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沒有失敗者,只有幸存者
- 馬云教給我們的55堂經營策略課
- 樊紹烈
- 1714字
- 2019-05-22 11:30:18
馬云語錄:其實每一個創業者都有很痛苦的經歷,無論是60年代的人創業,還是70年代的人創業,或者80年代的人創業,每一階段都有痛苦。但是有一點,無論怎么痛苦,既然你選擇創業了,那么就必須明白創業者只有堅持走下去,才有出路可言。經歷就是最大的財富,沒有失敗者,只有幸存者。
作家海明威有一句名言:“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這句話表現了他錚錚鐵漢的精神,也表現了他堅忍的意志力。
人們都向往失敗,討厭失敗。可是成功不是唾手可得的,它往往需要人們付出代價才能夠獲取,而且通往成功的路上荊棘密布、困難重重,只有懂得柔忍之道的人才能夠突破困難,抵達成功的彼岸。
海明威的《老人與?!分袑懥诉@樣一個簡單的故事:
一位連續84天沒有捕到魚的老漁夫,決心獨自一人出遠海捕大魚。果然他釣到了一條大馬林魚,但是魚實在太大了,一時半會無法制服。釣索太緊了會被魚拉斷,太松了又無法讓魚消耗力氣,于是老漁夫與魚展開了驚心動魄的搏斗。
他用他的背部和兩只手,輪換著拉住釣索,太緊了就放出去一些,松了就繃緊些,餓了、渴了,就吃生魚、喝少量的水。他的背和兩只手都被釣索給勒傷了,但是用海水清洗過后,老漁夫還是繼續拉著;左手累得抽筋了,就換右手。就這樣,他與大魚搏斗了3天,大魚終于筋疲力盡地浮上水面,被老漁夫殺死。
這條魚足有18英尺長,比他的小船還要長,老漁夫只好將魚綁在船的一邊??墒腔睾降臅r候,魚的血腥味一再引來鯊魚的襲擊。老漁夫用盡一切手段反擊:用魚叉來叉,可是魚叉被鯊魚帶走了;把小刀綁在船槳上亂扎,刀子折斷了;用短棍打,短棍也丟掉了;最后他只能用舵把來打那些窮兇極惡的鯊魚。但是等到回港時,那條魚只剩下了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
每個人都有可能像老漁夫那樣,為了一些目標頑強奮斗,當你克服了一些困難的時候,還有新的困難在等著你。無論怎樣努力,最終可能仍然不會有好的結果。也有的人可能會像老漁夫那樣犯下致命的錯誤——“出海太遠了”,可是仍然有勇氣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在重重困難之中彰顯自己生命的意志力,不論目標能否實現,都要有頑強的毅力堅持忍耐下去,因為這是生命的意義,也是做人處世不可回避的力量。
當你發現一片繁榮的時候,請記住背后的災難很快來了,全世界的調查證明85%的企業倒閉都是在前一年形勢特別好,特別是整個市場形勢很好,或者這個企業特別好的時候,第二年公司卻突然倒閉。
早在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時期,馬云已經感覺到了泡沫必將結束,互聯網的冬天快要來臨。因此,他迅速做出了決定。
2001年,是一個中國互聯網企業瘋狂發展的年份,在中國一個月至少能誕生一千家互聯網公司,那時候馬云就覺得不對,他不相信中國具備一個月誕生一千家互聯網公司的能力,因為做一個互聯網公司很難,需要人才、技術、資金,還需要各種各樣的資源。他覺得,中國在各方面條件還不成熟的時候一個月誕生一千家互聯網公司,也一定會出現一個月關閉一千家互聯網公司的情況。
而在整個2000年大擴張時期,奉行“不打甲A,直接進世界杯”戰略的阿里巴巴,在中國香港、美國、歐洲、韓國,每月的花銷都是天文數字,而且這些網站都是只出不進,這些給阿里巴巴醞釀了很多潛在的隱患甚至危機。因此,在“西湖論劍”的第二天,他便召開了一個會議宣布公司進入緊急狀態。阿里巴巴全面收縮戰線,撤站裁員,做出回到中國、回到沿海、回到中心的戰略決定。而正是馬云的及時醒悟,及時叫停,拯救了公司,拯救了員工,拯救了整個阿里巴巴。
馬云的這種危機意識也來自于他的使命感——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馬云認為,只有達到這個目標才是成功的。“無論是互聯網的冬天還是互聯網的泡沫期,我們都始終堅定地一路走來。”
1995年,當馬云投身國內互聯網并到處宣傳互聯網時,別人說他是騙子;1999年,當互聯網概念為人們所知,而他仍堅持B2B模式時,別人說他是瘋子;現在,當他表示5年內要把阿里巴巴做成世界前10名的站點時,別人說他是狂人。不管別人怎么看,怎么說,馬云只在乎自己怎么做。
課堂收獲:機會不是別人施舍給你的,而是需要你自己去爭取和創造的,擁有堅強的意志力的人才會為自己在不可能中創造可能,在沒有機會的時候為自己創造機會。歷經了挫折與拼搏后獲得的結果,不論是勝是敗,都是人生最寶貴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