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蟻穴
- 福爾機器人公司
- 石之方
- 3108字
- 2019-05-05 15:02:19
一只黑蟻在荒原中漫無目的地行進,它彎彎曲曲的路線毫無規(guī)律可循,卻也不是隨心所欲,因為造物主沒有給它設計能夠思維的大腦,只給了它食道上神經(jīng)球和食道下神經(jīng)球,讓它能夠控制自己的身體,自由地爬行。但它的神經(jīng)元畢竟太少了,無法記錄過多的信息,它在路上或許聽到了什么,或許看到了什么,但基因的設計,令它只能記錄下來偏振的信息,作為回家的記憶。它不知疲倦地行進,然而這次它得運氣卻并不好,它走了許久,都未能遇到什么食物,倒是有些小昆蟲,卻也是在它身邊走過飛過,并不為它作任何停留。當然,它對此也過目即忘,清風吹過,將這些信息,以及它留下的味道,吹向遠方。
災難發(fā)生了。一只蜣螂推著它的灰球,慢吞吞,卻堅定不移地走了過來,它是要將這個灰球推回住地,然而,不可避免地壓過了黑蟻來時的路。濃重的味道與黑蟻分泌的腺素迅速混合,軌跡就此中斷,蜣螂?yún)s一無所知,仍然緩慢地推著它辛苦做成的食物奔向遠方。
這只黑蟻已經(jīng)被命運遺棄了,它已經(jīng)失去了回家的路。當然它不知道這點,它還沒找到食物,還在前行。它此時正來到一座山丘,山丘一邊是蕭疏的枯草,它偶爾爬上草葉,隨后又從草葉上爬下,偶爾躲開一塊塊石頭,終于它爬到了山丘上,它的眼睛只能看到光線的明暗,而無法分辨出具體的物體。它也覺察不出危險,看不到那雄偉到對它而言如天高般的柱子,以及柱子間的鋼絲網(wǎng)。它徑直從網(wǎng)下爬了過去,食物,唯有食物,才是永恒。
不知不覺見,黑蟻面前的路結(jié)束了,在它面前的,是一個九十度的峭壁,但這難不倒它,對它而言,是履之如平地的。它很快爬上了這個峭壁,來到了一片平地,平地盡頭又是峭壁。如果是人,早已煩郁不堪了,然而它卻沒有這樣的思想,只是爬上去,爬上去,終于爬到了頂峰。不再有峭壁了,只有一個巨大的洞窟,直通到不可知的盡頭。
一只鑷子從上方垂下,輕輕夾住了黑蟻,黑蟻徒勞地扭動著身子,試圖掙脫,然而它脆弱的身體終究無法與工業(yè)文明的金屬相抗衡,鑷子將黑蟻夾起來,放進了一個玻璃瓶。
“這才是渾然天成的設計,唉,真不知道上帝是如何將程序嵌入其身體的。”
“是啊,一樣是原子分子的堆砌與組合,僅僅因為配出了堿基對,變能夠生產(chǎn)繁衍,活動覓食,甚至戰(zhàn)爭及議和,發(fā)生種種個體與社會的行為,只是,這種嚴格有序,還真讓人對克勞修斯產(chǎn)生疑惑呢。”
“難道不可以是超膜的一個偶然的褶皺?”
“哈哈,偶然的褶皺便能達到這樣嚴格有序?混沌才是宇宙的盡頭!”
玻璃瓶內(nèi)的黑蟻當然無法聽到這些,即便聽到了,也無法理解人類的語言。它在玻璃瓶內(nèi),沒有生氣,沒有憤怒,沒有沮喪,它進入了一個環(huán)境,它需要走出這個環(huán)境,它需要覓食,僅此而已。
按照道爾的計劃,一個社會的建立,需要資源獲取、資源加工、個體繁衍、自主殖民。這些工作,都需要由社會中的種群實現(xiàn)。當然,約克博士提出了殖民包方案,即由人類提供基本的殖民包,令殖民點從可以獲得一個較高的文明起點。
“約克,這只能作為備選方案,因為這樣的話,新社會將永遠無法脫離人類的影響。而且殖民包的數(shù)量,即其文明發(fā)展的盡頭。”
“畢竟是第一步。”
道爾公司當前遇到了極大的困難,一是資源的開采,二是冶金工廠的建設。資源開采,在螞蟻社會,是通過個體實現(xiàn),而這對工業(yè)化的生產(chǎn),實不可取的。如果利用設備進行,則需要該社會具備提供該設備的一切相關(guān)工業(yè)技術(shù)及生產(chǎn)能力。此外,就冶金技術(shù)而言,人類目前的冶金工廠,其采、撿、分、洗、煉等環(huán)節(jié)所使用的設備,都是龐然大物,目前人類的文明水平,還不足以將其小型化。
此外,工業(yè)能源供給、集成電路生產(chǎn)也是個問題。
“道爾,人類用了數(shù)百萬年才發(fā)展出工業(yè)文明。我們必須做出取舍,我們最初的設計,是一個低等生命。而工業(yè)文明,是低熵體無法擁有及運作的。”
“約克,它們畢竟不是螞蟻。”
