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十、體制發展的歷程

人類社會過去經歷了幾個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而每個階段的體制又有所不同。我們追溯過去體制的歷史變遷,是為了尋求體制發展的規律,以便闡釋過去、現在、未來體制的變革。

體制是人類群居以后逐步建立起來的,包括人與人之間的協作關系和經濟關系,即組織關系和財富分配的問題。

人類之初在樹上摘食野果,一個人就能完成此事,無需多人協作,也就沒什么體制問題。后來樹上的果實已不夠人類果腹,迫不得已漸漸地越來越多地在地上覓食,學會了使用最簡單的工具抵御、捕食大型動物,十幾人一起圍獵野獸。由于最初人們沒什么高低貴賤之分,沒有技能上的差別,只是體力上的差別,所以人們過著共同居住、共同勞動、共同消費的平等生活,形成了原始社會的公有制體制。

隨著勞動工具的改進,技能的提高,有時能夠捕捉到更多的動物,人們便留下以備缺少食物時食用,逐漸學會了馴養動物,原始畜牧業開始了。隨著生活有了保障,人口開始增多,食物消耗增多,天然動物逐步減少,人類也不得不栽培植物,便有了原始農業。銅、青銅器的出現,使生產效率大為提高,并迎來了農業、畜牧業、手工業的大發展,出現了幾次大的社會分工。由于分工不同、技能的高低,氏族內部逐漸發生分化,有了上中下高低之分,特別是工具的改進,使農業生產不再需要整個氏族進行,少數人就能耕種,氏族內部又分化成許多家庭,家庭成了經濟單位,家庭之間不同的收成使氏族內部出現了貧富差距,人類逐步過上了不平等的生活。隨著天然動植物越來越少,人類的生存便更多依賴人類自身的努力,發展農業、畜牧業、手工業,這就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大量的有效益的土地,土地成為主要資源,勞動力出現缺口。為了爭奪地盤,氏族之間開始發生沖突,這就是戰爭的起源。氏族大戰開啟了部落兼并,而失敗者——也就是俘虜,被迫從事艱苦的勞動,沒有自由,成為勝利者的財物,像牛馬一樣被奴役,這就是奴隸,人類社會出現了人剝削人的私有制奴隸社會。

以家庭為經濟單位的農業生產,是私有制不平等的起源,氏族戰爭使部落有了軍隊,以保衛疆土,這就是國家的雛形,從而逐步出現了奴隸制國家。

中國記載最早的部落大戰是以黃帝、炎帝為首領和以蚩尤為首領的部落兼并戰爭,就是逐鹿大戰,這次決定性的戰爭,形成了中國的雛形,經過堯舜到啟形成了奴隸制國家夏朝。中國的奴隸時代,經過夏、商、周三朝,因夏、商缺乏詳細的文字記載,我們只能以周朝來透視奴隸制體制。

從西周開始,中國便有了詳細的歷史記載。這使我們能夠了解周朝的狀況。周朝的建立,是反對商朝的各個部落合作的結果,因此周朝實行的分封制,就是把王朝兼并來的土地分封給功臣或自己的親屬、子孫、家人,并世代繼承。這些受封者在屬地具有官員任免權、財權、軍權,實際上是國中之國,這同以前的部落首領沒有大的差別,不同的是其臣服于王朝中央,表面上取決于道德、信譽、周禮和對王朝中央的忠誠,實際上是由實力決定的。王朝建立之初,各分封地的實力弱于王朝中央的實力,相對相安無事,一旦分封諸侯的實力強于中央,王朝對其就難以駕御,各諸侯就會為自己的利益發動戰爭,導致戰亂,戰國時期就是如此。

王朝中央和諸侯的實力為什么會發生消長,問題的實質在于土地資源的供應。王朝建立之初,中央占據了土地開發成熟,人口多的經濟發達地區,實力比各諸侯強得多,而諸侯大多實力相對較小,且處于偏遠的荒蕪地區。這樣,土地資源的供應狀況就是王朝中央待開發的土地很少,缺乏發展潛力,而邊遠地區待開發的土地資源很多,發展潛力大,隨著時間的推進,發生實力的反轉,戰爭就成為必然。周朝就是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后,諸侯國實力強于中央,進入諸侯兼并的局面,最終實力較大的諸侯國就是處于邊遠地區的秦國、齊國、楚國。由于秦國向西發展的空間更大,經過幾代君王的發奮努力及變法改革,最后秦國實力最強兼并了六國統一中國。

經過幾百年的戰亂,安定、和平、發展成為人們的希望和共識,正是統一中國的帝王秦始皇,看到各分封諸侯已成為戰爭和社會不穩定的最大因素,因此拋棄了奴隸社會分權的分封制,建立了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帝國,中國社會從此由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這一歷史進程也不是一次到位,經過項羽分封回流,到漢朝劉邦分封子弟,導致七國之亂和東晉的八王之亂,至到隋唐才完全拋棄了分封制,而完全確定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度。

封建社會不僅政治、軍事、經濟諸權集于中央,思想也高度統一,由原來百家爭鳴的時代,進入獨尊儒家的時代,這禁錮了人們的思維,特別是清朝以后的文字獄,更是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這不利于改革創新,這是中國在近代工業化進程中落后于西方導致被動挨打的體制因素。

與之對比的是14世紀世界貿易的集散地意大利,貿易興隆,手工業發達,各種人物、各種思潮在這里碰撞而迎來了文藝復興運動,并首先成為世界科技中心,自由繁榮的貿易,發達的手工業,先進的科技也使意大利率先成為世界經濟的中心,所以意大利是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的源頭。正是英、法、德首先推翻了封建制度,而美國這個年輕的國家沒有經歷封建社會,都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建立了資本主義。分權的自由竟爭的資本主義,有利于科技創新,經濟發展快,也使貧富分化越來越嚴重而自身無法克服。生活在底層的勞動工人、農民不得不聯合起來,爭取自己的權益,形成了轟轟烈烈的共產主義運動,從而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實行計劃經濟的體制。而資本主義國家也被迫采用國家干預的體制。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礦產資源的萎縮,使經濟環境發生改變,計劃經濟的體制首先因不適應而變革,致蘇聯解體,東歐巨變。這時老對手資本主義笑了,但這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它們面臨同樣惡劣的經濟環境——20世紀70年代的滯脹,后來的金融危機,債務危機,使資本主義也同樣遭受沉重打擊,人們也在質疑資本主義的體制。

歷史表明:體制是為適應并有利于人類的生存發展而不斷調整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自贡市| 阿城市| 商水县| 全椒县| 成都市| 太康县| 武邑县| 屯留县| 嘉兴市| 湖北省| 盘山县| 新建县| 无棣县| 定兴县| 扶绥县| 通辽市| 于都县| 永德县| 佳木斯市| 冷水江市| 绿春县| 资阳市| 禄劝| 二手房| 银川市| 恩平市| 临湘市| 微山县| 石渠县| 肃北| 来凤县| 岱山县| 青浦区| 信宜市| 西华县| 济源市| 吴桥县| 榕江县| 正镶白旗| 顺平县| 赤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