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坐姿與相關(guān)漢字

古人的坐姿在我們今天看來是跪著的姿勢。《禮記·曲禮》說:“若夫坐如尸。”意思是坐要坐得像神牌一樣端正。又說:“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門。”就是說餐飲之際不坐中間,走路之時不占中道,站立之際不堵門中。漢賈誼《新書·容經(jīng)》說:“坐以經(jīng)立之容,胻(hénɡ,脛骨上部,股骨下部)不差而足不跌,視平衡曰經(jīng)坐,微俯視尊者之膝曰共坐(恭坐),仰首視不出尋常之內(nèi)曰肅坐,廢首低肘曰卑坐。”賈誼也把坐姿分成了相應(yīng)的“經(jīng)坐”、“恭坐”、“肅坐”、“卑坐”四種姿勢。眼光平視的姿勢是“經(jīng)坐”;上身微傾的姿勢是“恭坐”;上身挺直的姿勢是“肅坐”;低頭垂肘的姿勢是“卑坐”。

陜西臨潼出土的秦代坐俑

jié 甲骨文一期《乙》7280作,四期《人》2283作,《說文》小篆作。《說文·部》:“,瑞信也。守國者用玉卪,守都鄙者用角卪,使山邦者用虎卪,士邦者用人卪,澤邦者用龍卪,門關(guān)者用符卪,貨賄用璽卪,道路用旌卪。象相合之形。”許慎說:是證明身份、傳達(dá)命令的信物,就是符節(jié)。戍守國都的用玉制符節(jié);出使山地之國的,用鑄成虎形的符節(jié);出使平原之國的,用鑄成人形的符節(jié);出使水鄉(xiāng)之國的,用鑄成龍形的符節(jié);主管城門、關(guān)卡的用詔符為節(jié);主管貨物流通的官員用旌旗作節(jié)。象形字,像符節(jié)半分而能相合的形狀。

玉人坐姿

”字的本義是“人跪坐”。“”字的甲骨文就是雙膝著地、席地而坐的坐姿,商代人祭祀時的跪拜姿態(tài)。象形字。用為“符節(jié)”之“節(jié)”,不是本義,是假借義。

”字作部首,多立于字體右側(cè),也寫作“卷”字的下部之形。

jǐ jí 甲骨文一期《前》5.30.3作,金文《沈子它簋》作,《說文》小篆作。《說文·丮部》:“丮,持也。象手有所丮據(jù)也。讀若戟。”許慎說:丮義就是握持。象形字,像手中有所握持之形。

許慎的說法不妥。“丮”字作部首字,一般不單獨(dú)使用。凡是由“丮”組成的漢字,大多與各種動作有關(guān),如“埶”(讀yì),甲骨文一期《乙》802作。又如“孰”,甲骨文《京》《京》,即《戰(zhàn)后京津新獲甲骨集》,胡厚宣,5642片,1954年(又簡稱京津)。以下重復(fù)出現(xiàn)的簡稱《京》,不再注釋。2676作,《說文》篆文作。“丮”字形,甲骨文像一個人跪坐、伸出兩手抓取東西的形狀,可以指做各種動作,不限于一種。

ɡuì《說文》小篆作。《說文·足部》:“跪,拜也。從足,危聲。”許慎說:跪指雙膝著地、腰股伸直的姿勢。形聲字,足是形符,危是聲符。

“跪”字的本義是“跪拜”,如《戰(zhàn)國策·魏策》:“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后漢書·列女傳》:“(樂羊子)一年來歸,妻跪問其故。”《說文·通訓(xùn)定聲》:“跪,兩膝拄地所以拜也。”

jì 甲骨文二期《前》6.25.1作,二期《存》《存》,即《甲骨續(xù)存》,胡厚宣,3753片,1955年。以下重復(fù)出現(xiàn)的簡稱《存》,不再注釋。1.1673作;《說文》小篆作。《說文·足部》:“跽,長跪也。從足,忌聲。”許慎說:跽是長跪,兩膝著地,屁股及上身挺直。形聲字,足是形符,忌是聲符。

漢代跽坐仕女陶俑

“跽”字的甲骨文從止、從己,后來加上了個“心”字。從止與從足相同。

“跽”字的本義是“長跪”,如《史記·項羽本紀(jì)》:“項王按劍而跽。”《史記·范雎蔡澤列傳》:“秦王跽而請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

“跽”與“坐”區(qū)別明顯:跽是雙膝著地,屁股及上身挺直;跪是雙膝著地,屁股坐在腳后跟上。由坐而跽,多是表示敬意或被對方所震動,或表示警惕。現(xiàn)在我們遇見長者、上級或客人到來,都要從椅子上起身站起,以示敬意,這也是對“由坐而跽”的繼承。

甲骨文中用為貞人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城县| 青冈县| 庐江县| 武汉市| 托里县| 湛江市| 新化县| 喜德县| 司法| 都江堰市| 浮山县| 苗栗市| 张家港市| 五华县| 鄂托克前旗| 文登市| 云霄县| 安图县| 乌苏市| 布拖县| 五指山市| 广灵县| 郑州市| 桐柏县| 稷山县| 贵港市| 陈巴尔虎旗| 邮箱| 新田县| 襄汾县| 平阳县| 岳阳县| 噶尔县| 兴城市| 海阳市| 宜宾市| 衡水市| 闵行区| 曲松县| 青神县| 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