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十五、釋疑體制

我們過多地討論體制是因為體制給我們的困惑太多,從社會主義到資本主義,從集權到分權,孰是孰非,何去何從,讓我們困惑太多。

我們討論體制,應當從過去到現在,從國內到國際各個方面了解體制,給出客觀論述,而不是具有立場性。

體制自身有自己的發展規律,自己的發展軌跡,受各種因素制約,并不是想成為什么體制就是什么體制,體制有其歷史必然性。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體制;不同的生存環境,有不同的體制。體制這種隨社會發展而發展的可變性,說明了一種體制從興起到興旺直到消亡的發展過程,人類社會沒有一種必然的終極體制。

當一個偉人及其社會集團建立起一種體制,并不是他決定了這種體制,而是他順應了歷史潮流,使之成功并成為偉人,正可謂歷史潮流浩浩蕩蕩,順其者昌,逆其者亡。

正是體制有這樣的特點,我們現在的人若站在現代人的立場,以現代人的角度去評論歷史,評論古人,歸功于或歸罪于古人個體,顯然是不尊重歷史,具有立場性,是在為自己的利益服務。

比如,現代俄羅斯人對斯大林的批判。正是斯大林時期創造了俄羅斯人的輝煌,而不是現代俄羅斯人。現代俄羅斯人應當自愧不如,為其自豪,而部分俄羅斯人的立場顯然是不公正的,而把自己現代的不幸歸罪于斯大林。應該承認斯大林時期對國家發展做出的貢獻,同時又承認那個時期建立的計劃經濟的體制只適用于那個時代,不適用于現在,才是客觀公正的。

俄羅斯人的錯誤,應是在石油危機之后,沒有及時對其體制作出調整,而之后的改革又不很成功。這不是斯大林的錯誤,而是現代俄羅斯人的錯誤。把現代人的錯誤推給過去,這只能導致另一種錯誤。蘇聯解體時的俄羅斯人盲目跟風,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造成經濟停滯,局勢動蕩,體制一夜之間轉向西方,生活質量卻沒一夜追上西方而大不如前。

而現在,從阿富汗到伊拉克、利比亞,這些國家的動亂現狀,是西方民主失敗的例子。這些國家的公民連安寧的日子都過不上,更別說發展、富裕。

對大多數公民來說,一個國家的體制變革的目的,就是求發展,求富裕,過上更好日子,但欲速不達。這說明適宜的體制才能有利于發展。而適宜的體制是什么?發展的因素又是什么?這應成為人們必須首先思考的問題。

對每個國家來說,穩定變得比什么都重要,穩定是發展的前提,保持穩定的同時,逐步對體制進行變革,應是體制調整的目標。一部分團體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國家穩定的大局,破壞國家的穩定,而失穩后又難以扭轉乾坤,造成國家長期失穩,這不符合全體國民任何一方的利益,最遭殃的是老百姓。所以,保持穩定,應是每個社會團體應當考慮的首選。

適宜的體制需要探索,因為各個國家的發展水平、狀況有所差異,體制也會有差異,模仿照搬不一定可行。

關于經濟發展,各國的發展水平、資源狀況,國際環境不同,發展方式會有所不同。經濟是如何發展的,影響發展的因素是什么?下面將作進一步闡述。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城县| 宜良县| 平谷区| 垫江县| 普兰县| 黔西县| 堆龙德庆县| 特克斯县| 河东区| 伊吾县| 乌鲁木齐县| 桐梓县| 峡江县| 滦平县| 广宁县| 莱芜市| 青铜峡市| 克什克腾旗| 获嘉县| 巴彦淖尔市| 甘孜县| 迁安市| 虞城县| 灵山县| 建昌县| 区。| 岳西县| 台前县| 瑞昌市| 老河口市| 城市| 大丰市| 荣成市| 赤峰市| 柘荣县| 中阳县| 同心县| 乌兰县| 镇原县| 遵义县| 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