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
劉翔哈哈一笑,對司馬徽說道:“哪里哪里,水鏡先生繆贊了?!?
“不然,你造的紙張,比之蔡侯的紙張要潔白,而且紙骨薄又硬朗,表面也光滑。
關鍵是在其上寫字,濃而不散,這是蔡侯紙做不到的。
而且印出來的書籍,字跡工整,如同一個模子出來的一般。這怎么做到的?”
于是劉翔向司馬徽解釋道:“其實很簡單,首先我命人砍下竹子置于水塘浸泡,使竹子充分吸收水份。
又將木材用刨子刨成薄片,可以再加上麻頭和舊魚網等植物原料,再將其搗碎。
然后把碎料煮爛,直到煮成紙漿。
待紙漿冷卻,再使竹簾把紙漿撈起,過濾水分,成為紙膜,再將紙膜進行晾曬或烤干便成了宣紙。
至于印刷嘛,我先用小銅塊雕刻所用的字,需要印刷時,將字塊放進夾模中整平。
然后在字塊上涂刷一層墨汁,再將紙張附在上面,抹平裁剪后,就成了書中一頁了?!?
“哈哈!好!”
司馬徽笑道:“劉荊州,果然果然天眾奇才啊,你可是為天下的學子做了大好事啊。
不知道劉荊州尋老朽,有何要事?”
“小子在這五百米遠的半山腰上,為父親守孝三年……”
“哎。”
司馬徽嘆了口氣道:“仲康與我也是多年老友,按道理你還應該叫我一聲世伯。
沒有想到,他竟然遭受小人毒手,可惜他一生都未曾與人紅過臉?!?
“世伯,小侄有個不情之請,不知世伯可否答應?”
“哦,何事?你說來聽聽。”
“小侄想拜到你的門下,不知……”
司馬徽哈哈一笑道:“老朽早已不收門生了,若是你愿意,何時無事,便來老朽這里來。
老朽這里的藏書,盡管你翻閱,若有不懂的,盡管詢問就是了?!?
其實劉翔拜在誰的門下,他倒是無所謂。
他就是想學習點知識,對以后的發展終會有好處的。
他要跟上這個時代的腳步,不能成為落后分子啊。
哈哈……
此后,劉翔每日清晨在山上練武,練功完畢,洗漱后到水鏡山莊閱讀司馬徽的藏書,有不懂的就問問司馬徽。
這樣,時間就很快一點點過去。
可是,就在劉翔的父母剛死不久,劉翔的岳父也去世了。
劉翔為顯當年甄逸的恩德,特任命甄逸三子甄堯,為南郡太守,讓郭嘉從新回到右軍師職位上。
甄逸的二子甄儼則為漕運總督,掌管荊州所有的糧食、鹽、鐵、兵器等等。
一時間,甄氏在荊州,那可是名聲鶴起。
中平六年,也就是一八九年。
漢靈帝病重,而太子未立,在皇位繼承問題上,宦官與外戚何進的矛盾激化了。
漢靈帝有兩個兒子:一個是何皇后所生,名劉辯;另一個是王美人所生,名劉協。
群臣請立太子,漢靈帝因劉辯輕佻淺薄,很不中意。
但廢嫡立庶,又擔心群臣反對,所以劉宏舉棋不定。
蹇碩等宦官當然心領神會,最主要的是,他們不愿意大權落入何進手中,因此借口韓遂作亂,提議請大將軍領兵西上平叛。
在這個關鍵時刻,何進洞悉宦官的詭計,以青、徐兩州黃巾復起為由,奏請劉宏,遣袁紹東進徐、兗二州,待袁紹勝利歸朝時,自己再西擊韓遂。
可是圣旨沒下,沒幾天,劉宏就病死了。
主心骨沒了,蹇碩也不能坐以待斃,他決定先誅何進,后立劉協。
于是派人迎何進入宮議事,而何進卻集結軍隊于宮外,嚴陣以待,而稱有病不能入宮。
蹇碩迫于何進軍隊的壓力,不得不立劉辯為帝。
劉辯即帝位,何皇后以皇太后臨朝聽政,太傅袁隗與大將軍何進輔政,同錄尚書事。
這次是皇室外戚、官僚士大夫,對宦官的一個勝利。
事后,袁紹通過何進的賓客張津,對何進說:“大將軍,黃門、常侍這些宦官執掌大權已經天長日久,專干壞事,將軍應該另擇賢良,整頓國家,為天下除害?!?
何進甚以為是,于是任命袁紹為司隸校尉、何颙為北軍中候、荀攸為黃門侍郎、鄭泰為尚書。
同時受到提拔的有二十多人,他們都成了何進的心腹。
對此,蹇碩非常不安,再度謀劃誅殺何進。
但是還未行動,就被人告發,何進立即下令捕殺蹇碩。
鑒于宦官蠢蠢欲動,何進怕發生意外,又稱病不參預靈帝喪事。
袁紹卻認為,不單單是蹇碩一人,只有殺掉所有宦官,才能免除后患。
他對何進道:“從前竇武準備誅殺內寵,而反受其害,原因是事機不密,言語漏泄。
那五營兵士,都聽命于宦官,竇武卻信用他們,結果自取滅亡。
如今將軍居帝舅大位,兄弟并領強兵,軍隊將吏都是英俊名士,樂于為將軍盡力效命。
這一切都在將軍掌握之中,這是蒼天賜予的良機,將軍應該為天下除掉禍害,以名垂后世!”
何進聽見袁紹的話,開始猶豫起來。
這若大的名聲,何進十分想要。
袁紹見何進動搖,又進而對他勸說:“宦官親近圣上,傳達詔令,如果不一網打盡,必將貽患無窮。
況且宦官對大將軍早有滅殺之心,將軍為何不早下決斷?
