁。因為做一件少一件,原材料沒了,遲早要丟了飯碗的。所以現在即使有傳人在世,傳承的也只是技藝,你們不可能見到最傳統的淮繡制作工藝的。”柳葉子說。
“所以你是把我們當作是探尋古文化的攝制組了?”夏青說。
“難道不是?可來人就是這么說的呀。”
夏青果然還是機靈,稍稍使個心眼兒,柳葉子就差點說禿嚕了。她所說的來人,肯定是就是給她提供胡銘情報的人,那也就是胡銘一直很在意的暗中掌控一切的神秘人了。
神秘人沒有說明胡銘的真正來意,或許他也不知道呢。那現在,胡銘是該表明來意,還是講究就錯,假借攝制組組的身份呢?
“這一位是我們省臺的記者,最近要搞一個大型的文化節目,就是探尋那些可能已經消失的傳統技藝的。淮繡,雖然誕生于特殊的歷史時期,也差點毀于特殊的歷史時期。但它畢竟也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瑰寶,這些個好玩意,可不在我們這一代流失了呀。”胡銘也抖了個激靈,就順著這個來。
“那你們直說不就好了,何必弄得這么神秘,還要跟蹤。再說了,你一個心理醫生,怎么也攙和進來了?”柳葉子覺得這里頭有些不對勁。
“這個,我們考慮到淮繡的傳人之所以不肯露面,也與特殊的歷史時期有關,可能需要一些心理疏導。至于跟蹤嘛……哦,我們這一檔節目,不光是要展示傳統文化,也要全面展示探尋的艱難過程。好呼吁大眾保護傳統文化嘛。”胡銘說。
“所以那一段是要撥出來的?你不早說,我們這里可是不允許攝像的!”柳葉子突然有些激動,四處找攝像機了。
“不不不,這里沒有。就算是那些不和諧的內容,我們也可以剪掉的。關鍵是,你能不能幫我們找到淮繡的傳人。”胡銘說。
“真的有錢拿嗎?跟你們這些人打交道還不如跟私人做買賣靠譜。”柳葉子說。
“有的有的,現在就可以給你。但你也說一些對我們有用的東西吧。”胡銘說。
“我們現在被你們整迷糊了,又有些不敢了,你們有記者證嗎?”柳葉子說。
“這個當然有啦!”真是正中下懷,胡銘實意夏青。
夏青安坐,并不急著去拿。而是笑瞇瞇地看著胡銘,好像在說:怎么樣,現在知道我的重要性了吧?
本來攝制組的這個由頭就是夏青提出來的,沒想到瞎蒙還蒙中了。胡銘順著她來說,正好掉到她挖好的坑里。智商再度上線的夏青,還是厲害呀。
胡銘在眼神上認了慫,夏青才開口道:“記者證我落在酒店了,可以現在去取。”
其實記者證當然一直都帶在身上,夏青之所以這么說,就是要和胡銘重新談定條件。
胡銘只好跟著夏青回到酒店。這時候,夏青又接到了李曉杰打來的電話。
說是讓他查的事情,有些眉目了。趙嫣兒的失蹤,并非單一事件。李曉杰查閱了近百年來有記錄的失蹤案,發現與趙嫣兒特征相似,失蹤之前會收到那種死神信件的人,還真有不少呢。從清末明初開始有這樣的記錄,再往前就都是些野史啊縣志啊傳說之類的東西。旁支錯雜,查起來比較費勁。所以李曉杰暫時只查到明末清初。
信件的內容大同小異,都是死神之鐮啊,代理人什么的。由于各個時代的表述方式不同,甚至還有古文版和外文版的,但是所要表達的意思都是差不多的。接到這種信件的人,都會失蹤,而且以后也沒有在記錄中出現過。甚至也找不到他們的死亡記錄。
這應該不是巧合,結合所有類似失蹤事件的時間點,李曉杰發現了一些規律。
每次這種信件出現的時候,就會伴隨著天災或者人禍。考慮到天災是年年都有的,殺人事件也每年都會有。這種巧合的概率也是很大,不能完全稱其為某種規律。所以李曉杰打算再深入調查,把時間點放遠一些,以后會再給夏青回復。
“嗯,時間點可以放遠,但是范圍可以縮小。只局限于國內,什么外文版就不在我們的考慮范圍了。”夏青說。
另外,李曉杰已經搞到那個境外殺人直播網站的入會資格了,問夏青要不要入會看看。可以看直播視頻,還可以實時互動,挺有意思的。
夏青到現在也沒有當那是真的殺人網站,只當作是某種噱頭。處于新聞工作者的好奇,她隨口就答應了。
李曉杰說入會的申請表已經發到夏青的郵箱了。
夏青打開郵箱隨意瞟了一眼申請表,只看到表格下面有推薦人:李曉杰。
哦,居然還是實名制,挺正規的嘛。
但是夏青現在急著跟胡銘談條件,就沒有細看,打算晚上回來再填表看直播。這一天,真的很充實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