這兩年,道爾公司在RA-A的基礎上,同時啟動了RA-B、RA-C的研究。RA-B是RA-A的升級版,其目標是作為一個個通信鏈接的節(jié)點,與RA-A進行通信,并具備初步的管理功能,根據(jù)RA-A反饋的信息進行識別與判斷,做出決定,并向RA-A下達指令,推動或約束RA-A的行動。RA-B研究成功后,極大地擴展了RA-A的行動范圍,使得這一人工螞蟻社會有可能向自主殖民發(fā)展。
RA-C則是試圖研發(fā)一種全能型自主能源螞蟻個體。
“我們試圖建立的螞蟻社會由資源部、生產(chǎn)部、繁殖部、殖民部、數(shù)據(jù)部構(gòu)成。在預期可以完全復制自身的情況下,該社會已經(jīng)打破了人類社會的管理模式,其數(shù)據(jù)部為核心部門,所有公民采集到的信息都匯集到數(shù)據(jù)部,所有個體都同時從數(shù)據(jù)部分享信息。各個部門互相對立,又互相依存,共同組成一個社會總體。對每一個個體而言,不存在統(tǒng)治者與管理者,所有個體都只有一個生存方式,那就是工作。
說白了,一個原始共產(chǎn)主義社會,雖然我是以螞蟻社會作為參考,但其文明確實遠遠超出螞蟻社會所能達到的水平。”
“當然,因為這個社會是站在人類社會的技術(shù)文明基礎上形成的,”再次受邀而來的潘西明博士對此表示贊同,“文明本身便包括思想文明與技術(shù)文明,作為一種低等生命,你的螞蟻們無法產(chǎn)生新思維----當然,天然的螞蟻也無法產(chǎn)生信息委,它們擁有的也只有本能。”
約克博士把玻璃瓶托在手心。
“你看,它受到碰觸時,便進行躲閃,遇到食物時,便進行采集,遇到同類時,便進行通信,遇到異類時,便進行防御。”約克博士對這只不幸的黑蟻開始了實驗。
“而你的螞蟻,甚至無需進食,聽說,你的RA-C型,已經(jīng)使用微光敏材料做外殼了?”
“是的,這是去年剛研究出來的微光敏材料,其光電轉(zhuǎn)化效率可達41%,足以支撐其工作能源消耗,”道爾道:
“只要有微弱(光度值)光源,它便能為自己充電,換言之,也就是只要不把它埋起來,它就將成為活體。
當然,目前技術(shù)上還有一些問題未能攻克,主要在于當前的構(gòu)造空間尚無法容納足夠的設備,如果要將所設想的能力完全賦予它,它的個頭,至少要增加5倍。”
“那就增加5倍!”
“當然我們的各研究組還在全力以赴地工作,以將其小型化,不過就目前技術(shù)約束的限制,即便能夠小型化到當前形體的一倍大小,也需要刪減部分能力。”
“文明的核心,是繁衍與拓殖。”潘博士目光炯炯地直視著主人:
“道爾,你創(chuàng)造了一個社會,而不是文明。”
道爾博士放下手中的高腳杯,“請跟我來。”
道爾博士在前,潘博士、約克博士在后,道爾博士推開了書架旁的一道暗門,向潘博士微微躬了下身,潘博士走了進去。
門后面是一個實驗室,實驗人員在實驗室內(nèi)來回巡視。實驗室的空中,固定著十數(shù)個玻璃房,玻璃房之間有通道連接。玻璃房懸空的高度,在實驗人員的胸部,以利于觀察。潘博士來到了編號為1的玻璃房前,里面堆著一些金屬廢料,幾只金屬螞蟻正在用前部兩只前足作業(yè)。潘博士注意到,這幾只螞蟻前部兩只前足出奇的大,甚至與身體不成比例。然而其中一只螞蟻已經(jīng)開始工作,它伸出兩只前足,到了一塊廢鋼前面,從前足頂端噴出了一道紅色的光焰,在持續(xù)了半分鐘之久后,從廢鋼上切割下來了一小塊金屬,隨后張開嘴,咬住了這塊金屬,開始轉(zhuǎn)彎,在躲開地上的兩個障礙物后,走出了這個房間。
“自然界里可沒有這么多廢鋼,”潘博士評價道:“它們必須依托人類文明。”
“是的,當前我們只能如此。”
“切割所使用的能源呢?”
“光。”
潘博士點點頭,跟隨者這只螞蟻往前走,來到了2號房間前,一個實驗人員給他讓開了位置。
這是一個生產(chǎn)車間,潘博士觀察了一會兒,看到一只只螞蟻將小金屬塊送入了車間,在一個壓力裝置下一次擠出成型。“這是一個胳膊生產(chǎn)車間,”約克博士在一旁解釋,“我們這里每個車間,都生產(chǎn)一個零件。”他用手一一指著后面的各個房間,“總共75個零部件車間,一個總裝車間,一個測試車間。
當然,目前所有車間內(nèi)的機器,還都由人類生產(chǎn)。”
潘博士點點頭,沿著通道走過一個個房間,直到總裝車間,看著一個金屬螞蟻出庫,他指著那個金屬玩意,問道:
“它們的靈魂呢?”