事久生變,下手晚了,會遭禍殃的。”
但是,事與愿違,在何進決定殺十常侍時,發生意外。
原來何太后的母親舞陽君與何進的弟弟何苗,因多次受到宦官賄賂,從而從中作梗,多方阻撓。
這也讓何進素無決斷,猶猶豫豫,所以仍然沒有結果。
袁紹看見這種情況,心里十分焦灼,再一次獻策說:“可以調集四方猛將豪杰,領兵開往京城,對太后進行兵諫?!?
何進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于是下令召并州牧董卓(董卓在涼州干的不錯,主要是送了張讓等人土特產了,才升為州牧)帶領軍隊到京,又派部下王匡、騎都尉鮑信回家鄉募兵。
于是四方兵起,京師震動,何太后這才感到事態嚴重。
她匆匆把中常侍、小黃門等宦官放回家。
宦官們也慌了,惶惶然若喪家之犬,一起去叩求何進恕罪。
袁紹在旁再三勸何進,乘此機會殺掉他們,但何進還是把他們放走。
袁紹很不甘心,寫信通知各州郡,詐稱是何進的意思,命令州郡逮捕宦官的親屬入獄。
這也就是袁氏是四世三公的好處,門生故吏遍地。
宦官們走投無路,只能鋌而走險。
他們借口離京前,愿最后侍奉一次太后,于是他們又進了宮。
在張讓的指揮下,中常侍段珪等人,率領黨徒數十人埋伏在宮中,等何進入宮后,將何進斬殺于嘉德殿前。
何進部將聽說何進被殺,領兵入宮,虎賁中郎將袁術攻打宮城,焚燒青瑣門。
張讓等人遂挾持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從復道倉皇外逃。
袁紹與叔父袁隗佯稱奉詔,殺死宦官親黨許相、樊陵,然后列兵朱雀闕下,捕殺沒有來得及逃走的宦官趙忠等人。
后又下令關閉宮門,嚴禁出入,指揮士兵搜索宮中的宦官,不論老幼皆斬盡殺絕。
這殺死的人有二千之多,有些不長胡須的人,也被當成宦官殺掉了。
正當袁紹在內宮大肆屠戮宦官的時候,董卓率領軍隊抵達洛陽西郊,在北邙阪下與少帝和陳留王相遇。
董卓見之頓時大喜,無意中得到了一張王牌。
他擁簇著少帝,帶著軍隊浩浩蕩蕩地開進洛陽城。
目睹董卓八面威風,不可一世的模樣,剛剛從泰山募兵回到洛陽的鮑信,憂慮地對袁紹說:“董卓擁有強兵,居心叵測,如果不能及早采取措施,就要陷入被動。
如果趁他長途行軍,士馬勞頓,發起突然襲擊,還能擒拿他?!?
袁紹見董卓兵強馬壯,心里害怕,不敢輕舉妄動。
鮑信不覺非常失望,帶兵返回泰山去了。
董卓十分驕橫,決意建立個人的權威。
他傲慢地對袁紹說:“辯帝如今年幼,不懂朝廷政務,吾欲替圣上總攬朝綱,以震懾朝中宵小?!?
袁紹一聽非常生氣,針鋒相對地說:“天底下強大的人,難道只有董卓呼?!”
說完袁紹橫握佩刀,向董卓拱了拱手,揚長而去。
接到洛陽探子的來報,劉翔立馬做了許多荊州事務調整。
劉翔讓郭嘉從穎川忽悠回來石韜石廣元、崔鈞崔州平二人任太守。
石韜為零陵郡太守
崔鈞為長沙太守
江夏黃祖仍為太守
南陽郡秦頡仍是太守
南郡甄堯為太守
武陵郡李偉為太守
桂陽郡由南陽人李嚴擔任太守。
黃忠為鎮東將軍,周倉為副將,共領兵兩萬,屯兵長沙,與揚州相望。
太史慈為鎮南將軍,廖化為副將,領兩萬兵馬,屯兵零陵郡,與交州相望。
趙云為鎮西將軍,魏延為副將,領兩萬人馬,屯兵南郡,與益州相望。
任湯仁湯新年為荊州城建局總督,專管房屋建筑,修橋鋪路,城市規劃等。
其弟湯全湯雪年被劉翔任命為船務局總督,設局在江夏,專門管理船舶建造,維修等工作。
劉翔又在江陵的華夏學府,招收人才,入州為官,
華夏學府可是劉翔這幾年特地建造的。
這是劉翔好不容易說服蔡邕和司馬徽,帶領一干文士在其授課。
兩位名人在此,讓很多外地的學子趕來學習。
劉翔當時就讓湯新年,將學府設計成空間很大教學樓,如此學府,可容納一千余人。
當時劉翔按后世的學習表安排,有文化課,數學課,又請士農工商的佼佼者前來授課,就連蒲元都被劉翔請來給這些學子們上課。
有些清高之人,聽說劉翔建造學府,本來很高興的事。
后來聽說劉翔讓那些低等人來授課,氣的兩眼直翻,有的學子更是離開了華夏學府,不過劉翔不以為然。
此時劉翔帶領典韋三千狼牙營,胡車兒的一千錦衣衛,外加副將龐德,駐軍南陽郡。
至于錦衣衛為什么這么少,那是劉翔分了兩千人去保護家中婦人。
他現在對家里人的安全,非常重視,也是害怕有什么閃失。
家中的兩位夫人也于今年相繼懷孕。
這對劉翔的整個集團來說,可是大受鼓舞的事情。
劉翔有了傳承人,那些為他劉翔賣命的人,才能心安。
如果沒有傳承人,日后這些圍繞劉氏集團的人,就會分崩瓦解,這樣大家的利益都會有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