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音節

一、什么是音節

音節(syllable)是語音中最小的結構單位,也是聽覺上能夠自然辨別出來的最小的語音單位。

一個音節一般由多個音素組合構成,也可以由一個音素構成。能單獨構成音節的音素一般是元音,如漢語[i55 ](衣)、英語a[?](一個)。輔音中具有樂音性質的鼻音也能單獨構成音節,如普通話嘆詞[m](呣)、[?](嗯),信陽話[n](你),但數量不多。多個音素構成的音節一般以元音為中心,或以主要元音為中心。鼻音、邊音、擦音有時也充當音節中心,如英語lesson[′lesn]、table[′t?eibl]。

二、音節的劃分

音節,人們盡管能夠自然地感覺出來,但從理論上應該如何劃分,尚無定論。有以下幾種代表性的學說。

1.元音說

由古希臘學者提出。這種學說認為,在一個詞里有幾個元音就有幾個音節。這種學說對有些語言如日語、現代維吾爾語這樣音節結構簡單的語言基本適用,但不具有普適性。例如,漢語、英語都有復元音,都有不以元音為中心的音節,如漢語的[?](嗯),英語的little[′lit?l](小),無法用元音說分析音節。

2.呼氣說

19世紀由奧地利語音學家斯托爾姆(J.Storm)提出。他認為,說話的時候用多少次呼氣就有多少個音節,呼氣力量最弱的地方就是音節的分界線。這種學說不完全符合發音的生理機制,因為人們可以一口氣說出很多音節,一口氣說出多少音節帶有一定的隨意性。

3.響度說

由丹麥的語言學家葉斯柏森(J.O.H.Jespersen,1860—1943)等人首先提出,至今仍有影響。這種學說把音素按響度分為七級:第一級,清塞音、清擦音;第二級,濁塞音、濁擦音;第三級,鼻音、邊音;第四級,顫音;第五級,高元音;第六級,半高元音;第七級,半低元音、低元音。

他們認為,在音素連續的序列中,響度最大的音是音峰,響度最小的音是音谷,有幾個音峰就有幾個音節。這種方法對一般的音節比較適用,但對元音相連的語音序列就不易判斷是一個音節還是多個音節,如漢語普通話[uai55](歪)和[u55][a55][i35](鄔阿姨),而且僅憑聽覺也不易準確判定響度大小。

4.肌肉緊張度說

由法國語言學家格拉蒙(M.Grammont,1866—1946)首先提出。這是目前在我國比較通行的音節劃分理論。這種學說認為,每發一個音節喉部肌肉就緊張一次。根據每一次肌肉緊張過程的程度變化,一個音節可以分為三個階段:①起音階段,緊張逐漸增強;②領音階段,緊張最強;③收音階段,緊張逐漸減弱。如“uai”這個語音序列,由于肌肉的緊張次數不同,可以是“歪”、“哇一”、“無哀”或“鄔阿姨”。

一個音節起音、領音、收音的結構方式無外乎這樣幾種:①領音,如[a](“啊”);②起音+領音,如[ia](“呀”);③領音+收音,如[ai](“哀”);④起音+領音+收音,如[uai](“歪”)。有時,起音和領音之間或領音和收音之間有過渡音,如漢語[kuai](“乖”)、英語task(任務)中的[u]、[s]都是過渡音。

一個音節中可以沒有起音和收音,但不可缺少領音。領音必須有相當的響度,所以主要由元音充當,另外鼻音、邊音、顫音及濁擦音在有些語言里也可充當領音。

沒有收音的音節是開音節,如漢語“大”[tA51]、英語two[t?u:](二);有收音的音節是閉音節,如漢語“帶”[tai51 ],英語dog[d?ɡ](狗)。另外一種理解是,收音為輔音的音節是閉音節,其余都是開音節。

三、音節的結構類型

一個音節內部音素和音素能不能組合,怎樣組合,受人類的生理限制,如[k]和[i]很難組合,因為部位相離太遠,即使組合,[k]也會腭化前移。更重要的是會受言語集團的發音習慣制約,如英語有see[si:](看見)、fee[fi:](費用),漢語普通話則沒有這樣的音節。音節結構類型的差異是體現語音系統社會性的一個方面。

不同語言,音節結構類型不同,有的簡單,有的復雜。音節結構的簡與繁取決于以下幾個方面。

1.音節內部同類音素是否連用

音節內部連用的元音叫復元音,兩個元音連用的叫二合復元音,三個元音連用的叫三合復元音。音節內部連用的輔音叫復輔音。

英、漢、藏、壯、蒙古等語言都有復元音,俄、法、日、彝、維吾爾、哈薩克等語言沒有復元音。

復輔音在漢藏語系、南亞語系中比較少見,即使有,限制較多;在印歐語系中比較常見,且較自由。

復元音和復輔音是使音節結構復雜化的重要原因。如英語有CCCVCC(C代表輔音,V代表元音)的音節結構,如script[skript](書寫,劇本)。漢語沒有真正的復輔音,[t?]、[ts]、[t?]這樣的塞擦音因結合較緊,一般認為是單輔音;三合復元音的介音[i]、[u]、[y]位置固定,韻尾也只由[i]、[u]([o])充當,所以普通話的音節結構比較簡單。

2.輔音是否用于音節收尾

如果把沒有收音或以元音收尾的音節叫開音節,以輔音收尾的音節叫閉音節的話,那么彝語、哈尼語、納西語等只有開音節,漢語普通話、日語、苗語等開音節多于閉音節,英語、法語、俄語等閉音節占優勢。

漢語普通話400來個音節中(不計聲調),開音節有230多個,閉音節有170多個,且只以[n]、[?]收尾。粵語可用[m]、[p]、[t]、[k]收尾,因此音節結構比普通話復雜。

3.單個音素的位置是否自由

英語元、輔音組合有15種情況,如V、CV、VC、CVC、CCV、CVCC、CVCCC、CCCVCC等;普通話只有V、VV、VVV、VC、VVC、CV、CVV、CVVV、CVC、CVVC這10種情況;日語只有V、CV兩種基本音節(還有一些特殊情況)。

單個音素的位置越自由,組合的樣式就越多。同一個[?],傈僳語只在音節開頭,如[?a55](掀開),普通話只在音節末尾,拉薩話頭、尾皆可,如[?a55](五)、[tu?13](茅)。

總體上看,漢語普通話由于沒有復輔音,沒有真正輔音收尾的閉音節([n]、[?]具有一定的元音性質),音素的組合限制較多,所以音節結構相對簡單,音節界線比較分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东县| 会宁县| 方城县| 阳东县| 东乡县| 涞水县| 平凉市| 上饶市| 奉节县| 九江县| 福泉市| 铁力市| 武定县| 绍兴县| 来凤县| 兴山县| 泽库县| 赞皇县| 会昌县| 桓台县| 徐闻县| 聂拉木县| 龙南县| 永兴县| 天峨县| 资阳市| 永靖县| 镇康县| 昌都县| 繁昌县| 进贤县| 沁阳市| 霍山县| 苏尼特右旗| 乌拉特中旗| 平顺县| 兴仁县| 阿坝县| 济阳县| 威宁| 安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