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學波士頓:美國教育、文化親歷
- 唐東楚
- 1069字
- 2021-11-23 16:42:35
簽證
畢竟這是第一次出國,每走一步流程,都有著種種顧慮與擔心,辦完全部的出國手續,我笑言:相當于重讀了一個“博士”。
拿到美方的“2019”信息表,我第一時間打電話預約面簽。
美國大使館很人性。電話里我提出希望安排我們到廣州領事館面簽,一是聽說那邊辦理簽證的人少些,二是那里離我們近,能當天往返。工作人員果真就安排我們到廣州面簽。
特別感謝時任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先生,他到任后改革,14周歲以下兒童免予面簽,只需監護人提交相關資料即可,這就免除了兒子對面簽的擔心。
之前有個朋友被北京美國大使館拒簽了。為免被拒簽,我上網海量地閱讀了相關信息,將一個先前簽證成功的“廣外”同學的“簽證成功全攻略”反復琢磨,并和網上的信息相比照,儼然成了半個出國簽證的“攻略專家”。
存款證明,房、車證明,結婚證明,單位證明,學習證明等等一一準備好,細致地為一家三口每人準備一個資料袋,并在袋子的外面標明材料的明細目錄,以便到時按圖索驥,隨時遞交。
簽證時人倒不多也不少,排了一個多小時的隊到了安檢口。都說美國人從“9·11”事件后安檢變嚴了,這次算是見識了。看到前面的人彎腰、蹲地、脫鞋,然后手提鞋子,赤腳走過灰跡斑斑的地板,再穿過安檢門,夫人的眉頭擰在了一起,覺得美國人不夠意思,太不人性化。
過了安檢門,男的還必須脫下腰間皮帶。看到有的男士,生怕褲子掉下去,手提褲頭慌張往前趕的樣子,有說不出的狼狽。特別是那些老年人,先是手忙腳亂地脫鞋、解皮帶,過了安檢之后,再地穿鞋、系皮帶。盡管心里不舒服,但看別人也是這樣,自己也只得如此了。
到了美國后才知道,不僅機場安檢必須脫鞋解皮帶,就是去法院旁聽也是如此,也就見多不怪了。有次我到法院去旁聽,過安檢時脫了鞋,忘記解皮帶,機器就“嘰嘰嘰”地叫起來,我只好返回,重新解下褲腰上的皮帶再通過。
不過,安檢時所有的心結在見了面簽官后,都釋然了。
我們前面的一對老夫妻講不清楚英語,那個面簽官就用中文問他們為什么去美國,不等對方回答,他就幽默地大笑著說:“哦,我知道,你們就是想去看奧—巴—馬!”這讓我們輕松了很多。
輪到我時,遞上有關材料,大多數他看都沒看,只簡單地用英語交流了下,問了去哪個學校、從事什么工作等。他語調輕快、表情豐富,真是幽默可愛,我不禁被他感染,心情變得愉快起來。
看到我夫人在旁邊,他隨意地問了一句:“Can your wife speak English too? ”我捅了一下夫人,示意她回答,夫人忙說:“Sorry, a little, a little。”沒想到那個簽證官對我說:“她可以不需回答,我在問你呢。”轉頭又對我夫人說:“你不用對我說對不起,祝你們到美國愉快!”
也許這又是一種美國風格:幽默,但不失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