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想的詩學(法蘭西思想文化叢書)
- (法)加斯東·巴什拉
- 965字
- 2021-11-23 16:38:57
2
現象學對于詩的形象的要求很簡單,這就是強調它們的開源功能,把握它們的獨創性存在,并因此而從神奇的心理生產力,即想象的生產力中獲益。
然而這一要求——要求詩的形象成為心理根源——可能是極其生硬的,假若我們不能從各種扎根最深的原型的差異中找出一種獨創性的功能的話。既然我們要以現象學學者的觀點來深化驚喜贊賞的心理現象的研究,那么一個美妙的形象的任何細微變化,都會有助于提高我們的研究的精確度。任何新穎形象所具有的精美,均能重新激起某些本原,能使驚喜贊賞的喜悅再現并成倍增長。
在詩歌中隨著驚喜而來的是言語的喜悅。這種喜悅,必須從其絕對的實證性中獲得。詩的形象,作為語言的一種新存在而出現,完全不能按普通比喻的模式,視之為發泄受壓抑的本能而打開的閥門。詩的形象如此輝煌地照亮了意識,以致尋求先于它的潛意識活動只能是徒勞無益的。至少現象學的建立,意在把詩的形象的本體存在視為對言語的不可置疑的征服,而與先于此的存在斷然決裂。假若聽信精神分析學家,人們就可能將詩歌描述為一種壯麗的語無倫次。但是熱情激昂的人并沒有弄錯,詩歌是言語的前途之一。在試圖從詩歌的高度去提高對語言的領悟時,我們得到的印象是:我們碰到了具有嶄新言語的人,這種言語不局限于表現思想或感覺,而是試圖去開拓未來。我們會說,詩的形象以其新穎開辟了語言的未來。
與此相關的是,在運用現象學方法研究詩的形象時,我們似乎自動地經歷了精神分析,我們似乎能夠以清醒的意識抑制我們以往的對精神分析學的成見。作為現象學學者,我們感到擺脫了我們的偏好——這些偏好把文學趣味轉變成為習慣。由于現象學對現實性的優先重視,我們全神貫注于詩人提供給我們的嶄新形象。形象呈現在眼前,在我們腦海中,并遠離曾在詩人的心靈中培育過它的過去。我們無須關心詩人的“情結”,無須搜尋他的生活歷史,一旦某個簡單的形象以其豐富的變異揭示其詩的價值時,我們是自由地、完全無拘無束地從一個詩人走向另一個詩人,從偉大的詩人走向平凡的詩人。
因此,現象學方法要求我們從形象最微小的變幻的根源上闡明全部意識。我們讀詩并不同時另有所思。一旦詩的形象在某一單獨特征上有所更新,它便會顯示出某種初始的淳樸。
正是這種淳樸,當它井然有序地被喚醒后,將會賦予我們詩歌純真的接待。因此,我們在對活躍的想象力的研究中,將遵循作為淳樸學派的現象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