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何明遠收拾好了門面,擦拭了桌椅,往店里一擺才發現,感覺這樣自家的店里連個人都站不下了,不過當他想起自己前世家門口那家飯店時,立刻醒悟到,為什么非要在店里面吃呢?
可以……占地啊!
但他并沒有立刻將桌椅板凳擺出來,眼前還有很多事情要辦,食材,器具,人員,招牌,都還沒有著落,這還只是開業的第一步。
“嗯……得找個幫手啊!
崔若萱?
可拉倒吧!
根本指望不上那個混蛋,整天不知道在家里做些什么。腳夫也不是不能用,畢竟腳夫的活比這個累多了……可是上哪找人呢?”
這時,他想起來,在平準署的門口都蹲著一排人,閑置的工人應該都在那里。
當何明遠走到平準署時,見到零零散散的三四個人坐在平準署的臺階上。
他剛走到臺階下面,還沒出口,幾個人便一擁而上向他走了過來,有一種過來錘自己的感覺,在人群之中,他一眼就相中了一個人,這小子長得不高,比何明遠稍低點,身材粗壯,簡直是天生的做工的料。
“你叫什么名字?”
“張元寶。”
“今年多大了?”
“二十四。”
“哪的人吶?”
“藍田張家堡人。”
“藍田?你們那里有個大商人你知道嗎?”
“大商人?”
“叫什么驢?哦,對,是桃花驢。”
“桃花驢?”張元寶實在想不起來還有這么個人,說道:“桃花驢?沒聽說過,倒是有個拓跋離。”
“哦,對對對,是拓跋離。”
“那可是我們藍田的大商人啊,坐擁千頃田,家財萬貫...…”
何明遠心想道:這又如何,想當初,我們家也闊過。
“誒,掌柜的,你不是做食店生意的嗎?怎么往東走?東邊可是市場啊”
“嗨!我不是東西還沒備好嘛?”何明遠晃了晃手中的扁擔說道。
“那掌柜的打算做什么飯?胡餅,煮餅,湯餅我都會些。”
何明遠微微一笑,有些神秘的說道:“咱們做臊子面!”
“臊子……面?”張元寶從沒聽說過這種食物,雖然知道面是什么東西,但當時的社會,人們一般把面都叫餅。
在何明遠的指導下,二人隨即開始采買食材,從貞觀以來,唐代雖然也時時爆發戰爭,但大多在邊塞地區,而中原地帶幾乎沒有受到過波及,所以長期以來,食品的價格并不算太貴。
米一斗十文,白面一斗才二十文。
尋常人家一年的花費可能也就幾貫大錢。
何明遠要用的另一件食材便是豬肉。
這種在后來才大行于世的肉類在唐代卻并沒有被重視,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和豬的習性以及古代人的觀念有關。
由于唐代的上流社會認為這種動物比較臟,覺得吃了比較丟人,所以豬肉在唐朝登不了大雅之堂,取而代之的是羊肉,但羊肉又有腥膻味,所以唐代的胡椒特別貴。
但我認為是另一種原因,豬肉在唐代之前,并不算下等食材,傳言漢武帝小名叫彘兒,原因是她媽生下他時夢見了一頭神豬。
還有先秦周天子的太牢宴中也并不排斥豬肉,兩個時期都沒有像唐代這樣。
想當初魏王李泰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吃了頓豬肉還怕別人知道,其原因很可能是受代北鮮卑貴族的影響,他們在草原上吃慣了牛羊肉,再加上他們顯赫的政治影響力,上行下效,時間一長,連中原的飲食習慣都改變了。
...
...
而何明遠為什么要反其道而行之呢?
因為他在的地方并不是高檔住宅區,是商業街,是平民百姓住的地方,他們并不在乎自己的身份,本就是穿白衣皂的徒隸,裝什么蒜吶?
…
…
一番準備之后,何明遠要準備開業了。
由于他找人訂做的招牌還沒有下來,所以店鋪上仍然掛著‘楊家食店’的招牌。
何明遠也沒辦法,畢竟每天早晨一睜眼就欠著崔若萱二十五文錢,兵貴神速,只好將就了。
眼看還有一個時辰才到飯點,小吃街上的店家也已經開始準備了,于是何明遠馬上令王元寶開始燒火,準備做飯。
他拿出了嶄新的廚具,只見锃光瓦亮的菜刀上刻著一行小字:吳大麻子菜刀
何明遠一頭黑線,怎么做菜刀的都是麻子呢?
面食,最重要最重要的就是鹵子,其次才是面的口感,雖然是何明遠的一家之言,但他作為一個挑食的飯桶,比較講究的吃貨,絕對有資格對食品做一番品評。
臊子面,是秦晉一帶的名吃,最著名的就要數岐山臊子面了,而臊子面的來歷卻來援于一個古老的傳說。
據傳言,岐山臊子面起源于3000年前。
周人從西部的草原上遷居周原,在這里過著快樂而幸福的生活。
可就在這時,渭水之上,突然出現了一條惡龍,興風作浪,致使周原大旱三年,民不聊生,為了部落,一個少年站了出來,他用一把菜刀和惡龍大戰七天七夜,把惡龍斬為千百萬段,而自己也力盡而亡。
由于這個男孩是首領的少子,所以為了紀念這位少年英雄,百姓們就把惡龍的肉和面食相拌,做成了食物,名字就叫“少子面”,久而久之,以訛傳訛,便成了“臊子面”。
還有另一種說法,也是最正經的說法,就是:山西人把肉丁炒制的配料叫臊子。
但明顯岐山臊子的制作更為講究,肉丁切得薄而勻,干煸至透明狀,再配以醋和秦椒辣面,文火慢炒。
上等的臊子色澤鮮紅純正,口感酸辣突出,正所謂:面白薄筋光,油汪酸辣香。
但問題就在于辣椒是在西班牙殖民美洲的時候才傳進來的,所以何明遠的酸辣香立刻就得被砍掉三分之一,這也提醒各位廣大穿越人,在明知道自己要穿越的情況下,請務必帶好土豆,辣椒,西紅柿,實在不行帶個倉庫或者商城也行。
那沒有金手指怎么辦?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做山西的臊子面了。
原料:五花肉,豆腐,海帶,豆芽,雞蛋,具體制作過程和上面差不多。
這里還要告訴大家一個出乎意料的消息,古代的海帶一般都是進口的,中國的海域夏天溫度高,不適合海帶生長,所以一直無法培育海帶,直到1927年,我國才引進海帶,解放后,又進行了品種改良,這才是今天的海帶。
海帶的營養價值極高,屬于低脂肪、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植物,既能果腹又不發胖。
同時還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元素含量也很高,還有一點,那就是含碘,據說,是據說,秦始皇找的長生不老藥就是海帶。
面也和好了,臊子也炒就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就差人來吃了。
這時,何明遠的耳朵里隱約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這個聲音曾伴他走過了幾個春秋:敵軍還有三十秒到達戰場,喂飽他們!
這一次,他所服務的對象不再是食堂的學生們,而是西市的胡商。
飯點一到,人群想沙丁魚一樣,突然之間就擠入了食店區,但令人絕望的是,何明遠這邊連一個人影都沒有。
看著安家酒肆和張家食店的顧客人來人往,連掌柜的都忙得不亦樂乎,何明遠托著腮開始思考起來,這個景象使他想起了一句廣告的臺詞:忙,忙點兒好啊!
現在他才知道白手起家的難度,創業說的容易,確實是說的容易啊!
長袖善舞,多財善賈,豈是虛言?
就當他一籌莫展的時候,一個聲音把他從內心世界中拉了回來。
“誒?不是關門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